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實施阿帕替尼治療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索采用阿帕替尼對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實施治療的效果。方法 60例 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 采用隨機化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二線化療方案治療, 觀察組患者采用阿帕替尼口服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生存時間、6個月和12個月生存率, 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6個月生存率73.33%(22/30)、12個月生存率46.67% (14/3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67%(14/30)、16.67%(5/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存時間(20.86±5.34)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的(12.65±3.19)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實施阿帕替尼二線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 阿帕替尼;二線治療;晚期胃癌;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41
胃癌占據惡性腫瘤發病的第四位, 具有預后差、發生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癥多等特點, 屬于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 由于早期癥狀不具有特異性, 在患者、醫師發現時, 均為中晚期, 從而影響患者生命健康, 增加難度性[1]。對于晚期胃癌患者而言, 已錯失了最佳手術時機, 目前常實施化療、放療干預, 通過分析往期報道, 可發現化療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性, 通過采用雙藥和三藥聯合治療, 能夠延長患者生存時間, 但化療藥物容易引起較多的不良反應[2], 因此還需進一步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案, 來改善預后及減少不良反應。而本文旨在探索阿帕替尼在二線治療晚期胃癌患者中的價值,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2月1日~2017年12月22日期間收治的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60例, 采用隨機化分組模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由病理學或細胞學確診為胃癌, 且均為一線化療失敗;②患者均無本次實驗藥物過敏現象;③患者均無出血傾向;④患者近期內均未接受抗凝或溶栓治療;⑤患者均無化療禁忌證。觀察組患者中, 男19例, 女11例, 平均年齡(66.85±1.42)歲;臨床分期:Ⅲ期11例, Ⅳ期19例;轉移部位:11例為腹腔淋巴結轉移, 10例為肝轉移, 6例為肺轉移, 3例為肝肺轉移;疾病類型:2例為黏液腺癌, 2例為管狀癌, 4例為印戒細胞癌, 10例為低分化癌, 12例為乳頭狀腺癌。對照組患者中, 男18例, 女12例, 平均年齡(66.62±1.19)歲; 臨床分期:Ⅲ期12例, Ⅳ期18例;轉移部位:12例為腹腔淋巴結轉移, 9例為肝轉移, 6例為肺轉移, 3例為肝肺轉移;疾病類型:2例為黏液腺癌, 1例為管狀癌, 3例為印戒細胞癌, 10例為低分化癌, 14例為乳頭狀腺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采用二線化療方案, 在治療的第1~3天, 靜脈滴注25 mg/m2順鉑[齊魯制藥(海南)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73652]針+ 60~75 mg/m2多西紫杉醇(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41129)。21 d為1個周期。
1. 2. 2 觀察組 采用阿帕替尼(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40103)治療, 1次/d, 500 mg/次, 餐后 30 min溫開水送服。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生存時間、6個月和12個月生存率, 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采用RECIST1.1進行評價, 完全緩解(CR):所有目標病灶消失, 任何病理性淋巴結的短徑<10 cm;部分緩解(PR):所有目標病灶的直徑總和減少≥30%;穩定(SD):病灶縮小或增大既不符合PR, 也不符合PD;疾病進展(PD):所有目標病灶直徑總和增加≥20%或出現新病灶;總有效 率=(CR+PR+SD)/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 CR 8例、PR 7例、 SD 8例、PD 7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6.67%;對照組患者中, CR 3例、PR 5例、SD 4例、PD 1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40.00%;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2971, P<0.05)。
2. 2 兩組生存時間和生存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6個月生存率73.33%(22/30)、12個月生存率46.67%(14/3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67%(14/30)、16.67%(5/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4444、6.2388, P<0.05);觀察組患者生存時間(20.86± 5.34)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的(12.65±3.19)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7.2293, P<0.05)。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骨髓抑制1例、胃腸道反應1例、血壓升高3例、蛋白尿1例、乏力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0.00%(9/30);對照組骨髓抑制6例、胃腸道反應5例, 乏力6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6.67%(17/3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3439, P<0.05)。 3 討論
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結構的改變, 胃癌發生率呈上升趨勢, 若干預不及時, 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通過研究統計, 可發現大部分患者在就診時均為中晚期, 主要是由于早期癥狀不顯著, 容易導致患者忽略, 進而加重病情[3]。對于晚期胃癌患者常實施化療及其他干預性治療, 其能夠降低臨床死亡率, 控制病情惡化, 抑制病灶因子繁殖、生長[4]。
化療方案雖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性, 但一直存在療效有限且不良反應多, 患者難以耐受的問題, 阿帕替尼是胃癌靶向藥物中唯一一種口服制劑, 能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 是全球第一個在晚期胃癌中被證實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藥物, 已被證實晚期胃癌經標準治療失敗后能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 但多用于三線或三線以后, 因此本研究選擇實施阿帕替尼二線治療以觀察療效。阿帕替尼能夠強化抑制腫瘤血管生成, 阻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受體結合后的信號通路, 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酶活性, 可作為選擇性抑制藥物, 用于晚期胃癌治療中, 能夠促使血管內生長因子結合后的信號傳導阻斷, 抑制腫瘤血管生長, 屬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絡氨酸酶抑制劑。亦有研究表明, 阿帕替尼又稱作YN968D1, 為抑制VEGFR-2的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類藥物, 可與VEGFR-2等配體結合, 以此抑制惡性腫瘤新生血管生成。亦有研究表明[5-9], 阿帕替尼可對血管內皮細胞遷移、增殖及血管形成有效抑制。分析本次實驗,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76.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6個月 生存率73.33%(22/30)、12個月生存率46.67%(14/3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67%(14/30)、16.67%(5/3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存時間(20.86±5.34)個月明顯長于對照組的(12.65±3.19)個月,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0.0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6.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 阿帕替尼能夠發揮代謝速度慢、吸收完全、半衰期長等優勢, 進而降低臨床死亡率, 提高治療安全性, 杜娟等[10]研究中, 對晚期難治性胃癌實施阿帕替尼治療, 結果表明阿帕替尼治療效果顯著, 證實了本次實驗的真實性, 同時此項報道中還證實了阿帕替尼能夠抑制腫瘤血管生長, 延長患者生存期, 和本研究結果類似。
總之, 阿帕替尼是治療晚期胃癌的有效靶向藥, 具有療效明確, 不良反應輕且少, 患者耐受性好, 作用性強、操作簡單等優勢, 用于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效果顯著, 能夠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 延長患者生存 時間。
參考文獻
[1] 阮寒光, 史芳, 汪華, 等.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療二線化療失敗后晚期胃癌療效觀察. 廣東醫學, 2017, 38(19):3019-3022.
[2] 陳希, 蘇小琴, 顧紅兵, 等. 阿帕替尼與伊立替康為主的化療在胃癌三線治療中的效果比較及安全性研究.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7, 37(6):562-564.
[3] 胡佳楠, 徐益元, 李廷, 等. 阿帕替尼及卡培他濱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及不良反應觀察. 浙江臨床醫學, 2018, 20(1):50-52.
[4] 李彤, 翟二濤, 許麗霞, 等. 阿帕替尼通過阻斷VEGF通路增強胃癌放療療效.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7, 33(5):776-781.
[5] 樊鑫鑫, 呂慧芳, 陳貝貝, 等. 替吉奧聯合阿帕替尼一線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效果觀察并文獻復習.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7, 9(2):63-67.
[6] 薛丹, 崔靈芝. 用阿帕替尼對進行二線化療無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實施治療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22):126-127.
[7] 王濤, 黃迪澤, 徐丹, 等. 阿帕替尼治療晚期胃癌二線化療失敗患者的效果及耐受性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 6(4):46-47.
[8] 李磊, 張衛東, 王旭暉, 等. 阿帕替尼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肺腺癌近期效果觀察. 中國綜合臨床, 2016, 32(10):917-920.
[9] 劉朝敏, 王少龍, 姜鶴群, 等. 阿帕替尼對二線化療失敗的晚期胃癌患者預后的影響. 成都醫學院學報, 2018(2):158-161.
[10] 杜娟, 劉寶瑞. 阿帕替尼治療二例晚期難治性胃癌的臨床觀察. 中華腫瘤雜志, 2016, 38(8):636-638.
[收稿日期:2018-09-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8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