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我國道路工程高速發展的同時,公路里程與日俱增。由于路面的特殊性,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鋪筑形式。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構造維持時間不長,因此路面磨損后極易出現車輛溜滑現象,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率,這已經成為路面施工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之一。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材料因為其在變形能力、粘結性能、耐久性等多方面性能相比于其他同類材料表現良好,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為此,本文在充分了解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的基礎上,對其施工工藝流程及質量控制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結構;施工工藝
1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流程
1.1 施工準備
(1)縱橫縫標記。根據聚合物材料的特殊性,對新鋪筑的聚合物混凝土,需要沿老路面的縱橫縫,在新聚合物路面上重新切割,由于采用了全幅攤鋪,攤鋪后舊路縱橫縫將被覆蓋,因此,需要在攤鋪前進行老路面縱橫縫現場標記工作。
(2)路面清掃。舊路面在行車過程中,不可避免兩側出現垃圾殘留,采用水車配備高壓水龍頭,將雜物沖洗干凈,必要時人工清理。
(3)路面封閉。清洗完畢的路面需要保持良好的清潔狀態,以確保粘結層的粘結效果,必須對舊路面進行封閉,避免交叉污染。封閉采用安全錐和安全墩相結合的方式。
1.2 界面粘結劑灑布
界面粘結劑乳液保存在通風良好的專門房間內,確保存放溫度保持在40℃以下。界面粘結層乳液需要拌和時,將乳液轉移至拌和站特制儲存箱內,儲存箱配備自動添加裝置。界面粘結防水層是前場施工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聚合物水泥界面粘結合料的稠度與水泥的種類、氣溫等多方面條件相關,為了保證粘結層質量,界面粘結結合料在配制過程中,稠度及水泥用量現場調節。界面粘結防水層采用水泥混凝土攪拌站拌和,稱量過程中,攪拌缸要求不間斷進行攪拌,直至最后一次稱量攪拌完成。當界面粘結防水層灑布在基層上后,為防止溶液灑布不均勻,立即用特制橡膠耙將溶液耙平,保證無花白基層面存在。
1.3 聚合物混合料拌制
乳液的攪拌配備專門的乳液攪拌池,乳液攪拌池設置液位顯示器,精確控制乳液及水的比例,當加入輔助劑后,即在攪拌池內進行攪拌,攪拌時間大于三分鐘。攪拌好的混合乳液轉入成品乳液池,乳液池與攪拌站相通,當開始作業時,乳液自動泵入稱量系統,乳液計量準確度由攪拌機上電腦計量裝置、可調閥門控制。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攪拌采用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各成分添加完成后,攪拌時間控制在40~60秒。攪拌過程中還將根據粗骨料的含水量適當加入適量水調節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干濕狀況。
1.4 聚合物混合料運輸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車運輸。根據攪拌站的產量、運距,合理安排運輸車輛的單車運量和車輛數量。運輸車用彩條布或帆布等遮蓋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避免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分揮發,影響材料性能和施工質量。自卸汽車在每次裝料前,將車內廢棄物沖洗干凈(含未卸凈的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并保持車廂內濕潤且無積水。
1.5 聚合物混合料攤鋪
攤鋪采用自振實功能良好且非自由伸縮式的瀝青攤鋪機進行攤鋪。攤鋪前,檢查攤鋪機的振動功能,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檢查熨平板,保證其干凈平整,若發現粘有雜物,及時清除;檢查攤鋪機的標高(厚度)調整功能,確保按照設計標高和厚度攤鋪面層。攤鋪采用掛線的方式,兩邊采用打孔植筋安放掛線鋼筋,打孔位置略寬于攤鋪寬度,保證攤鋪機側板能夠順利通過,兩攤鋪機之間的搭接位置,采用鋁合金不斷拼接提供攤鋪基準面,鋁合金支架采用小型千斤頂,千斤頂頂面標高通過路線兩側掛線標高拉線確定。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面層攤鋪過程中,利用攤鋪機自身的夯實功能對面層進行壓實,無需碾壓。攤鋪機如在粘結層出現打滑現象,要及時在履帶下墊聚合物混凝土以增大摩擦力,確保攤鋪機穩定。
1.6 聚合物混合料養護
路面攤鋪成型后,根據氣候情況,立即用薄膜覆蓋養生1~3d。聚合物混合料攤鋪一次成型,且無須經過碾壓,采取覆蓋養生時,工作人員禁止進入攤鋪面。養生用薄膜的邊緣固定,保證封閉嚴實,薄膜的搭接要有一定的長度,約50cm左右,避免局部風干水分喪失引發質量問題。
2 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原材料是影響路面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必須加強質量控制措施。嚴格遵循《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中的要求,檢測水泥的常規技術指標及水泥膠砂強度,質量驗收合格的材料方可應用在路面施工之中。聚合物應具有良好的機械穩定性,避免在拌合及運輸的過程中由于高剪切作用出現破乳現象。質量驗收合格的材料應做好存放工作,加強防水及排水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對材料質量造成影響。在原材料投入使用之前,根據相關技術指標的要求對材料質量的穩定性進行現場驗證,杜絕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同時檢測集料中的含水率,并根據檢測結果適當調整配合比例,保證混合料的使用性能。
(2)切縫部位是路面的薄弱環節,若接縫處理不良,極易導致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出現路面病害。因此應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條件確定最佳切縫時間,保證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面層與普通混凝土面層的接縫保持一致,誤差控制在2cm以內。切縫施工完成之后,及時將其內部清理干凈,并進行灌縫施工。通常采用聚氨酯等作為填縫材料,由低到高緩慢灌入,完全排除縫內空氣,避免在填縫料凝固的過程中出現氣孔。待灌縫施工結束,應檢查其飽滿、密實程度,若存在不符合要求的部分,應采取返工處理措施,提高路面的整體性及穩定性。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公路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不僅有效加強了區域間的聯系,也為人們日常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要求不斷提高公路工程建設施工質量,以滿足車輛通行需求。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學性能優良,在耐久性及抗磨性方面也具有獨特優勢,與瀝青混凝土路面相比,其使用壽命延長近1倍。為保證公路工程的通行能力,在改性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階段,應嚴格遵循相關技術標準,規范施工操作行為,將質量管理工作貫穿于施工全過程。
參考文獻:
[1]楊龍飛.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微觀結構研究[J].北方交通,2016(12).
岳修鵬,410622198701216036;索龍安,410823199008010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1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