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教育的本義是傳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建立信任,見證成長
王穎教過很多孩子,可小航卻讓她犯了難。上課時,別的孩子能按要求遵守課堂紀律,而小航稍不注意就鉆到桌下,或在桌面上亂涂亂畫,甚至把筆放在嘴里舔食。寫作業時,別的孩子專心致志,而小航趁老師給別的孩子指導時,滿教室亂竄,甚至拿剪子剪紙玩,課間也喜歡惹事生非。因此班上的孩子經常向王穎告狀,教室里天天“雞飛狗跳”。
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呀。王穎主動和家長聯系,得知小航出生在一個小醫院,由于缺氧,腦部發育受到了影響,四歲才開口說話,情緒也不太會控制。父母四處尋醫問藥,可仍舊沒有什么效果。
了解了小航的經歷,王穎的內心不知被什么東西觸動了。她語重心長地對小航的父母說:“花開必有時,哪怕是一朵遲開的花,只要用心去呵護,它定能綻放出絢麗的色彩。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強聯系,好好配合。首先找到源頭,從習慣和情緒上入手,好好引導小航。”小航的父母感動地點了點頭……
經過觀察,王穎發現小航的惹是生非,大哭大鬧,其實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注意和關愛。于是王穎開始對癥下藥,“小航,今天心情怎么樣?”主動找他聊天;“小航,真棒,地被你掃得干干凈凈啦!”真誠地夸獎他;“小航,想聽《女媧補天》嗎?”講故事給他聽……王穎漸漸獲得了小航的信任,小航也逐漸愿意跟老師交流了。一次,小航拾金不昧,王穎很自然地牽著他的手走進教室,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鼓勵他,小航開心地笑了。從此,每當要表揚小航時,王穎也總會牽起他的小手,讓他感受掌心的溫度。
對于一個班級來說,一旦喚起了學生們的愛心和熱情,班級學生的精神面貌就會煥然一新,那么班級管理工作也會得心應手,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趁小航不在班里時,王穎先在班里做了一些思想工作,對學生說他的身體不太好,但還堅持上學,讓學生們用一種包容的態度對待他,讓學生對他產生一種憐惜和尊重,這樣避免發生沖突。同時,王穎還建立了“一幫一”小組,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上多幫助多關心小航。
在一次排隊中,一個同學主動牽起了小航的手,小航高興地喊道:“老師,他牽我的手了,我是他的朋友啦。”王穎驚喜于小航的改變,更驚喜于同學的改變。從此,每天排隊放學時,都會看見小航與同學高興地牽著手一起走出校園。
小航的點滴表現大家都看在眼里,每當他有進步大家都會給予鼓勵的掌聲,他也在溫暖的大家庭中茁壯成長?;突ブ彩蛊渌麑W生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增強了團結友愛的意識。原來“雞飛狗跳”的班級不復存在,溫暖陽光成了班級代名詞。
循循善誘,見好就收
小聶是出了名的火爆脾氣,常常惹是生非,經常欺負同學,對老師的教育也愛答不理。一天,小聶又給同學取外號,非但不覺得自己做錯了,還洋洋得意地大聲宣揚。王穎氣不打一處來:“你下課再這樣鬧,那每天下課就不要休息了,只能在座位上坐好,我會派同學監督你的?!笨尚÷欘^一歪:“罰就罰,坐就坐。” 見他如此,王穎只好讓同學監督他,有“情況”就匯報。
“老師,小聶和同學打起來了?!蓖醴f急匆匆地走進教室,見小聶和同學扭打在了一起,立即把他們分開。原來小聶沒有在座位上坐好,同學好心提醒,他卻不領情,反而打了同學。王穎看了看小聶,此時的他猶如一座即將噴發的小火山。王穎知道現在還不是處理問題的最佳時機,如當時批評他,無異于火上澆油。王穎安撫好了同學們的情緒,便把小聶帶到辦公室,待他冷靜下來后,再與之談一談。
十分鐘,二十分鐘,半個小時......王穎一邊批改著作業,一邊觀察著小聶。見他眼里的怒火平息了不少,便開始循循善誘。小聶認為同學是小題大做,他只是在座位上坐著做怪相,就說他沒坐好,要去告狀。而且他認為同學們不喜歡他,不愿跟他交朋友。通過這一番交談,王穎意識到小聶其實并不是無藥可救,他內心深處對于是非還是有認知的,只是父母不在家,姐姐也很忙,關心他的人不多,他的調皮搗蛋是為了引起他人注意的表現。
一味地批評并不是上策,何不站在小聶的角度去解決問題。既能讓他感到關愛,又能讓他自己認識到錯誤。王穎故作生氣:“當時你真的坐得很好,沒有做錯什么?明明居然冤枉你,那我幫你評理去,等下好好批評他。”小聶吃了一驚,王穎趁熱打鐵:“你們是我的學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手心手背都是肉,明明做錯了肯定該被批評。”沉默良久,小聶冒出一句:“老師,我也做得不對。我向他道歉?!?
響鼓不用重錘,對待這樣的學生見好就收?;氐浇淌遥蛲瑢W主動道了歉。王穎夸獎他是知錯就改的男子漢,并為他的勇氣豎起了大拇指。漸漸地,煩人的小聶越來越受到大家的喜歡,他也交到了不少朋友,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變得越來越優秀。
什么是最美,在王穎心底早已有了答案:孩子們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她愛班里的每個孩子,愛他們的優點,同樣包容他們的缺點,如同呵護一棵棵小芽,守護他們茁壯成長。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王穎認為教育的本義,絕不僅僅是教師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更不是千方百計幫助學生獲得分數,而是要把自己靈魂里的善良、包容、鼓勵及信任,在不經意間傳遞給學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5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