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探究式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針對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效果較差的現狀,采用活動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營造了由淺入深的學習氛圍。以“棱柱的三視圖及表面取點”一課為例,介紹了活動探究式教學法在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活動探究式教學法;中職;機械制圖;三視圖
中圖分類號:G30 TH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988(2019)08-244-02
前言
《機械制圖》是中職機電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1]。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該課程較為吃力,從而導致該課程成為中職學生最難懂、最不愛學習的專業課程之一?;顒犹骄渴浇虒W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給學生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教學方法[2]。在中職機械制圖授課過程中采用活動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教學,將課程中的引導內容及較基礎的專業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利用互聯網技術,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營造由淺入深的學習氛圍。本文以“棱柱的三視圖及表面取點”一課為例,對活動探究式教學法在中職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了說明。
1 課程分析
(1)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學習了空間的三面投影基本知識,本節課開始學習繪制基本體——棱柱的三視圖及表面取點,為將來學習繪制組合體的三視圖及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打下基礎,是全書的重點內容。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正六棱柱的投影特性和視圖畫法、了解平面立體表面上求點的投影方法。
能力目標:讓同學們理論聯系實際,能夠識讀簡單棱柱類的機械零部件,并繪制三視圖。
情感目標:使學生形成愛學習會學習的習慣,動手制圖,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重難點:棱柱體的投影特性、三視圖的畫法、表面上求點的投影。
?。?)學生準備工作:學生分為六個小組,每組4人,每人一套制圖工具包。課前,每組使用色卡紙制作出一個底面邊長為50mm、高為200mm的正六棱柱模型。
?。?)教師準備工作:多媒體課件、正六棱柱模型、課程任務書、藍墨云班課、教案等。
2 活動探究教學過程
2.1 活動探究1——正六棱柱的組成
?。?)新課引入
展示工業機器人以及簡單機械工作臺圖片及動圖,激發學生專業興趣,引導學生找出這些圖片中做熟悉的簡單幾何體,啟發學生不論什么樣的機械都是由一些單一的幾何體即基本體組成的。
明確基本體的概念后,啟發提問學生“如果把這些基本體分為兩大類,你會怎么分?”教師根據學生答案引出平面基本體與曲面基本體?!澳俏覀兩钪杏袥]有一些機械是這樣的基本體?”配合螺栓,螺母圖片引出本節課第一個探究內容——繪制正六棱柱的三視圖。此時學生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給與提示,“要想繪制正六棱柱的三視圖,首先應當對它進行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分析正六棱柱(以下簡稱棱柱)的三視圖。
(2)棱柱組成分析
安排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提出兩個簡單問題“棱柱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由小組代表回答并記錄小組得分。教師繼續引導學生,對棱柱擺放的位置進行要求,選擇出最佳三視圖繪制位置,每組學生將各自的棱柱模型擺放至最佳位置。
?。?)棱柱投影分析
積極找出擺正后的棱柱的特殊面,分析不同位置的面的投影特性。教師先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投影表格中H面的投影特性,然后由學生分組探討投影特性,每個小組由小組代表歸納總結特殊面在W面和V面中的投影特性,完成表格的填寫,明確正六棱柱得到的三視圖形狀及對應平面類型。根據學生分析結果,及時安排學生復習鞏固,自主完成學習任務A。完成后,教師批改組長作品,組長根據藍墨云班課上的答案對組員進行批改、評分,并及時反饋問題,糾正學生的共性錯誤。
2.2 活動探究2——繪制正六棱柱的三視圖
根據已知條件繪制棱柱三視圖,具體繪制三視圖的方法與步驟通過一段微課展示。微課展示后,再由學生組員代表明確作圖步驟與要求:首先繪制出三視圖的對稱中心線即點劃線,確定俯視圖中正六邊形所在外接圓圓心;然后根據正六邊形邊長即外接圓半徑繪制出正六棱柱的俯視圖;再根據“長對正”和棱柱的高度繪制出主視圖;繪制45°輔助線后再依據“高平齊”和“寬相等”完成左視圖的繪制;最后擦去多余的輔助線,描粗加深三視圖。
通過投影屏幕演示三視圖的繪制步驟和方法,選出學生代表上臺作圖并讓學生根據手中任務B完成三視圖的繪制。學生繪圖期間,教師觀察學生的繪圖內容,明確三視圖的三相等關系,指派完成又好又快的學生去指導其他學生進行繪圖,發現問題并及時改正。
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規范的繪制三視圖,加深學生三視圖繪制印象,拉近學生與組員之間的感情,并且養成良好的繪圖習慣。
完成繪制后,每個組長根據藍墨云班課中教師下發的繪圖任務及評分標準對組員的任務B作品進行評分,組員對組長進行評分,并選出每組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上傳至藍墨云班課。教師通過投影屏幕展示學生的作品,指出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及時對學生在作圖中出現的錯誤進行糾正。
2.3 活動探究3——正六棱柱的表面取點
根據例題找出點M的三面投影。教師帶領學生思考我們最初對棱柱進行的分析是什么,就是把六棱柱剖析成一個一個平面來分析的,因此,點的投影也不例外。首先找到點所在的平面,對平面的類型進行分析,就能找到點M所在面的三面投影,最后根據點的投影規律找出點的三面投影,完成作圖。
接下來布置任務,派學生代表上臺完成任務C,其余學生在任務書上完成任務C。教師隨時查看學生繪圖情況。繪圖結束后,教師對上臺同學的作品進行點評,并對其余學生的共性問題進行糾正,及時給與反饋。
3 課堂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分組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評比加分,根據每組程度的不同有層次的進行指導。以總結性的話語引導程度較好的學生進行總結;引導程度較差的學生參考黑板板書或者任務書進行總結、學生自主求助組員或者其他同學幫助總結等。這樣既活躍了整個課堂的氣氛又讓學生們增強團隊意識與競爭精神。
參考文獻
[1] 王曉華.中職《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有效性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3(09):111-112.
[2] 邱清華.活動探究式教學方法在中職德育課中的運用[J].當代職業教育,2014(09):98-10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1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