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足球“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校園足球中的“家校合作”進行研究分析,首先解析“家校合作”對校園足球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解析怎樣利用“家校合作”來促進校園足球發展。我國在進行教育體制改革中,一直以來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體育教育是重要的構成部分之一。在進行體育教育過程中也越來越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人們和研究者致力于加強家庭教育在全民健身以及體育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校園足球 “家校合作” 必要性 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G8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4(b)-0116-02
1 校園足球“家校合作”發展路徑的必要性
1.1 中小學足球師資力量匱乏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對我國校園足球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希望在現有5000多所的基礎上繼續普及增加,預計2025年建設總量達到5萬所。在改革方案中還對足球教練員的素質提出了要求,要求對足球教師進行專門培訓。我國目前學校只有小部分教師來自于體育學院足球專業的教師,大部分還是非足球專業的體育教師。部分專門的足球特色學校仍然師資力量不足,非足球特色的學校更不必說,與此同時的體育教師還缺乏訓練經驗與比賽經驗。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往往因為教學任務重,讓教師沒有足夠精力進行足球教學。雖然我國開始進行改革,并開展“國培計劃”,但是在短期內仍然不能滿足我國當前校園足球教育的實際需求。
1.2 校園足球專項資金投入不足,來源渠道單一
自2010年以來我國在校園足球方面的資金投足逐年增多,足球特色學校也逐年增加,導致平均學校獲得平均資金不足,不能滿足學校足球教育建設需求,偏遠地區的學校更不能得到很好的扶持與幫助。就目前校園足球建設資金的來源查詢能夠發現,大部分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體育總局的體彩公益金,這種單一的資金來源并不能夠完全維持校園足球的發展建設需求,資金來源單一與不足直接限制了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1.3 學校體育活動場地不足,設施器材落后
校園足球建設需要大面積的場地支持,但是目前校園足球發展中活動場地缺乏是明顯的短板。尤其是對于北上廣等這些一線城市而言,寸土寸金,更導致活動場地匱乏,不能滿足校園足球教學和活動開展需求。另外足球場地建設的要求較高,導致費用較高,雖然我國倡導加強中小學校正規足球場地建設,但是真正擁有正規足球場地的學校很少,相關設施也相對不足,場地和設施問題限制了校園足球的進一步發展建設。
1.4 家庭體育教育理念問題
在當前社會發展和體育教育發展的背景下,家庭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逐漸凸顯。近年來的健康調查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也在下降,因此家長在青少年身體健康中的投入也越來越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提供更多的精力和金錢來促進孩子成長。但是家長在體育鍛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素養較低就導致家庭體育存在一定的非專業性,部分家長有“花錢買健康”的觀念,這種家庭體育教育理念導致體育發展適得其反。
2 實施校園足球“家校合作”發展路徑的可行性
2.1 學校和家庭在教育上的一致性奠定基礎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構成了人生教育,家庭教育主要進行人生的初始教育,而學校教育主要負責青少年的后期培養與教育,為促進全面發展,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統一協調在一起很有必要。當前全球發展一體化的教育也呈現出一體化,不再單獨是學校本身的責任,家庭以及社會也必須加強對青少年的培養與教育,關心青少年的成長。對于這些教育者而言,其行動目標是一致的,基于此可以進行學校與家庭合作,加強交流,共同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相同的教育目標和相同的教育對象以及共同的價值取向,都為家庭體育與學校體育的共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2.2 學校體育發展方式的轉變為家校合作提供可能
目前學校開始依托校外優勢資源來發展體育教育,倡導加強學校和家庭、社區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形成一體化的體育教學教育模式。家庭體育作為校外體育活動的最主要構成分,更應該受到重視,不被忽視不被排除,合理的利用調動家庭資源和積極性,作為重要力量參與到家校合作當中來。
2.3 積極的政策環境為家校合作提供了支持
我國多年以來一直重視我國足球事業的發展,自2009年以來一直加強我國青少年足球教育和建設,并發布了相應的政策和制度來提供支持,包括《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實施方案》《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等。這些政策和制度將我國青少年足球教育工作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對青少年足球事業發展形成高度重視,對未來我國青少年足球事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方向指導和政策支持。在這些政策和制度當中直接肯定家庭教育的意義,并且將家庭教育納入了“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當中,這些政策直接促進了“校園足球”和“家庭教育”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了“家校足球”的發展。
3 “家校合作”在校園足球中的運用策略
3.1 改變家長的觀念
在目前發展中仍然有部分家長不理解、不認可校園足球,成為校園足球發展的一大阻力,因此在家校合作的發展中首先必須要獲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要實現這一目的,學??梢约訌姾图彝ブg的溝通,讓家長走進校園,通過座談、親子活動等方式進行,進行足球活動宣傳,讓家長真正了解足球活動的體育精神和價值,轉變家長的觀念,走進校園足球并積極鼓勵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參與到校園足球當中。 3.2 邀請家長參與決策
在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家校合作”,認清家庭教育在校園足球中的重要作用。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實際情況的人,因此在校園足球教育教學計劃制定中,有必要邀請家長參與其中,包括校園足球管理隊管理、訓練計劃制定等,得到家長的支持和幫助能夠得到更科學、更有效的訓練教育方案,保證校園足球發展建設的可行性。
3.3 聘請家長輔導員
在進行校園足球的“家校合作”中,必須充分重視家長能夠提供的教育資源支持和家庭教育環節。學校可以邀請擁有經驗的家長作為足球訓練教育的輔導員,參與到校園足球的課外教育當中去,這樣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還能夠充分調動家庭參與校園足球的積極性。另外也不能忽視家庭體育教育的作用,因為在很多專業家庭中擁有大量的專業資料,部分專業性質的家長還是專業足球教練,充分利用這些優秀的足球教育資源,讓家庭教育參與到校園足球教育當中,能夠最大限度的彌補校園足球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促進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
3.4 評選優秀學員和優秀家長
對于青少年學生以及相應的家長而言,應該進行定期的評價和評選,評選出優秀的球員和優秀的家長以及先進的家庭,以此來激勵青少年和家庭的發展,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學習來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跟家積極的參與到校園足球的學習和教育當中,體現家庭教育對于校園足球合作的重要意義。
4 結語
對于當前校園足球發展而言,必須充分重視“家校合作”的重要意義,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夠促進校園足球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正處于足球教育發展的關鍵時期和黃金時期,重視家校合作并以此促進校園足球發展,為我國青少年發展保駕護航,為我國足球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喻和文,劉東鋒.職業足球俱樂部與足球特色學校合作長效機制探究——基于社會交易理論的視角[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1):1-8.
[2] 李旭龍,沙洪成,陳洪鑫.社會生態學視域下校園足球育人功能的制約因素及實現路徑[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9(1):1-6.
[3] 向彪.實施校園足球“家校合作”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86-87,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