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阿替普酶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阿替普酶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54例。兩組患者均進行腦梗死基礎治療, 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患者使用口服拜阿司匹林治療, 實驗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血漿纖維蛋白原的情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實驗組顯效44例(81.5%), 有效8例(14.8%), 無效2例(3.7%), 治療總有效率為96.3%;對照組患者顯效25例(46.3%), 有效10例(18.5%), 無效19例(35.2%), 治療總有效率為63.6%。實驗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為(1.7±0.4)g/L, 低于對照組的(2.6±0.4)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結論 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漿纖維蛋白原, 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阿替普酶;急性腦梗死;應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46
  急性腦梗死是由于人體局部的血液循環突發障礙導致的腦組織缺氧或者缺血。該疾病發病急, 致殘率和致死率高, 如果患者突發急性腦梗死, 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情況比較危急的患者在短時間內可以直接導致死亡。所以盡量使腦梗死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環節[1]。本次研究選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納入研究范圍, 通過不同的治療方法, 旨在明確阿替普酶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進行救治的10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每組54例。實驗組男女比例為34∶20, 平均年齡(48.7±5.7)歲;對照組男女比例為35∶19, 平均年齡(47.9±5.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腦梗死治療方法, 包括抗栓治療, 以使得患者的腦循環恢復正常水平, 還有脫水治療, 以緩解患者的腦水腫, 還要清除氧自由基, 達到保護患者腦神經功能的效果, 還有維持患者的血糖、血液、血壓穩定和維持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等其他治療。具體的治療方案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適當調整。對照組患者口服拜阿司匹靈(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30078), 首次服用劑量為300 mg, 1次/d, 嚼碎后服用吸收更快, 以后100~200 mg/d。
  實驗組患者給予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注冊證號:S20110052)進行治療, 該藥物主要起抗栓的作用, 采用靜脈推注和靜脈滴注的方式治療, 使用劑量≤90 mg/d, 具體劑量依據患者的情況而定。將計劃劑量的1/10進行靜脈推注, 時間≤1 min, 剩余9/10劑量進行靜脈滴注, 時間≤60 min。24 h后, 醫護人員通過影像確認無出血癥狀時, 根據患者病情口服拜阿司匹靈(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J20171021)或氯吡格雷(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 國藥準字J20130083)。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血漿纖維蛋白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種情況。顯效:患者恢復自理能力, 四肢無明顯障礙, 神經功能恢復良好, 無傷殘情況;有效:患者基本恢復自理能力, 四肢有較小障礙, 神經功能有所恢復, 傷殘評級低;無效:患者沒有恢復自理能力, 四肢障礙明顯, 神經功能狀況差, 需要進一步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比較 治療前, 實驗組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為(3.5±0.7)g/L, 對照組患者為(3.4±0.8)g/L,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91, 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為(1.7±0.4)g/L, 低于對照組的(2.6±0.4)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1.691, P<0.05)。
  2. 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
  3 討論
  由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液粘滯度比較高, 血流動力變化情況下容易產生血栓, 從而使得患者的神經功能受到損害[2-4]。所以如何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 關鍵在于及時診治患者, 重點治療患者的血栓問題。阿替普酶屬于一種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員激活劑, 是近年來慢慢走入人們視野的新型抗栓藥物, 其能夠高效地激活纖維蛋白質自溶解系統[5, 6], 使得患者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降低, 進而達到抑制血栓的效果, 而阿替普酶多采用靜脈推進或靜脈滴注的方式, 靜脈溶栓治療是目前醫學上治療血栓的有效方法[7], 研究證明急性腦梗死患者發病時間≤3.5 h, 醫護人員積極采取科學正確的靜脈溶栓的方式為患者治療;可以使得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死亡率顯著下降。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6.3%,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64.8%,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實驗組患者的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為(1.7±0.4)g/L, 低于對照組的(2.6±0.4)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的不良反應發生。證明了靜脈注射阿替普酶對于救治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果較好, 阿替普酶對纖溶酶有非常強的親和力, 對于局部溶栓來講, 臨床療效佳, 且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極低, 是一種首選的抗栓藥物。臨床實際中使用阿替普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抗栓治療已非常普遍。相比而言, 傳統藥物拜阿司匹靈對降低患者血漿中的纖維蛋白質含量的效果一般, 溶栓能力不如阿替普酶, 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有待提高。
  綜上所述,阿替普酶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漿纖維蛋白原, 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發生,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賈立明, 武正戈, 趙玉芳, 等. 阿替普酶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19):22-23.
  [2] 胡職舟, 胡芳芳, 林文靜. 尤瑞克林聯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急性期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17):36-37.
  [3] 張衛平. 阿替普酶與拜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 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 2017, 17(6):59-60.
  [4] 張海燕. 不同年齡對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和預后影響. 泰山醫學院學報, 2017, 38(5):509-511.
  [5] 尚俊英, 李雪峰, 趙虹, 等. 急性腦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后出血性轉化的相關因素分析.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 2017, 34(7):1009-1012.
  [6] 李凡. 97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的療效及出血性轉化影響因素分析. 上海醫藥, 2017, 38(23):25-27.
  [7] 陳靜霞. 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與非溶栓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研究.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7, 23(2):244-247.
  [收稿日期:2018-11-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40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