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傳統體育養生教學對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傳統養生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對社會發展具有較好的適應,并且還將健康意識、人文關懷的理念進行發揚,從而更好的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為此,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將傳統體育養生實施于本校大學生,從而對其體質健康改善效果進行觀察。研究結果發現,將傳統體育養生鍛煉能有效消除大學生的疲勞、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正、消化不良、困倦嗜睡等癥狀,從而有效緩解大學的體質亞健康狀態。
  關鍵詞:傳統體育養生教學  大學生  體質健康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252-02
  1  大學生體質健康影響因素
  1.1 不良的生活習慣方式
  在當前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隨著網絡和移動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主要原因是其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大學生是移動終端高頻使用人群;網絡外賣平臺、網絡游戲平臺、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導致大學生手機上網時間遠遠大于身體活動時間,從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體弱、體質亞健康等現象[1]學生的飲食習慣、運動起居都缺乏規律性,不良的生活習慣,最終對體質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3]。
  1.2 傳統養生意識薄弱,缺乏體育鍛煉
  目前許多高校的體育課程中沒有設立傳統養生的課程,同時體育教師也沒有樹立傳統養生的意識,對體育養生功能沒有較高重視度,傳統體育養生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對傳統體育養生意識也沒有形成,從而導致傳統養生的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沒有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我校2017級4個班的學生,其中男生兩個班,女生兩個班,每個班選取學生為35人,總計140人。男生1班,女生1班為對照班,采用現有的體育教學方法;男生2班、女生2班為實驗班,在現有體育教學內容中加入傳統體育養生。同性別的兩個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大徑相同。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對國內近幾年傳統體育養生與大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論文、專著進行查閱,進行分類與分析。
  2.2.2 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在本次研究的內容以及目的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共對140位大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具有100%的有效率。問卷中體質亞健康的診斷標準是根據我國“亞健康”理論創始人王育學教授設計的103項大學生群體“亞健康”表現最高的30項,設計出《大學生體質亞健康狀態問卷調查》進行調查。
  2.2.3 統計學處理
  以SPSS2.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檢驗為2;計量資料(),檢驗為t,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3.1 大學女生身體形態影響
  在完成16周的傳統養生體育鍛煉以后,大學女生的身高、維爾維克指數沒有較大的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學女生的體重、胸圍、腰圍、BMI指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2 大學女生身體機能影響
  在完成16周的傳統養生體育鍛煉以后,大學女生的心率、收縮壓以及舒張壓沒有較大的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學女生的肺活量和肺活量體重指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明顯優于對照班,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3 大學男生身體形態影響
  在完成16周的傳統養生體育鍛煉以后,大學男生的身體形態各項指標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因為變化幅度較小,所以沒有明顯的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
  4  討論
  充分體現大學生速度素質的項目就是50m沖刺跑,從男女大學生的16周的實驗情況來看,其50m成績并沒有顯著的變化,這種情況就說明傳統體育養生鍛煉在學生速度素質方面的提高沒有較強作用,主要原因是與傳統體育養生的功法與特征具有一定關系。在練習時,學生首先要做到心平氣和、恬淡虛無,而50m沖刺跑作為爆發式、高強度運動,傳統體育養生鍛煉對其沒有較為明顯的影響[5]。
  5  結語
  在步入社會之前,大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程度決定其對社會的發展是否有較好適應,當代大學生身心體質越來越多的出現亞健康狀態,因此高校與社會必須要提高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態的關注度,對體育教學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傳統養生體育不僅可以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對社會發展還具有較好的適應,并且傳統養生體育的鍛煉還將健康意識、人文關懷的理念進行發揚,從而更好地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 陶勝國.探討傳統體育養生鍛煉對大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7,7(8):30-31.
  [2] 周皎,喬京轉,馬慧敏.生活方式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5(6):67-69.
  [3] 孫文芳.傳統體育養生課程對大學生健康保健意識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7):5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227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