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在多發性硬化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干擾素在多發性硬化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方法:選取我科在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多發性硬化患者,采用抽簽法分為兩組,參照組(n=44)予以常規治療方案,實驗組(n=44)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干擾素β-1b,對比二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血清指標。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3.18%,明顯高于參照組的68.18%,實驗組患者的IFN-γ、IL-10、IL-6各指標均優于參照組,兩組數據比較P<0.05。結論:為多性硬化患者采用β-干擾素治療,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減輕機體炎性反應,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治療方案。
關鍵詞:β-干擾素;多發性硬化;治療總有效率;神經功能;炎性因子
多發性硬化癥(mui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髓鞘脫出,會逐漸累及腦室周圍白質、脊髓、腦干以及小腦等組織,會對神經功能造成嚴重損害,且病情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極大的危害性[1]。為探尋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我科在近三年為部分患者采用干擾素β-1b治療,效果較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1、基線資料及方法
1.1基線資料數據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療的MS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共計88例,均符合Mcdonald制定的多發性硬化性診斷標準。其中男女患者分別為21例、67例;年齡分布在16--48歲范圍內,中位值為(29.8±4.1)歲。采用抽簽法將患者分為實驗組(n=44)與參照組(n=44),二組的資料數據比較P>0.05,可開展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將伴有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免疫系統疾病者剔除,將有免疫抑制劑治療史、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剔除。入組的研究對象及家屬對于此次研究均有知情同意權。
1.2方法
參照組:為患者采用常規激素療法,所用藥物有甲基強的松龍,取1g藥物與50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給藥,1次/d,共3d;第4d開始,將劑量減至500mg,與50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1次/d;第7d開始,將用藥量減至250mg,與250mL生理鹽水混合,靜脈滴注,1次/d;第10d開始,減至120g;第12d開始減至60mg,以此劑量維持用藥4周,之后逐漸減量至停藥。
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為患者加用干擾素β-1b,皮下注射給藥,初始劑量為62.5g,隔日注射1次,4次之后,將單次劑量上升至125g,隔日1次,7次之后,將單次劑量上升至187.5g,隔日1次,持續10次后,將單次劑量上升至250g,隔日1次,持續治療10次。
1.3療效評定標準[2]
采用EDSS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量表對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神經功能進行評定,評定內容包括小腦功能、腦干功能、椎體功能、大小便功能、感覺功能、大腦功能、視覺功能等。0分表示正常,1.0--4.5分表示患者可自由活動,5.0--9.5分表示患者活動受限,10分表示死亡。
治療后,患者的ED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2.0分及以上,則為顯效;下降程度為0.5--1.5分則為有效;下降不足0.5分表示無效。以“(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統計治療總有效率。
1.4評價指標
測定并對比二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FN-γ、IL-10、IL-6。
1.5 數據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當P<0.05時說明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研究結果
2.1 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實驗組與參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3.18%、68.18%,前者明顯高于后者,組間比較P<0.05;見表1。所有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出現發熱、乏力等癥狀均可自行緩解,不影響治療。
2.2 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治療前,二組的IFN-γ、IL-10、IL-6水平比較無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的各指標均優于參照組,組間比較P<0.05;見表1。
3、討論
多發性硬化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臨床認為其發病與遺傳因素、病毒感染、環境因素、自身免疫反應等有關。分析病因,可能是在人外周T細胞在遭受抗原刺激被激活后,所釋放出的多種細胞因子,可穿透血腦屏障到達中樞神經系統,并釋放出細胞因子,促使炎癥反應與免疫反應造成生理損害[3]。臨床常為該類患者采用激素與干擾素進行治療,通過使用激素可起到良好的抗炎作用,對病情能夠有效控制。同時使用免疫調節制劑干擾素β-1b,可對患者機體免疫系統產生作用,抑制白細胞持續繁殖,對抗原呈遞過程進行阻斷,從而使細胞因子向良性方面轉化。干擾素還可對炎性因子活性產生抑制作用,阻止細胞因子與受體相結合,降低病灶性,進而調節免疫系統功能、促使神經功能恢復。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實驗組患者的IFN-γ、IL-10、IL-6各指標均優于參照組,組間對比P<0.05;這一結果也充分凸顯出干擾素的應用效果及價值。
綜上所述,為多性硬化患者采用干擾素β-1b治療,效果理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臧福才,林平.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β-1b對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干預療效探討[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8,41(6):516-519.
[2]張蔚蔚.干擾素β-1b治療復發緩解型多發性硬化的療效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69-70.
[3]王婷婷,王東輝,陳會生等.關于多發性硬化中漿樣樹突狀細胞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1):4197-4200.
第一作者:鄭雄,男,漢族,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藥防治神經免疫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E-mail:847452878@qq.com。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