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家庭關心的重要問題。但是,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學習壓力等因素都在影響著學生,因其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如果不及時關注,可能會為他們今后的健康和生活埋下隱患。通過分析學生體質現狀以及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提出相關的對策研究方案,為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提供科學、可靠、可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對策
當代小學生除了應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外,還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強壯的身體。學校體育在發展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以塑造當代學生健康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首要目標。通過資料收集,對資料進行反復篩選和分析舉證,找出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為學生體質健康的提高提供參考依據。
一、小學生體質健康現狀
1.學生身體形態的現狀
按照2013年教育部體育與衛生司下發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修訂工作手冊內容,選用身高、體重作為各個年級學生身體形態測試指標,并計算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2(米2)。BMI作為國際上流行的身體形態評級標準,能夠較準確地監控學生“超重”“肥胖”“低體重”的變化趨勢以及學生營養狀況,能夠為制定小學生“體重控制”方案和干預計劃提供保障。
如表1所示,小學生營養狀況良好,低體重檢出率一年級3.03%、二年級0.30%、三年級10.29%、四年級5.10%、五年級4.44%、六年級7.76%;正常率一年級84.85%、二年級76.51%、三年級79.41%、四年級70.06%、五年級80.37%、六年級84.96%;肥胖率一年級3.79%、二年級7.58%、三年級2.94%、四年級8.28%、五年級1.85%、六年級3.76%;超重率一年級8.33%、二年級12.88%、三年級7.35%、四年級14.01%、五年級10.37%、六年級7.52%。
2.學生身體機能現狀
身體機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及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測試指標通常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指數、視力等。本研究選擇測試小學生的肺活量,通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進行單項評分。2014版《標準》將評價學生身體機能指標由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體重指數=肺活量/體重)修改為肺活量,肺活量與遺傳、生長發育、體育鍛煉等因素密切相關。
如表2所示,小學生肺活量達標率主要分布于及格、良好和優秀,其中五年級及格率最高,為36.03%,三年級良好率最高,為27.21%,二年級優秀率最高,為62.88%,三年級不及格率為0.74%。由表2看出,小學生肺活量達標情況總體較好,應繼續保持,減少不及格率,增加良好率和優秀率。
3.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
50米跑能夠有效反映學生移動速度、反應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是評價學生速度素質的常用指標,其成績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程度有關。
通過表3所示,小學生50米跑達標主要分布于及格、良好和優秀等級。從各年級達標情況來看,不及格率最高是一年級12.14%,五年級最低0.74%;優秀率二年級最高19.73%,四年級最低2.65%。低年級學生的不及格率高于高年級的學生,及格率和良好率隨著年級的升高不斷提升,但趨于不穩定狀態。相反,優秀率隨著年級的升高處于下降趨勢,伴隨年級的升高,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斷增加,體育活動時間隨之減少,運動意識降低。學校應加強對學生速度素質的訓練,保持及格率,增加良好和優秀率。
二、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分析
1.體育鍛煉的影響
小學生缺乏主動鍛煉的意識,這是小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原因之一。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不足,運動目的不明確,缺少良好的體育意識。在社會、家長和學校的影響下,學生有輕視體育的思想,加上對于鍛煉怕苦怕累,在課業負擔重、睡眠不足等狀況下,學生體質只能下降。
2.學習壓力的影響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證。如果學習壓力過大,會影響休息及飲食質量等,從而影響體質水平。目前,學生學習壓力較大,長期壓力過大會導致學生體質的下降。學習壓力過大會使學生的心理負擔過重,同時,面對繁重的課程,必須每天早出晚歸地學習,如果學習壓力處理不當,容易產生思想包袱。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學習壓力下,如果影響睡眠的質量和食欲,會嚴重影響學生的體質水平。
3.家庭因素的影響
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子女對體育的理念與認知,父母對體育理念的認知往往與文化程度、職業特點、身體機能狀況、經濟收入、認知能力以及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而在現實生活中,家庭對體質的標準各有不同,在以學生子女為中心地位的家庭關系中,父母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工作、家庭和賺錢上,對孩子的體質關心較少。
三、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的對策
1.提高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
學生目前對體質健康認識不夠,缺乏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和愛好,沒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校應通過體育理論課對學生進行運動知識宣傳,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知識宣傳,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知識。體育教師可以組織體育理論知識競賽,或者組織以體育鍛煉方式、方法為主題的辯論賽,加深學生對體育理論的認識,從而為終身體育意識服務。另外,要提高全社會對此事的認知度,積極進行宣傳。
2.強化素質教育,減輕學生負擔
家長要轉變觀念,在關注學生文化課的同時,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給予更多重視,保證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之余有足夠的休息和放松時間。社會要給予支持和理解,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困難,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的孩子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同時,學校應認識到體育鍛煉對改善學生體質的重要性,嚴格落實執行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保證體育課的課時及教學質量,使學生課余體育活動時間得以保證,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3.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學生學習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德智發展,而且要注重兩者的和諧發展。學生應處于輕松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學習環境中,在增長知識和培養良好品德的同時,應通過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機能得以提高,從而真正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協調發展。家庭是學生學習生活最重要的社會環境,家庭的結構對學生的心理及歸屬感有著直接的影響,家庭成員的文化修養影響著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家庭的活動方式對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處事能力也有一定的影響。
總之,隨著社會競爭逐漸激烈,學生的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加,多數學生感到考試和學習有壓力,并且大多數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他們的身體健康。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國家未來的國民體質健康水平,因此,要不斷加以重視,努力幫助他們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田甜,古博文.大學生體質健康管理模式[J].中國學校衛生,2017,(09).
[2]程 國.學生體質健康觀下優化學校武術課程內容研究[J]. 武術研究,2018,(02).
[3]田華喜,謝洪昌.嶺南師范學院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05).
(責任編輯 馮 璐)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6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