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繪本閱讀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繪本是通過圖畫和文字的相互作用來講述故事的藝術。繪本閱讀是閱讀主體從繪本的要素中獲取信息,進行關聯推理,通過觀察自身的經驗,獲得閱讀體驗的積極建構過程。小學語文綜合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形式,清晰地反映了語文課程的新理念,這不僅是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突破,也是語文課程內容的亮點。閱讀繪本后,可以在繪本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拓展活動,達到語言綜合學習的目的,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繪本閱讀;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08-01
一、概述
什么是圖畫書?這是一個圖畫書研究者首先應該清楚的問題。但是,不同的人有自己的看法,到目前為止,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一個統一、清晰、權威的定義。“圖畫書”一詞起源于日本,通過臺灣和香港傳入中國大陸。它在歐美被直譯為“繪本”,因此,許多學者在研究中,經常采用“繪本”的概念。
二十世紀末,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網絡時代的全面開啟,人類社會隨之進入“圖像時代”。接踵而至的,價廉物美的圖像傳媒手段已進入普通人家。圖像以它獨特的形式,悄悄地轉變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著孩子的成長。讀圖時代已經來臨,視覺傳媒構造的世界成了一個有魔力的世界。它使當今的消費延伸為新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綜合聽、說、讀、寫的教學標準,混合其他多樣學習方式,在語文學習中,滲透多種學科知識與能力的實踐活動。在其中,綜合性學習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已經被納入小學語文課本,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情況并不樂觀。由于概念界定不清、特征把握不準確、課程資源缺乏、操作困難等諸多原因,使得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存在許多問題。它直接關系到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否落到實處,甚至它能否順利達到預期目標。
二、概念
繪本不同于一般的圖畫書,它是由圖畫和文字相互配合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目前,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對該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繪本閱讀感到頭疼,學術界對“繪本閱讀”這一概念也沒有做出確切的界定。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曾經在《打開繪本之眼》中探討了真正的繪本體驗,臺灣學者林美琴也曾在《繪本有什么了不起》中解析了閱讀繪本的過程。一是,真正的繪本體驗:讓文和圖達到統一。二是,繪本閱讀的過程:從“圖像”到“圖感”,再從“圖感”到“語感”。繪本閱讀的第三步是聯結與整合,第四步是發展意義。
繪本圖畫精美、語言簡練、形象直觀,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契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夸美紐斯和烏申斯基的直觀教學論,以及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為教師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
三、繪本閱讀與小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
1.它的多元價值。
繪本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一系列連貫的圖畫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圖文結合。閱讀繪本可以幫助兒童提高對圖像和文本思考的連貫性,以形成良好的圖像概念,將頭腦中的故事發展下去。它在培養和提高兒童的想象、語言、觀察、探究、審美能力、它對積極的情緒、情感激發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當中多種多樣的形象,以及各種復雜曲折的情節變化,會使兒童的體驗更加豐富,了解未知的事物,從而,他們的想象力也變得更加豐富。
2.實現其多元價值的平臺是語文綜合性學習。
繪本閱讀的多元價值貼合綜合性學習的課程目標。它所注重的是聯系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教學,突出學生的自主性,以及強調合作精神,等等。這些正是繪本閱讀過程中所遵循的原則。繪本閱讀不同于一般的語文閱讀課。在小學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分析字詞句段和篇章結構是其主要任務,而鼓勵孩子閱讀繪本的主要目的在于,讓他們從繪本中感受快樂,從而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繪本閱讀是閱讀主體從繪本的圖文元素中獲取信息,進行聯結推論并觀照自身經驗,獲得閱讀意義的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繪本閱讀的過程不僅依賴語言文字,還依賴于圖畫,所以,繪本閱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語文閱讀課。繪本閱讀的這種特殊性,正好契合了小學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兩天就能成功的,這需要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校,家長與學校的配合,且方法一定要正確得當,否則,很可能使同學產生對閱讀的抵觸情緒,消除抵觸情緒遠遠難于提升其閱讀素養的過程。如果能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過程進行得比較順利,那么,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甚至生活,都會有極大的幫助,使其思想境界獲得提高,超過一般人。
四、結語
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學習是一種全新的課程形態,它鮮明地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新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種種原因,存在許多問題。繪本閱讀的多元價值正好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內在要求相契合。將繪本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的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堂,不僅可以充分開發繪本的多元價值,還可以為語文綜合性學習提供課程資源,使語文綜合性學習更有活力。以上分析,目前只存在于理論層面,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語文素養,還要通過不斷的實踐,通過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的相互配合,從中總結經驗,完善方法,增加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從其中獲得最大的快樂,避免起到反作用,而使學生厭倦閱讀。
參考文獻
[1]康長運.幼兒圖畫故事書閱讀過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
[2]余耀.由圖畫書愛上閱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3.
[3]張中原,徐林祥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2.
[4]熊梅.當代綜合課程的新范式:綜合性學習的理論和實踐[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20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