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及護理措施干預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兒科護理風險因素,探討護理措施。方法:將我院兒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20例患兒作為對照組,隨機將220例患兒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針對兒科護理風險分析,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對比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和家長滿意度。結果:實驗組患兒治療過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視兒科護理風險,探討護理措施進行積極干預,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兒科治療安全性,促進家長對兒科醫護工作更加滿意。
  關鍵詞:兒科;護理風險因素;護理措施;干預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患兒2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220例患兒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110例。其中,參照組男72例,女38例,年齡4個月~11歲,平均年齡(5.21±1.23)歲;實驗組男69例,女41例,年齡3個月~11歲,平均年齡(5.09±1.1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分析總結兒科護理存在的風險因素:第一,用藥錯誤。部分患兒的病情發展快,病情程度嚴重,在為患兒實施搶救的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的疏忽,可能導致用錯藥的情況發生,引起患兒不良反應,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患兒休克,甚至死亡。兒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患兒年齡、生理特征等方面的限制,在患兒的用藥上需要格外的謹慎。第二,護理人員操作問題。兒科患者的身體發育尚不成熟,護理人員在為患兒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對基本操作以及護理手法不熟悉,可能導致操作失誤。例如:一次穿刺不成功等。在為患兒實施靜脈滴注的過程中,由于護理人員沒有把握好輸注的速度,可能造成患兒不適反應。第三,患兒自身因素。相對于其他患者來講,兒科患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相對成人來講,兒科患者的抗病能力弱,身體素質低,在住院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更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兒科患者的表達能力不強,對自己身體狀況存在哪些不適兒科患者不能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護理風險。針對以上問題開展討論并提出以下的風險護理措施。第一,優化規章制度,針對兒科常見風險因素,對護理工作相關的制度、崗位職責、服務標準進行優化。促進相關的施護流程更加規范,提高各項工作的效率。充分考慮護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學歷、知識水平進行排班,保障工作合理性分配,促進人員職責更加明晰,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二,加強用藥安全,增加護理人員兒科用藥方面的知識儲備,充分掌握各類藥物藥理作用、用藥劑量、注意事項、查對原則,注意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重靈活用藥,避免用藥過量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安排護理人員每天對病區醫囑進行查對,并根據第二天的輸液卡放置藥物,若發現問題,及時補救。在用藥全程貫徹三查七對制度,最大程度避免漏藥、少藥、錯藥。第三,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培訓。為了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科室方面應該對護理人員定期展開技能培訓,培訓的具體內容包括醫藥知識、法律法規、制度流程及護理過程中相關儀器的使用等,通過專業技能的培訓,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的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安全法律意識,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流程進行操作,進而有效防范護理風險。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包括治療不良事件,如脫針、漏液等;意外傷害,如墜床、跌倒等。出院時調查患兒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包括3個維度20項評分,滿分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70-90為一般滿意,低于7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過程不良事件發生率
  實驗組患兒治療過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實驗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醫院兒科是護理中易發生危險因素及不當操作的高危科室之一,對護士的知識儲備和實踐技術要求較高。因此,需要針對兒科護理的高風險因素,采用恰當的護理措施,給予針對性的有效控制,盡可能的減少風險事件,提升科室的護理質量。本文筆者結合具體的風險因素制定了相應的干預措施。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治療過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實驗組家長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證明,重視兒科護理風險,探討護理措施進行積極干預,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和兒科治療安全性,促進家長對兒科醫護工作更加滿意。
  參考文獻:
  [1]王麗,周玉,董佩佩,易莎.兒科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6:125-126.
  [2]崔紀云.兒科護理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探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8,08:65-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77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