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三年級語文閱讀理解能力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睆娜昙夐_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 閱讀理解能力 問題 策略
  一、小學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存在的問題
  1.沒有閱讀興趣,閱讀時間不充足。
  第一,練習冊里面出現的課外閱讀短文,基本上沒有學生去主動完成。第二,三年級主動閱讀的人特別少,檢查預習新課文閱讀情況時,總是讀得很不流暢。第三,學生閱讀時間少。除了課堂上教師要求的閱讀,很多學生基本沒有其他的閱讀時間。第四,學生在做考卷上的閱讀理解題時,不去認真閱讀短文。[1]
  2.閱讀速度慢,無法理解文章意思。
  三年級學生閱讀速度慢,難以達到老師提出的在規定時間里面完成閱讀的要求;有的學生讀完課文后,不明白課文內容的意思。主要表現為:教師在提問課文相關問題時,學生沒有能及時找到答案;閱讀課文時經常分心,東張西望,搞小動作;教師在課文講解時,學生的也不夠集中注意力。[2]
  3.家長和教師不夠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孩子天生就會具有超強的好奇心的,而書中的內容或者故事剛好能夠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但為什么很多學生沒有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或者不喜歡讀書呢?老師方面:三年級的學生在突然變長的課文面前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抵觸心理,覺得害怕。但是老師沒能及時發現而去鼓勵他們,引導他們。家長方面:沒有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如果家里有閱讀氛圍,孩子也會經常地翻翻書,從小培養閱讀習慣。[3]
  4.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
  在平常的學習中,學生遇到不清楚的問題也不能及時提出來;三年級學生還比較缺乏有效的、科學的閱讀方法;他們沒有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的習慣。所以,每當在老師講解課文時,要求回答問題,他們會很害怕老師提問到自己,有意避開老師的目光。當真的被老師提問到,往往站起來就沉默,因而他們的抓關鍵詞理解課文的能力、質疑能力、概括能力都不是很理想。[4]
  二、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1.教育學生快速閱讀。
  第一,要養成默讀的習慣。默讀,就是不要發出聲音。默讀跟朗讀相比,默讀“減少了一個由文字到聲音,再由聲音刺激大腦形成思維”的中間環節,閱讀速度便大大提高了。第二,注意使學生克服某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教師一定要注意幫助學生克服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第三,注意力要集中。閱讀時,當你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文上時,思維就會處于興奮的狀態。這時你就能迅速掌握讀物主旨,甚至能清晰地記誦住其中的要點。
  2.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科學的閱讀方法。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過:“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關于方法的知識”。作為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科學的閱讀方法。
  第一,比賽閱讀訓練的方法:1、先同桌之間選擇好比賽的文章。2、采用比賽形式的方式進行閱讀訓練,在很大程度上是能激勵學生的好勝心,以此達到訓練的目的。
  第二,養成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相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最主要的工具書是詞典和字典。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當學生在自學閱讀遇到語言方面的疑難或障礙時,就可以自己通過查找字典和詞典尋求解答,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
  第三,增加課外閱讀量。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毙碌恼n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明確而具體的量化規定,其中規定小學生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能低于150萬字。
  第四,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做筆記,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不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考力,而且這種好習慣,還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會讓學生終身受益。
  第五,固定的閱讀方法。多數學生閱讀文章時只是籠統地、盲目的去讀一遍文章。三年級學生接觸課文的基本上是記敘文,所以可以列出一個固定的模式進行閱讀理解:1、時間2、地點3人物4事情起因5事情經過6事情的結果。
  3.培養興趣,引導學生樂讀。
  興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潤滑劑。第一,營造閱讀氛圍,使學生想讀。在班級建立圖書角,充分發揮圖書角的功能。第二,就要教會學生善于利用零散的時間去擠時間。第三,積極開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的活動,如開展課外閱讀興趣小組、舉辦成語或德育故事會、組織每周一次的課外閱讀匯報活動課、開展“我要講個故事”的讀書比賽等活動。
  4.父母多陪伴,教師多引導。
  第一,家長平常多指導孩子閱讀課文。第一步,讓孩子先認讀課文,通過讀兩三遍以后,從整體上對文章的大意有了解。對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家長要督促孩子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第二步,讓孩子細讀課文。通過孩子自己動口、動腦、動手,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概括文章的段意。第三步,讓孩子精讀課文。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生確定重點段,重點去理解,從中提煉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第四步,讓孩子會回答書后的問題,學習寫預習筆記,并對文章有一些自己的評價。
  第二,教師一定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針對學生害怕的心理,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松、愉悅的氛圍,即營造一種民主活躍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大膽地提問,積極主動投入到爭論中或討論中去;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愛好、興趣,要以一種寬容、平等、友善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的身心自由舒展起來。教師還要主動地去接觸學生,了解學生,和學生做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愛戴和信任,讓學生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結語
  閱讀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目前學生的閱讀現狀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閱讀的必要性,希望全社會都來共同關注學生的閱讀現狀,特別是要重視處在小學重要轉折時期的三年級的孩子們的閱讀現狀。讓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在廣闊的閱讀天地間自由遨游,讓越來越多的孩子能體會到閱讀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朱作仁.朱作仁學科教學研究文存[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周定.小學生語文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對策. [J],2008
  [3]劉近榮.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J],2010
  [4]曹素娟.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例談[J].西江月,20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33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