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護理對中老年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患者不良情緒、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舒適護理對中老年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患者不良情緒、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64例中老年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及舒適組, 每組32例。常規組患者行常規護理, 舒適組患者行舒適護理。比較兩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護理前, 舒適組及常規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55.71±8.14)、(54.71±7.48)分及(56.12±8.01)、(53.98±7.83)分,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舒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36.47±6.04)、(35.04±5.44)分, 顯著優于常規組的(45.74±7.12)、(46.05±6.57)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舒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關系及獨立性評分分別為(91.23±5.52)、(50.43±4.32)、(53.52±3.97)及(71.84±3.38)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64.54±4.31)、(33.49±3.47)、(37.91±2.86)及(52.80±3.19)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支架植入術后進行舒適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提高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關鍵詞】 舒適護理;冠心病;支架植入術;不良情緒;生活質量;中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8.094
隨著近些年我國居民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 該疾病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目前臨床上已逐步采用支架植入術對患者進行治療[1], 與傳統治療方法相比, 該技術具有能夠快速疏通閉塞的冠狀動脈, 改善心肌供血能力, 且對患者創傷較小等優點。但臨床經驗表明, 由于該疾病病程較長, 且手術風險較大, 治療成本較高, 加之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群, 對該治療方法認知程度較差, 常導致其出現焦慮、抑郁甚至恐懼等不良情緒, 進而影響其治療效果。有學者指出[2], 通過對其進行舒適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改善患者情緒, 并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 為探究其效果, 特選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進行冠心病支架植入術治療的64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12月在本院進行冠心病支架植入術治療的64例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相關標準, 并采用支架植入術進行治療;②患者年齡≥50歲;③患者具備正常的溝通能力, 能夠配合護理;④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患者伴有肝、腎等內臟功能障礙;②患者伴有嚴重意識障礙或精神類疾病。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及舒適組, 每組32例。常規組中男18例, 女14例;平均年齡(62.13±3.74)歲;平均病程(5.16±2.19)年。舒適組中男17例, 女15例;平均年齡(61.54±3.98)歲;平均病程(5.35±2.0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常規護理, 包括生命體征監測, 指導患者臥床休息, 對穿刺部位加強觀察及護理等。舒適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行舒適護理干預, 具體內容如下。①環境護理:由于該類患者在置入術后需在冠心病重癥監護室(CCU)進行24~48 h的監護, 因此, 護理人員應保證病房的整潔, 及時對床單進行更換, 為其提供舒適的治療環境, 按時對房間進行通風, 保證病房內空氣新鮮, 并抱枕其采光及溫濕度適合居住;同時, 由于該類患者在術后需進行臥床休息, 因此護理人員應保證病房安靜, 以防止嘈雜的聲音對患者情緒造成一定影響[3];另外, 護理人員應在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有效監護的同時, 盡可能減少檢測設備, 以避免其對患者造成的身心影響, 且在患者恢復期間, 通過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并多與其進行交流, 提高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聯, 降低患者對治療的不適感[4]。②生活護理:由于患者治療時注射造影劑, 因此術后應指導其大量飲水, 保證排尿劑量≥200 ml/h, 以促進造影劑的排出, 對于部分飲水較少的患者, 可通過靜脈給予其生理鹽水的方式提高其排尿劑量, 對于存在排尿困難的患者, 可采用熱水袋對其下腹部進行熱敷, 以促進排尿[5]。術后6 h, 適當給予患者少量的蔬菜及水果等易消化的食物, 以保持其排便通暢, 并禁止患者在治療及恢復期間吸煙及飲酒。③體位護理:術后使患者保持較為舒適的體位, 并對其穿刺肢體進行固定, 同時, 護理人員指導并協助患者按時進行體位更換, 以防止壓瘡及褥瘡的發生, 并可通過觀看電視或聽音樂等方式緩解其疼痛程度。④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年齡較高, 因此護理人員應對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及重要性向患者進行講解, 使其能夠了解治療的方法及目的, 以緩解患者因疾病及治療而導致的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等不良情緒。⑤社會護理:嚴格保護患者隱私權, 在患者CCU觀察期間, 根據患者病情恢復情況選擇部分家屬對其進行配合, 并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 告知其在患者恢復期間, 應加強對其的關心及照顧, 提高其對治療的信心[6]。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及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AS及SDS對患者護理前后不良情緒進行評價, 滿分為100分, 分數越高表明患者不良情緒程度越嚴重。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WHOQOL-100)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 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關系及獨立性4項, 各項滿分均為100分, 分數越高表明其生活質量越高。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 舒適組及常規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55.71±8.14)、(54.71±7.48)分及(56.12±8.01)、(53.98±7.83)分,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舒適組患者的SAS、SDS評分分別為(36.47±6.04)、(35.04±5.44)分, 顯著優于常規組的(45.74±7.12)、(46.05±6.57)分,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舒適組患者治療后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關系及獨立性評分分別為(91.23±5.52)、(50.43±4.32)、(53.52±3.97)及(71.84±3.38)分, 均高于常規組的(64.54±4.31)、(33.49±3.47)、(37.91±2.86)及(52.80±3.19)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對支架植入術的了解程度較低, 且患者長時間受到該疾病的困擾, 加之由于治療費用較高等原因, 常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并可影響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配合程度[7-1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護理后, 舒適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優于常規組, 舒適組患者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關系及獨立性評分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說明為患者提供安靜、整潔的治療環境, 可提高患者恢復期的舒適性;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及交流時, 應始終保持微笑, 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及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等, 提高與患者間的聯系, 使患者充分信任護理人員, 提高其對治療的配合;同時, 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 進一步降低其不良情緒, 并通過對患者進行生活、飲食、體位等方面護理工作, 提高患者治療期間肢體的舒適程度, 促進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另外, 護理人員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通過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 使患者能夠充分感受來自家庭及社會的溫暖, 緩解其因疾病及治療產生的孤獨感, 對促進其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13]。
綜上所述, 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行支架植入術后進行舒適護理干預, 能夠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緒, 并提高其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朝鳳, 陶花, 朱鐵兵, 等. 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單次多枚支架植入的術后護理. 實用老年醫學, 2016, 39(12):1055-1056.
[2] 董莉. 冠心病支架置入后血栓預見性護理的效果. 血栓與止血學, 2018, 24(3):517-518.
[3] 龐秀清, 陳美. 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術后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8, 6(10):120-121.
[4] 朱俊, 張超鋒, 武衛黨, 等.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脈介入治療后精神心理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7, 44(1):106-108.
[5] 湯莉娜.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SF-36評分、自我效能、認知度及社會支持的影響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1):1238-1240.
[6] 農錦色. 綜合性護理對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5):559-561.
[7] 杜瑞, 周立芝, 李建君. 延續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社會支持的影響研究. 河北醫藥, 2016, 38(12):1914-1916.
[8] 孫中玲.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17):79-80.
[9] 施習.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健康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0(11):244.
[10] 黃曉麗. 綜合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3, 30(2):49-52.
[11] 謝亞利. 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影響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1):11-13.
[12] 楊曉. 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影響的效果評價.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3):2599.
[13] 王晨. 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影響的效果評價.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9):131-132.
[收稿日期:2018-09-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