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群文閱讀是語文教學嶄新的教學方法,教師對群文閱讀要有清晰的認知,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這是確保群文閱讀順利推進的重要保證。群文閱讀不是集中閱讀,也不是單純的對比性閱讀,而是對多篇文本展開的整合性閱讀,教師設計的閱讀思考問題要有引導性,重點難點突破要體現方法的統一運用,表達訓練遷移要有一致的目標追求,學生閱讀認知構建要呈現體系性。教師只有厘清了群文閱讀需要達成的目標,課堂教學才能順利推進。
  一、創設引導性問題,整合群文閱讀資源
  群文閱讀是對多篇文本進行集中閱讀學習,教師要將群文看成一個整體,為學生設計一些引導性問題,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群文閱讀思維之中。引導性問題,應該是能夠整合群文的思考性問題,只有對群文的多個文本展開思考分析,才能形成完整的解讀答案。群文閱讀的教學設計不能面面俱到,應有特定關注點,在設計引導性問題時,需要明確其指向性,集中解決某一個知識點的問題。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往往缺少整合意識,不能進行兼顧性閱讀和思考,這是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先給學生設計一些閱讀思考問題,讓學生對群文內容進行梳理性閱讀,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升群文閱讀效率。如《燕子》一文是對自然界鳥類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這個單元與之形成匹配的課文還有《荷花》和《昆蟲備忘錄》,都是對大自然的贊美。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設計了以下閱讀思考問題:這幾篇課文描寫的景物、景色都不一樣,卻有一樣的情感抒發,這個情感包括什么內容呢?燕子、荷花、昆蟲各自有自己的形態,作者在描繪時卻運用了一些相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什么呢?學生拿到這些問題后,快速對群文展開自主閱讀,并迅速鎖定相關問題區域,展開針對性思考,在課堂展示階段,能順利解答這些問題。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引導性問題,給學生群文閱讀指明了方向。從問題設計與執行情況可以看出,教師對群文的統領和把握還是比較到位的。學生都能夠圍繞問題展開閱讀探究,思考閱讀目標,這說明教師的引導性問題設計是比較成功的。
  二、聚焦難點突破,提升群文閱讀效率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在突破重點難點時,教師需要有觀照意識,對群文內容進行綜合考慮,對重點難點突破措施進行反復研究,以提升其針對性。群文閱讀重點和難點呈現多元化特征,語言鑒賞、思想情感探索、主旨發掘、寫法分析等,都可能成為群文閱讀的重點難點,教師在進行方法設計時,要注意運用關聯性思維,讓學生綜合考慮群文中不同文本的共性特征,對重點難點進行有效突破,以提升群文閱讀效率。
  關注自然是語文永恒的話題,在描寫自然的群文之中,文本主旨和作者情感自然成為閱讀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如教學《花鐘》一文時,教師將本單元的《蜜蜂》和《小蝦》列為群文,并給出統一的閱讀調度:自然界中的花、草、蟲、魚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而且都有鮮明的生存之道,從探索自然奧秘角度展開閱讀理解,可以給我們的閱讀學習提供更多啟迪。整體閱讀這幾篇課文后,教師可讓學生說說自然生物的生活特征,解釋其生存之道,也可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具體的信息材料,讓學生閱讀、討論,課堂教學呈現出熱烈的氣氛。學生對這些生物的特性展開探索,并逐漸達成學習共識。在課堂展示時,有學生將“花鐘”“蜜蜂”“小蝦”的生物特點進行梳理,最終歸結成一句話,揭示自然界生命的基本規律,就是要針對生活環境做出調整和改變,這便是適者生存。
  教師讓學生展開群文閱讀,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互動討論研究,集中力量展開學習實踐,并在達成學習共識中形成閱讀認知基礎。群文閱讀的重點難點有共性特點,這是教師最需要注意把握的教學點,讓學生以此展開概括性閱讀學習,可以讓學生順利構建完整的閱讀學習認知基礎。
  三、關注表達遷移,奠定群文閱讀基礎
  群文閱讀必然涉及語言鑒賞和運用等內容,也就是語言表達特點的探索問題,教師要針對具體文本語言特點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分析,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鑒賞任務,并給出具體的要求設計,讓學生自然進入到群文鑒賞環節之中。群文表達遷移是對學生語用的具體訓練,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規劃。精選語言鑒賞內容、展開鑒賞提示、作出鑒賞示范、進行鑒賞評價,為學生順利展開群文閱讀鑒賞提供更多幫助。
  提起童年,學生都會產生很多認知共鳴,在涉及到童年這個內容時,教師應對學生童年生活和思想認知有深度把握,以便形成豐富的閱讀契機。如教學《童年的水墨畫》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對童年生活有更多回憶,可將《剃頭大師》和《肥皂泡》兩篇課文一同列為群文閱讀內容。在這三篇課文中,對童年的描寫有很多,教師讓學生展開對比閱讀,并找出幾篇課文中關于童年生活的描寫內容,從語言角度展開思考,看看這些描寫內容有什么共同特點,運用了哪些表現方法,獲得了怎樣的表達效果。學生開始閱讀文本內容,并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找到文本語言鑒賞段,進行具體的語言鑒賞分析。教師為學生設計語言鑒賞學習任務,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進行梳理,找出鑒賞的內容,并對語言表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最終形成語言鑒賞成果。從學生實際表現能夠看出,教師語言鑒賞設計是比較有針對性的,成功激活了學生的童年回憶,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心里觸動。
  四、設置創新訓練,內化群文閱讀認知
  設計群文閱讀訓練時,教師要綜合考慮群文特點,為學生設計帶有開放性的閱讀問題,引導學生展開個性探索,并在群文閱讀中形成閱讀能力。群文閱讀訓練要注意培養學生橫向、縱向的思維能力,讓學生結合閱讀文段展開關聯性思維,運用基本閱讀手段和方法,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以順利實現閱讀認知的內化?,F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學生獲取群文閱讀信息創造了良好條件。在群文閱讀訓練時,教師不妨給學生設計一定量的群文閱讀信息搜集任務,讓學生在對信息搜集整合中形成群文閱讀素養。
  在教學《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文時,教師將《方帽子店》《漏》等課文集中起來作為群文閱讀內容,這幾篇課文都帶有情節性,非常適合展開故事講述活動。教師讓學生展開集中閱讀學習,并以小組為單位舉行故事會,每一個成員都要講述一個故事,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教材之外的,看誰講述得更為生動,更有感染力。訓練任務下達后,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閱讀相關內容,搜集其他故事信息,并準備參與集體展示,課堂氣氛熱烈。教師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提出的個性問題給出積極回答,幫助學生展開故事講述。故事會如期進行,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其中,完整講述故事情節,課堂訓練獲得圓滿成功。教師參與到小組學習活動之中,對學生的表現給出客觀評價,學生深受鼓舞。
  教師為學生設計了一個故事會訓練任務,要求學生能夠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并對學生提出了具體要求。學生對故事有特殊興趣,但講述故事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自我挑戰。教師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故事,目的也比較明確,給每一個學生都提供展示訓練的機會,讓學生在具體展示過程中歷練多種閱讀能力。
  學生對群文閱讀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教師對群文閱讀材料進行整合處理,對群文閱讀教法和路線進行統一規劃和設計,都能夠幫助學生順利進入群文閱讀環節,進而形成群文閱讀認知體系。群文閱讀涉及多篇文本,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進行設計要有針對性,集中解決某個知識點問題,集中培養學生的某一項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ㄗ髡邌挝唬航K如皋市江安鎮東燕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991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