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暢游三國,享受經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閱讀經典名著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語文老師應引領學生閱讀經典,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教給學生閱讀經典的方法與策略,使學生們沉浸在閱讀經典名著的喜悅中,享受經典閱讀的滋養!
  關鍵詞:人手一本  批注閱讀  充分交流  歇后語  論人物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使課外閱讀越來越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重視?!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盵1]閱讀經典名著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讀者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歷程。余秋雨先生認為,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名著奠基可以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當我們看到孩子沉浸在閱讀經典名著的喜悅中,目光炯炯,神采飛揚時,我們會感受到:經典名著對于孩子心靈的呵護,精神滋養已如雨后春筍點點。[2]閱讀高雅精深的名著,是一種須有良師指導才能掌握的藝術,而這種藝術是應該讓孩子們好好掌握的。一旦養成看經典的習慣,孩子們會驚奇地發現:閱讀經典名著是多么令人陶醉。
  為了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我決定以《三國演義》為例,拋磚引玉。《三國演義》是我自己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它描寫了歷史上魏、蜀、吳三國興亡盛衰的歷史進程,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一千多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而少兒版的《三國演義》語言更加淺顯易懂,也更適合青少年閱讀,可以讓他們在了解歷史名著的同時,從中獲得閱讀快感。我決定引領三(4)班全班同學來讀這本經典名著,具體做法如下:
  一、人手一本,閱讀積累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首先請班級家委會購買少兒版《三國演義》,人手一本,保證人人都有這本書,便于全班同步閱讀、積累、交流。每天的語文作業一定不是那大量的習題,這樣太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了。語文作業是按書中章節布置閱讀,閱讀能力強的同學還可以將書中的章節多讀幾遍,或者拿自己能找到的原著來讀。閱讀時,把當天閱讀章節中的好詞佳句在書本中標注出來,并選精華摘抄在積累本上。一定要積累自己印象深刻的好詞佳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一兩句話下來。讓每一位同學的閱讀時保證有積累,閱讀交流時不至于無話可說、無從說起。
  二、以身示范,引領閱讀
  讓學生與名著之間架起橋梁,老師的作用舉足輕重,要使課外經典閱讀的指導更加有效,教師自身應“讀萬卷書”,有每天閱讀的習慣。只有這樣,老師能才作出表率,形成榜樣,用閱讀引領閱讀。我校每天有半小時的大課間閱讀時間,在這個寶貴的時間里,我會抓緊時間與學生共同在教室里,捧著一本《三國演義》,認真地閱讀。當學生看到老師對這本經典這么專注,如果著迷,已經按耐不住地閱讀起來,享受著名著的滋養。
  有時候我會把學生特別喜歡的章節在課堂上讀給全班同學聽,適時加一番渲染。讓學生在閱讀和傾聽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把語言文字構建成一幅幅精彩的畫面,其中的樂趣是在影視作品中享受不到的。
  三、批注閱讀,充分交流
  上學期聽了中學部晏老師的一節批注閱讀公開課,我獲益良多。批注是一種常用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時候把讀書感想、疑難問題,隨手批寫在書中的空白地方,以幫助理解,深入思考。初中生能進行批注閱讀,我想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一樣可以。我就開始嘗試著引導學生批注閱讀。
  首先,學習關于批注閱讀的基本知識。我準備了關于批注閱讀的PPT,傳授給學生批注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批注的位置:可以是“眉批”(批在書頭上),也可以是“旁批”(字、詞、句的旁邊,書頁右側),還可以是“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批注的內容、做批注的方法、常使用批注符號。 學生只有學會了批注閱讀的基本知識,才會在書本上著手進行批注閱讀。
  其次,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充分發揮批注閱讀的能量,分享批注閱讀帶來的快樂。比如在讀了寫劉備的長相的一段:“榜文行到涿縣,引出涿縣中一個英雄。那人不甚好讀書;性寬和,寡言語,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專好結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后,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就在這段話旁邊,王*馨同學寫下了一句:“劉備真是個美男子?!逼渌瑢W非常認同王同學的觀點。孩子們感受是多么真實而鮮活呀!通過批注式閱讀,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批注式閱讀中享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形成了獨立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
  四、猜歇后語,再論三國
  我讓學生搜集關于《三國演義》的歇后語讓學生交流了一節課。學生自己上講臺寫下前半句,讓其他同學猜后半句,在猜想與對照中對書中的事件有更深刻的認識。如:“草船借箭——滿載而歸。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學生在閱讀時的感受與這些歇后語相融合,津津樂道,學得特別興奮,興趣濃厚。
  五、品評人物,塑造形象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非常多,個個被作者羅貫中塑造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學生在閱讀過后,自己對書中人物的形象有一定的認識和看法。我又常放手在班上用語文課進行三國人物形象交流。學生對人物的認識,是從具體的事件、情節、語言、動作中品味出來的。比如探討劉備的人物特征。有人說劉備長得帥呆了,是個美男子;有人說劉備很仁德、對自己統治的地盤的百姓都挺好的;有人說劉備善于招攬人才,特別是三顧茅廬顯得特別有誠意,但書中諸葛亮塑造得太神奇,顯得劉備有點無能。
  對人物的評價,在學生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無需我的引導,書中人物的形象已深深植入學生心中,愈加血肉豐滿。
  六、巧用媒體,領略風采
  多媒體集文字、圖像、圖形、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為一體,圖文并茂,引人入勝,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可以激發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例如在讀到《諸葛亮草船借箭》一節時,班上先進行這一章節的閱讀交流,學生自己閱讀體會出諸葛亮神機妙算、足智多謀的形象。接著我播放了老版電視劇《三國演義》關于草船借箭的片斷,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畫面,形象而生動。巧用媒體,領略人物風采,既便于學生理解,又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也增加了美的享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生活學習,三國味濃
  平時的生活中,學生也常常冒出幾句《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臺詞呢。隔壁班在上音樂課,語文課上好幾位同學都伸長了脖子,尤其是魏*陽同學都站起來往外看。我在想著怎么提醒一下他們。我請另外魏*陽同學的同桌用自己的話提醒魏*陽。她說:“魏*陽同學,你上課要認真聽講,不可以‘身在曹營心在漢’?!蔽和瑢W和其他想開小差的同學都立刻專門聽講了,效果真是杠桿的好!
  上周我校舉行拔河比賽,如此鮮活的寫作素材不能浪費了。一個孩子的文章中寫道:“XX班同學早早就站好隊形,信心十足......可最后這個班卻輸掉了比賽,真是’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
  這一次引領學生讀經典名著《三國演義》,雖然學生年齡小,沒有完全吸收到原著的精華,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讓學生厚積薄發,在讀名著中積累語言,在讀名著中感受文化,在讀名著中培養習慣,是我們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長期的經典閱讀,我深信學生一定能達到“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境界。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高佩玲《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傳媒,2011年2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0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