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實現了對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突破,教師結合文章內容和主題選擇,構建議題,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文章,旨在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提供助推力。本研究結合當前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現狀和要求,分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應用
引言:
群文閱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正在積極推廣,得到了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初步認可,我們還在繼續探究和分析有效的應用模式,旨在促進小學語文的全面創新和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增加閱讀數量,可謂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但是該閱讀教學模式在應用過程中也還是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我們需要集中分析有效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根據結構層次來設計和組合文章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篩選好的文章有機地組合起來,不能將多篇文章毫無順序地拿來讓學生閱讀,應按一定的順序、結構將文章排列起來,以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依照文章的主題及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式閱讀、分組遞進式閱讀、反復重讀式閱讀等[1]。例如,以“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先引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讓學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種經歷,然后師生一起畫出文章內容和情節的結構圖;繼而,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之后再閱讀《七顆鉆石》和《犟龜》等相關文章,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畫出每篇情節和內容的結構圖,使學生通過比較發現這些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達方式。這種一篇帶多篇的閱讀教學方式,使得教師的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二、依托教材進行拓展訓練,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學生的群文閱讀教學目標也包括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實現視野擴展,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依托教材組織群文閱讀,結合綜合性學習目標進行深入閱讀,突破課堂教學局限,深入挖掘閱讀素材內涵,體現擴展閱讀的廣度和深度[2]。比如,綜合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就節選了《詩經·采薇(節選)》《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等多篇著名詩詞的段落作為“閱讀材料”。這些內容在教材編寫過程中都是經由專家、學者篩選的,盡管閱讀素材的作者、寫作手法、藝術風格上都不相同,但是在主題上卻體現出通性,組織這樣的群文閱讀活動更利于深化閱讀,提升學生的文學作品感悟能力,體現個性化閱讀宗旨,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
三、根據文章難易程度,科學進行文章組合
一般來說,小學學科教學活動中,教學知識的排列一般遵循由難到易的順序,這樣的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征和認知能力,我們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應該科學進行文章組合,考慮到閱讀內容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的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結合學生平時在閱讀學習中體現出來的興趣和能力特點,在了解閱讀素材難易程度的過程中合理開展群文閱讀活動,讓學生可以在前邊的閱讀中逐步習得閱讀方法為后續的閱讀學習做鋪墊,小組之間可以進行合作學習,隨著閱讀難度增加,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大小組合作學習頻率,通過這樣的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可以獲得閱讀水平的提升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3]。比如:在《刷子李》的課文教學中,在本篇課文學習之后,我還要求學生閱讀了《俗人奇事》一書中的《張大力》、《蘇七塊》、《泥人張》等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在閱讀難度上差距不大,適合學生進行同時期的組合閱讀,都是以人物刻畫為中心,文章在內容和寫作手法上都存在相似性,學生可以在閱讀中借鑒和學習人物描寫的經驗,促進讀寫能力的雙重提升。
四、深化問題模式,綜合群文內容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苯處熞ㄟ^問題來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和主動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地進行學習。教師有效的問題設置會促進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習慣[4]。問題會讓學生把群文共性的問題進行系統的思考,促進學生積極地質疑和解惑。教師有效的問題把群文的共性進行了提煉,促進學生深入到文章的本質和內涵,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展現了群文閱讀的功效。例如,在對《北京的春節》、《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幾篇文章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思考:這幾篇文章分別從什么方面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風情?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會產生積極思考的欲望和主動性,促進學生更加認真地閱讀課文,形成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到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和五彩繽紛。問題就像是“催化劑”一樣,促進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和思維的發散,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結束語:
總之,盡管當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應用成果,但是相關的專家和學者還是需要成為學科教學改革領頭人,關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和發展動態,促進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不斷更新和發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境進行積極探索,根據教學的基本要求,選擇不同的閱讀資料,進而使學生吸收到更多的文學知識,積累豐富的語言詞匯,并在閱讀過程中增長自身見識,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暉.鏈接生活,點擊教學---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J].學周刊,2015,21(05):145-146.
[2]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郭琳科,黃詠瑜,肖玲,楊陽.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優先出版)[J].中國電化教育,2016,21(06):16-17.
[3]黃海軍,張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帶一”課型“一一關照”實施策略(優先出版)[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22(04):114-115.
[4]潘雪梅.淺談主題閱讀教學和群文閱讀教學的結合[J].讀書文摘,2016,32(10):137-13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