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語文教學改革催生了群文閱讀這一教學模式,傳統的單篇閱讀仍然作為主要的語文教學模式,但已經無法滿足語文教育改革的需求,以群文閱讀為輔助的語文教學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基于群文閱讀在實踐當中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機制,教師的實踐經驗也不豐富,對于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闡述群文閱讀概念和意義的同時,也將提出幾點有效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引言:
  群文閱讀理念的提出對于我國語文教育來說是一次很大的突破。伴隨近幾年語文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群文閱讀也悄然興起,逐漸發展成熟,在語文課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更多,獲得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大力實施群文閱讀是十分必要的,為了將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和優勢充分發揮,教師必須對有效的群文閱讀方法不斷探索。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和實踐應用意義
  群文閱讀就是根據某一核心主題,將相關的文章整合起來,進行多篇幅的閱讀,讓學生在對比、總結中進一步了解和掌握文本的異同點。相對于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來說,群文閱讀的效率更高,也能夠取得傳統教學所無法達到的效果。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文章都遵循著一定的規律,如一個單元中的文章在文體和描寫內容上基本相似,還有許多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較為一致。教師在將課內文章整合的同時,還能夠加入一些課外的資源,這在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也使他們對課內文本的理解更進一步[1]。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這樣的新型閱讀教學模式,將以新穎的形式再一次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他們的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和對比能力獲得快速的提高,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很多優勢。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ㄒ唬┖喕n內教學,引入相關文本
  在現今的語文課堂上,教學進度較慢。教師考慮到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不足,事無巨細的對他們進行指導。一些學生可以自行解決的問題,也要詳細的講解,占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這樣一來,教學進度被拖慢,沒有為群文閱讀留出充足的時間。
  為保證群文閱讀的時間,我們選擇了一些學生感興趣又比較容易理解、語言文字訓練點比較少或學生容易掌握的課文,如童話、神話,簡化語文課堂教學,只選擇學生們最難掌握的一到兩個語文訓練點進行教學,將兩個課時的課文教學壓縮到一個課時內,在保證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節約出一個課時的時間,第二課時進行與文本相關的課外文本閱讀。如三年級上冊第18課《盤古開天地》,這是學生們第一次正式接觸神話這樣一種故事類型,第一課時課內教學,教師就要抓住文中的字詞和讓學生通過文本感受神話故事“神奇”的特點這兩個教學點進行教學,既落實了學生的字詞基礎,又讓學生津津有味地閱讀文本,對神話故事的特點有了初步認識。第二課時,教師讓學生們回憶自己曾聽說過的,通過動畫片看過的,帶來了《嫦娥奔月》《精衛填?!贰杜畫z補天》《夸父追日》四個中國神話,讓學生們通過文字再一次感受中國神話故事的神奇,遠古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并讓學生們了解文字閱讀所帶來的不同感受[2]。
  (二)基于文本特點,幫助深化主旨
  對于課內一些內涵深刻的文章,以小學生現有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起來較為吃力。教師可以基于文本的核心內涵及主旨,引入與之相關的課內外資源,幫助學生理解的同時,調動他們的興趣,打消畏難情緒。如,在教學林清玄的《和時間賽跑》一文時,學生可以理解到作者透過文字要傳達的時間寶貴的主旨,但文中許多表達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理解起來還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應在課文的詞句上過多糾纏,而是要在課內引進一組有關時間的文本,例如,有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兒童詩《時間是一只蝴蝶》《今天》《一天只有一個早晨》,還有林清玄另一篇與時間相關的散文《與太陽賽跑》[3],同時進行閱讀指導,每讀一篇都有不同的閱讀指導方向,讓學生通過有指導的閱讀,了解時間是什么,時間從何處流逝,從而更好地理解了課文中作者追趕時間的快樂,通過這樣一組文章的閱讀、交流及創作,讓學生豐富、積累了語言,感受了語言的豐富和美妙,進行了語言文字的綜合運用練習。
 ?。ㄈ┰O計組合文章,提高閱讀能力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篩選好的文章有機地組合起來,不能將多篇文章毫無順序地拿來讓學生閱讀,應按一定的順序、結構將文章排列起來,以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依照文章的主題及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式閱讀、分組遞進式閱讀、反復重讀式閱讀等。例如,以“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先引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讓學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的各種經歷,然后,師生一起畫出文章內容和情節的結構圖;繼而,再引導學生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之后閱讀《七顆鉆石》和《犟龜》等相關文章,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畫出每篇情節和內容的結構圖,使學生通過比較發現這些文章中所存在的相同的表達方式[4]。這種一篇帶多篇的閱讀教學方式,使得閱讀教學效率得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三、結語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各個學科的教材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現的,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推動語文閱讀教學改革,采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閱讀學習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習水平,使其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季秋菊.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小學語文教學,2014,(23):12-13.
  [2]李忠瓊.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09):15-16.
  [3]葉和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校園(中旬),2015(1):166.
  [4]傅麗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2014(12):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