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開始倡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注重傳統技藝的傳承與延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更是被納入學校體育教育當中,表現出了我國政府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從孔子學院走向世界,到昆曲、古琴等各項傳統技藝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國正在一步步實現文化強國的目標。傳統體育項目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該更廣泛地推行,讓當代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以及源遠流長的文化。本文將通過分析當前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探尋行之有效的對策,以期為民族傳統體育的廣泛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 中小學 影響因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b)-0186-02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間不僅有燦爛的文化,譬如漢賦、唐詩、宋詞等,也有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如武術、空竹、柔力球等。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傳統體育項目卻面臨傳承斷絕的危險,這些傳統體育項目的參與者大多都是老年人,中青年一代對這些傳統體育項目根本不了解,缺乏學習的興趣。為了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政府將傳統體育項目納入學校教育當中,但實際效果有限。本文將著重分析影響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小學開展的阻礙因素,從而尋找相應的措施。
1 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
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種類豐富,形式多種多樣,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共計有1278項,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傳統武術、劃龍舟、蕩秋千、放風箏、舞龍舞獅等。這些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璀璨的明珠,需要我們保護并傳承下去,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小學開展得并不順利,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1 師資力量薄弱
強大的師資力量是在中小學開展傳統體育項目的前提,當前大部分學校的體育老師都學習的是現代競技體育,對傳統體育項目認識不深,因此,教授的也是西方化、競技化的現代體育項目。即使有少部分體育老師接觸和學習過傳統體育項目,也大多都是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等普及性較高的項目。中小學的體育老師缺乏傳統體育項目的技能和理論知識無法承擔教授學生傳統體育項目的重任。師資力量的短缺已成為當前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缺乏教材,理論知識匱乏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種類繁多,除了少數幾種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并有相關圖文資料外,大部分傳統體育項目都是口口相傳,老一輩教年輕一代,缺乏相關文字記錄的理論知識。因此,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除了太極拳、舞龍舞獅等少數項目有相關資料可以參考,大部分體育項目都需要相關專業人士的教授,沒有相關的資料。在教材方面,對體育也不夠重視,缺乏完善的體育教材,這也是阻礙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之一。
1.3 未能與學校體育課程充分融合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種類極多,可以滿足興趣愛好不同、需求不同的學生,讓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此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包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譬如傳統武術所講的武德,包含了俠義精神、堅韌的意識和謙虛的態度,這正是當前素質教育所倡導的一些理念,也是值得大力弘揚的傳統文化的精髓。但是,當前大部分學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只是依靠課余和假期時間,未能真正與正式的體育課程融合,只有少部分民族學校將一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教學課程。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學習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極大的阻礙了民族傳統體育在中小學的開展。
1.4 缺乏相關器材設施
由于當前知識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未將其納入體育課程,因此大部分學校對此重視程度不夠,缺乏經費投入,各種訓練設施匱乏,難以有效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教育。大部分體育項目都需要有專門的訓練設施,沒有訓練設施空談民族傳統體育教育,根本沒有實際意義,無法開展有效的訓練,學生根本無法掌握相關動作以及技術要領。即使有少部分學校有較為完善的訓練設施,但也只能供學校相關體育項目表演隊的學生參加訓練,很難做到全校普及,其實際意義也并不大。
2 針對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的相關對策
2.1 培養、培訓民族傳統體育教師隊伍
民族傳統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我國各類體育院校應該順應當前發展潮流,開設民族傳統體育相關專業,延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者進入學校擔任老師,有針對性地培養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人才,通過體育院校不間斷的培養,壯大民族傳統體育教師隊伍。其次,由政府引導,各級學校參與,開設短期的培訓或者進修班,邀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者任教,對當前中小學的體育老師進行體育技能和理論知識的培訓,促使當前任教的中小學體育老師掌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技能和理論知識,緩解當前師資力量匱乏的問題。最后,學??梢赃M行公開招聘,聘用社會上民族傳統體育相關人士擔任全職或兼職教練,壯大學校師資力量。
2.2 教育部門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理論知識研究,設計相關體育課程
教育部門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理論的探討與研究,從民族傳統體育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推廣的可行性、訓練的安全性以及比賽的規則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從而選擇出一批具備以上特征且有代表性的體育項目整理統計,為設計合理的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奠定基礎。在設計課程過程中,首先要選擇易于推廣的,符合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特點,訓練過程安全性較高的項目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并制定完善的課程實施方案。
2.3 加大經費投入,完善訓練設施
當解決課程設計、教材編寫等問題后,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納入中小學體育課程,與中小學體育課融合。在此基礎,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建設、完善各項訓練設施,除學校成立的表演隊外,要向全校學生普及,做到全員參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素質教育的理念是倡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做到全面發展,因此,教育經費不止要投入學校文化課的建設,更要向體育教育部分傾斜,給學生提供完善的訓練設施,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參與訓練。此外,要做好訓練設施的維護,保證設施的完整,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訓練環境,讓學生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訓練中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3 結語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獲得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在世界范圍內開始形成了學習東方傳統文化的熱潮;另一方面,我國開始注重文化強國戰略,大力倡導保護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在此環境下,在中小學推行并普及民族傳統體育,將是極好的機會。學校和教育部門要高度重視民族傳統體育在中小學的開展,通過各方面共同努力,將民族傳統體育普及開來,讓更多學生接觸并學習民族傳統體育,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獲得良好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繼梁.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以貴州省都勻市區4所學校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7(7):24-26.
[2] 魏黎明.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可行性分析[J].運動,2018(2):97-98.
[3] 潘海湘,曹慶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校園體育中的發展策略淺議[J].新西部,2017(13):66-67.
[4] 徐海燕,周軍.安陽市初中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情況調查分析[J].運動,2016(14):57-5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