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體育課堂學練的問題分析與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經過多年教育改革,素質教育雖有成效,但是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素質是素養的上位概念,素養的特性,尤其是它的可教、可學、可測的特點在素質層次結構中得到了科學的說明。本文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出發,分析了體育課堂學練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了提高體育課堂學練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學;學練策略;問題分析;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7-078-1
  一、體育課堂學練存在問題分析
  1.學生非常喜歡體育教師,卻不喜歡上體育課
  當前的體育課,多數是教師講的多,練的少。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一刀切”的練習方法,不管學生能力強與差,就是一種方法反復練習。小隊練習也是千篇一律,無論做什么游戲,進行什么活動,就是一個組不能變。這些在客觀上限制了學生主動發展,造成了學生在合作、組織、創新能力等方面比較差。
  2.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過分重視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被動地接受,忽視了學生生動、活撥、主動的發展;只重視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能力的提高
  這樣就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在體育課上出工不出力,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知識、體育鍛煉能力、與人合作等方面能力比較差。
  為了吸引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我校順應教育改革大潮流,如其它課改學校一樣,增加了大課間體育活動和陽光體育活動,即每星期一個班級一節課,男女混合上課。說是上課,其實就是在老師的看管下進行體育活動。學生的技能水平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提高。
  筆者認為,體育教師要想切實改變現有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和練習方法,那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才是最重要的。
  二、提高體育課堂學練效率的策略
  1.體育課堂學練模式的轉變
  (1)教師積極備課,做好課堂預設。首先制定體育課評分機制?!叭摹痹u分制續用加延伸。師評平時30%(分數來源:進步+紀律及課堂表現);全班分四組,選出每組的小組長組長給組員評分30%(分數來源由各組組長確定考評方式),“四”為每學期期末考試三個項目的總分四十分(項目涉及耐力、速度、力量素質等)。
  第一個30%的實施:開學初確定50米、仰臥起坐、800米三項為計分項,測試記錄學生三項的原始成績,后期涉及此三項的階段性測試每進步一個階層加星一顆(評星制);平時課堂紀律與表現優異者加星。學期結束星數與分數呈正比。
  第二個30%放手給學生小組長評價,每名小組長有自己的細則評價方式,比如一名組長是這樣做的:組長列出加分理由十項,一學期組員達到八項及八項以上得24分及以上,達五至七項的18分及以上,少于五項則18分一下。
  第三個40%:初一年級的項目評優標準如下:
  (2)定期體育骨干會。選出體育骨干定期培訓開會全班分四組,每組選出一名小組長,兩周一次進行項目的技術培訓及階段性反饋會議,每名組長做好記錄及學習。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反饋的管理模式:
  組員的表現基本是小組長負責制,大到大課間活動上的兩操,列隊就餐,外出社會實踐整隊。小到體育課上的紀律及表現,小組長都可實施管理,形成正真的“人治”。四名組長基本由體委直接領導,教師直接與體委溝通,反過來,組員也有彈劾組長的權利,做到人人有事做,體育課堂的自制、自管。其實學生是最了解學生的,教師無法觀察到課堂的邊邊角角,但學生可以,這樣不僅省去了體育教師不必要的操勞,學生的主動學習欲望更強了。
 ?。?)細節規范。①當遇到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教師大喊“注意力”學生兩次拍手喊出“集中”。②口哨集合速度過慢,教師倒計時“10、9、8、7、6、……”。③熱身跑時,要求男生在外圈女生在內圈。④隊列隊形調動教師養成用規范口令不能隨意。
  2.巧用體育游戲為主教材添彩
 ?。?)主教材中游戲的設計要符合學情。我們知道體育課分為三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以往由教師統一安排活動內容,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高。記得又一次我特別在課前準備了一個我自認為很有趣的游戲,安排在課的準備部分,打算用這個小游戲提升一下課堂的氣氛。結果我講完了游戲規則,同學竟然沒聽懂,更別提活動起來了。鬧了這個尷尬,我更多地進行反思,為什么會這樣?我對學生的情況是知之甚少啊。臨近下課時我布置了一個任務:“下節課請同學們獻上一個游戲,由體委組織游戲?!睅е环N嘗試的心態,進行了這次安排。當然,游戲氣氛相當活躍。同學自己動手動腦的結果果然不同凡響。
 ?。?)主教材中體育游戲要用之有法。游戲安排教師要做適時指導。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體育課中我將班級全體學生按照運動水平的不同等級分了四組,進行課堂內容合作式的探究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指導小組形成小組長負責制。分組游戲,小組間形成良性競爭,更有利于學生運動能力的發展。
  學生是一個完整的人,體育核心素養包括體育運動能力,體育品德,體育運動方式以及自主學習養成。教師授之以魚的同時理應授之以漁。體育老師教體育知識與技能的本身重要,更重要的是學會掌握知識與技能的方法。才能舉一反三,終身受用!
  [參考文獻]
  [1]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和實踐[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04).
  [2]朱慧.教師教科研讀本[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511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