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松訓練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情緒狀態與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究對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對于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狀態與睡眠質量的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間于我院心內科進行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選出90例,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45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對癥護理,另45例觀察組患者則聯合采用放松訓練。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情緒狀態與睡眠質量變化。結果:護理前,兩組PSQI、SAS、SDS評分相近,P>0.05。護理后,兩組PSQI、SAS、SDS評分均有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PSQI、SAS、SDS評分明顯更低,P<0.05。結論: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干預,可顯著緩減其負面情緒,提升其睡眠質量,該方案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放松訓練;冠心病心絞痛;焦慮;抑郁;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19)03—0158—01
冠心病心絞痛發生后患者會感到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因此,患者病發期間,常伴隨不良情緒出現,這又與患者睡眠障礙相互影響,極有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從而加重心絞痛發作,不利于疾病康復“。放松訓練是一種通過一定程序訓練而使得機體與精神均得到放松的一種護理干預模式,通過放松訓練,患者注意力得到分散,其不良情緒也會相應舒緩[2—3]。在本研究中,筆者以90例于我院心內科進行臨床治療的患者為分析對象,分別予以實施常規對癥護理與聯合放松訓練,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期間于我院心內科進行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抽選出90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經心電圖檢查及冠脈CTA診斷確診為冠心病心絞痛,且對于合并其他重要器質性疾病、伴有精神認知障礙,及心理疾病情況的患者均予以排除。按照護理干預方式的不同,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45例中,29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在58~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7.23±1.56歲;病程在1~6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29±0.66年。觀察組:45例中,2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在56~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19±1.29歲;病程在1~7年之間,平均病程為4.34±0.79年。將上述兩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對比統計,得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案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先給予飲食控制指導、宣傳教育、合理運動、調脂、降壓、電解質糾正等常規對癥護理。觀察組在常規對癥護理基礎上聯合實施放松訓練,具體方法如下:①醫護人員需要為患者及家屬講解采用放松訓練對于疾病康復的促進作用,并解釋訓練的原理、特點及訓練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與要點,使得患者能夠明確訓練治療目標,另一方面,醫護人員也需叮囑患者,放松訓練不可急功近利,應當遵循循序漸進原則。②指導患者平躺在床上,保持仰臥體位,雙臂自然的放置于身體兩側,閉眼,放松。為患者播放舒緩的音樂,醫護人員在在一旁指導患者緊繃前臂,使其保持緊張狀態5s,或感受到手發麻、酸痛時,則可放松,維持放松時間約10s左右。上肢訓練完畢后則以相同的方法進行下肢訓練。③肢體訓練結束后,則可引導患者將注意力集中至頭部,通過咬緊牙關的方式使兩邊面頰收緊,此后再松開牙關,使得咬牙的肌肉松弛。從頭部向下,依次放松頸部、胸部以及臀部。胸部訓練主要通過深吸氣、憋氣的方式使得胸部感覺松暢;而臀部訓練則主要通過緊張臀部肌肉或者用力上提會陰的方式。
1.3 觀察指標
采用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分別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睡眠質量變化情況,評價內容主要包括人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及日間功能等,評分在0~21分之間,評分越高,表明睡眠質量越差。此外,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分別評價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情緒狀態,SAS≥50分表示存在焦慮情緒,SDS≥53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緒,評分越高,其情緒狀態越差[4。
1.5 統計處理方法
運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SQI評分、SAS評分、SDS評分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s)表示,P<0.05,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如表1所示。護理前,兩組PSQI、SAS、SDS評分相近,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兩組PSQI、SAS、SDS評分均有顯著降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護理后PSQI、SAS、SDS評分明顯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醫學上將由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導致心肌暫時性缺血,引發胸部不適、胸痛疼痛的心臟疾病稱為冠心病心絞痛,其誘因包括天氣變化、過度疲勞、情緒波動等,該疾病發作時患者胸部會產生劇烈疼痛,時長可達2~3分鐘5。由于冠心病心絞痛病程相對較長,所以患者常伴隨一定程度的心理與精神壓力,影響其正常生活與行為作息。放松訓練主要是指通過反復的緊張至放松的機體各部位訓練,要求患者收緊某一部位的肌肉,使其感受到緊繃后再放松,然后收獲生理、心理感到舒適、松弛感的一種護理干預方法。當患者進入松弛狀態時,其機體耗氧量也相應降低,全身骨骼肌張力下降有效改善患者因心絞痛發作而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從而實現緩解病情對其機體不良影響的作用。同時,運用放松訓練后,患者血管生理性能也會得到進一調節,生理的舒適感及其松弛狀態則能夠幫助患者放松心情。
在本研究中,筆者以90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而為分析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后,分別實施常規護理與放松訓練干預,其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抑郁情緒狀態及其睡眠質量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該結果則表明,與常規護理相比,放松訓練可收獲良好效果,具有更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施放松訓練干預,可顯著緩減其負面情緒,提升其睡眠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采用。
參考文獻
[1]馬宋紅,徐原寧.有氧運動配合放松訓練對冠心病悲者細胞因子分泌、內皮損傷程度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8,24(12):1143—1146.1150
[2]孫秀菊。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放松訓練護理干預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4):243—244
[3]楊清風,田洪榛,汪奇,等.放松訓練對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悲者圍手術期心理應激干預效果研究[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8):1474—1478
[4]吳婷。中醫情志護理聯合冥想放松訓練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情緒狀態與睡眠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138—140
[5]何塞.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放松訓練護理觀察[J].飲食保健,2016,3(6):134—134,1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86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