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進入我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114名實習護士納入研究對象范疇,利用雙盲法將所有實習護士劃分為各組57名的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教學,觀察組實行目標護理教學,對比2組的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及對帶教教師的滿意度。結果: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綜合護理技能、專業護理技能、基礎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各項指標與觀察組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帶教教師滿意度為78.75%與觀察組94.74%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實行目標教學法的效果顯著,能明顯提高理論知識素養增強綜合護理能力,對于帶教教師及教學流程的滿意度相對較高,值得大范圍推廣使用。
[關鍵詞]目標教學法;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201—02
與其他科室相比,心血管內科患者病情往往相對危重且自理能力較差,一定程度上加劇護理工作難度[1—2]。同時,目標教學法以教學目標為具體導向,尊重實習護士學習主體地位,將實習護士視為帶教主體,能預防實踐期間出現過于盲目被動的情況,并且目標教學法側重于提高實習護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實習護士的學習熱情及學習積極性。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進入我院心血管內科實習的114名實習護士納入研究對象范疇,利用雙盲法將所有實習護士劃分為各組57名的對照組及觀察組。其中,對照組57名實習護士中男女比例為6:51(即男女例數分別為6名及51名),平均年齡為(26.9±2.4)歲,觀察組57名實習護士中男女比例為5:52(即男女例數分別為5名及52名),平均年齡為(26.8±2.3)歲。結合上述資料發現,對比2組實習護士的基本信息(例如:年齡及性別等)不存在明顯差異性,側面說明2組實習護士具備納入對比的研究價值,并且要求所有實習護士均于實驗前簽署同意書,基本了解實驗內容及實驗流程,該實驗得到本地倫理協會生產及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教學,即:交由心血管內科護士長開展實習護士人科教育,再交由帶教教師組織口頭教育,叮囑實習護士緊跟帶教教師完成護理查房等工作,著重強調觀察帶教教師的護理操作。觀察組實行目標護理教學,即:心血管內科護士長統一開展集體人科教育,結合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內容及工作特點,提前明確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的工作目標,細化為能力培養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及基礎知識目標,例如:以基礎知識目標為例涉及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知識(包含護理事項、治療要點、發病原因、病理表現及臨床特點等)、心血管內科疾病評估標準及心血管內科疾病搶救原則等;以思想教育目標為例側重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職業道德、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及服務意識;以能力培養目標為例可細分為落實病情能力、協助搶救能力及護理操作能力。同時,將具體的護理教學目標制作為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表格及名單,立足于護理教學目標帶領學生提前熟悉心內科環境,向學生介紹基礎護理要點及??谱o理要點,特別是示范講解各種搶救設備及使用方法。
1.3 判定標準
納入綜合護理技能、專業護理技能、基礎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4個項目分別評估2組實習護士的綜合能力,并且向2組實習護士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比其對帶教教師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處理本次涉及的計量數據和計數數據;其中,計量數據使用(±S)表示,并用t檢驗;計數數據用百分率(%)表示,并用x"檢驗;此外,P<0.05表示兩組數據具備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實習生綜合能力考核結果對比
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綜合護理技能、專業護理技能、基礎護理技能及理論知識各項指標與觀察組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實習生對帶教教師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滿意度為78.95%,該組滿意24例、基本滿意21例及不滿意12例;觀察組滿意度為94.74%,該組滿意28例、基本滿意26例及不滿意3例。對比統計結果發現,對照組帶教教師滿意度為78.75%與觀察組94.74%相比二者差異較為明顯,2組數據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作為占據護理專業學習極其重要地位的環節,護理實習不止是護理專業學生全方位充實自身理論知識增強自身專業素養不可或缺的流程,更是護理專業學生向正式上崗護士轉變的必經階段。受心血管內科收治患者普遍病情危重且自理能力存在著不同程度喪失的影響,客觀上加劇護理工作難度,而如何妥善處理復雜的護理流程大大提高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的工作效率,是相關帶教教師所面臨的主要挑戰,
綜上所述: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實行目標教學法的效果顯著,能明顯提高理論知識素養增強綜合護理能力,對于帶教教師及教學流程的滿意度相對較高,值得大范圍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郭彩鈴,雷華冰,鄭燕華.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8(12):92—94.
[2]高娟.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7,1(04):187.
[3]王桂蘭。目標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09):82+8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