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對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的效果對比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對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去骨瓣減壓術后發生腦積水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按照是否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36例:未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與實驗組(36例: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比較兩組患者預后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術后72h意識恢復正常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1.11%)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實驗組患者術后3個月隨訪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預后良好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去骨瓣減壓術后發生腦積水患者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對改善患者神經損傷具有重要的意義,早期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治療效果明顯優于未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患者。
  關鍵詞:腹腔分流術;顱骨修補術;去骨瓣減壓術;腦積水
  近些年相關調查研究顯示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內血腫清除術后顱內壓降低,但可誘使患者顱內其他部位形成血腫,尤其是顱骨沖擊損傷部位,因此降低顱內壓,行顱骨修復術,恢復顱骨正常生理解剖結構就顯得十分重要[1]。目前臨床對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患者是否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存在一定的爭議,本次研究比較2018年1月-2019年1月36例未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去骨瓣減壓術后發生腦積水患者與36例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去骨瓣減壓術后發生腦積水患者單位時間內GCS評分、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GOS評分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去骨瓣減壓術后發生腦積水患者按照是否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未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與實驗組(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實驗組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比例為5:4,年齡在24歲至75歲,中位年齡為(43.12±1.12)歲,腦積水類型:有3例患者為梗阻性腦積水,有17例患者為交通性腦積水,有14例患者為顱內壓增高性腦積水,有2例患者為正常壓力性腦積水。對照組36例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比例為7:5,年齡在24歲至74歲,中位年齡為(41.13±1.14)歲,腦積水類型:有4例患者為梗阻性腦積水,有17例患者為交通性腦積水,有13例患者為顱內壓增高性腦積水,有2例患者為正常壓力性腦積水。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腦積水類型等方面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既往經顱腦CT檢查于患者顱內發現血腫,行顱腦血腫清除術后患者顱內壓升高,醫師結合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顱腦影像學檢查結果,患者均符合腦水腫臨床診斷標準,需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治療,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屬、醫院倫理會同意的情況下開展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腰穿腦脊液紅細胞陽性患者。(2)排除合并全身免疫系統異?;颊摺#?)排除合并顱內、腹腔、手術區域合并感染征象的患者。(4)排除合并腹腔內心、肝、膽等重要臟器惡性病變患者。
  1.3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既往行開顱血腫清除術聯合去骨瓣減壓術,術中醫師根據患者血腫位置于顳頂或額顳頂做一馬蹄形切口,去骨瓣面積在6cm X 12cm,清除患者顱內血腫、壞死組織,常規訪視硬膜外引流,引流管放置3天后拔除,術后給予患者營養神經、抗感染、脫水劑治療。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去骨瓣減壓術后均發生腦積水。
  1.3.2實驗組患者行早期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即患者入院確診后即行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補術,所有患者均給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起效后于患者右側側腦室或枕角進行穿刺以充分顯露患者顱骨,于顱骨鉆一直徑約1cm的小孔,經該口將分流管的腦室端置入側腦室,分流管的腹端置入右肝膈間隙中,醫師檢查患者分流管暢通情況,保證患者腦部膨出組織回縮至少達骨緣平齊位置后行人工顱骨修補術,顱骨修補過程中應避免損傷分流管。
  1.3.2對照組患者未早期行腹腔分流和顱骨修補術,腦水腫確診患者先給予患者高壓氧促清醒治療而后行腹腔分流術,腹腔分流術參考對照組,腹腔引流術后3個月再行顱骨修補術。
  1.4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腹腔分流和顱骨修補術72h后意識恢復情況,本次研究參考GCS評分(滿分為15分),正常:GCS評分在14分以上;輕度昏迷:GCS評分在13分至14分;中度昏迷:GCS評分在9分至12分;重度昏迷:3分至8分;預后較差或腦死亡:GCS評分低于3分。優良率=正常率+輕度昏迷率+中度昏迷率。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預后情況,本次研究參考GOS分級,將所有患者預后分為死亡、植物狀態、嚴重殘疾、中度殘疾以及恢復良好。
  1.5統計學處理
  選擇SPSS21.0統計軟件包,結果中以(%)表示的相關計數數據,兩樣本百分數用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意識恢復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腹腔分流和顱骨修補術72h后意識正常例數、輕度昏迷例數、中度昏迷例數均多于對照組。
  2.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具體情況(見表2),實驗組術后共有4例患者發生并發癥,對照組術后共有10例發生并發癥,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2.3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預后情況,具體情況(見表3),實驗組患者術后恢復良好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3討論
  去骨瓣減壓主要適用于已經手術清除顱內血腫與破碎組織,術后發生腦水腫、腦腫脹、顱內高壓以及腦積水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的發生與顱腦內組織生理狀態失衡,蛛網膜粘連、腦脊液分泌增多、腦脊液吸收障礙具有密切的聯系,目前主要治療方法為腹腔分流術聯合顱骨修復術[2]。去骨瓣減壓術患者腦積水多發生在術后1個月左右,傳統腹腔分流術和顱骨修復術是在患者確診腦水腫后即行腹腔分流術,腹腔引流術后3個月至6個月待患者顱內壓降至正常水平,腦膨脹組織消退后行顱骨修復術[3]。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對于去骨瓣減壓術后腦水腫患者給予腹腔引流后,患者局部腦組織可出現塌陷現象,腦組織塌陷可影響個體神經功能,誘使患者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致使患者喪失最佳治療時間[4]。早期腹腔分流術與顱骨修復術患者,給予腹腔引流后待腦內膨出組織恢復至骨窗水平即行顱骨修復術,可有效避免腹腔引流后腦組織發生移位,有利于顱腦恢復正常生理功能。本次研究顯示行早期腹腔引流與顱骨修復術的實驗組,術后72h有16例患者意識恢復正常狀態,有10例患者處于輕度昏迷狀態,實驗組術后72h意識恢復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隨訪發現實驗組患者預后良好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去骨瓣減壓術后腦水腫患者應早期行腹腔分流術與顱骨修復術,從而提升患者預后效果。
  參考文獻:
  [1]彭柏祥,伍小峰.早期顱骨修補術與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外傷術后腦積水的臨床比較[J].中國傷殘醫學,2014,15(21):66-67.
  [2]王家悅,王革生.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伴腦積水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314-316.
  [3]栗向軍.顱骨修補術聯合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治療腦外傷伴腦積水療效觀察[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8,50(9):1117-1118.
  [4]黃程.分期腦室-腹腔分流術及顱骨修補術治療外傷性腦積水合并顱骨缺損患者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3):94-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40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