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興趣點 引領初中生踏入學習音樂的大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以情動人,為大家帶來聽覺的愉悅享受。既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又能由此樹立崇高的理想,通過音樂來抒發我們的情感,使我們的很多情緒得到釋放。而初中又是一個人轉折和發展都發生巨大變化的階段,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音樂教育教學觀念,不斷嘗試和創新音樂教學形式和方法。而在音樂教育教學中, 興趣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因為興趣,人們總是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探究它, 使學習者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中去認知。因此,教師應不斷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綜合創新教育教學新形勢,由興趣點引領學生進入音樂大門。
【關鍵詞】興趣培養;音樂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興趣是學習新鮮事物的源動力,一個人對所學事物的興趣越大,那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越強。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不僅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更是使學習事半功倍,加深對音樂的認知和興趣濃度。教師只有通過正確的引入方法,結合初中時段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和審美規律,不斷提高他們對音樂的興趣[1],才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及對健全心理都起著格外重要的作用。
一、為激發初中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該怎么做
?。ㄒ唬┬抡n改下以人為本的教學情境創設
新時代新背景下要求教師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而對于初中生進入音樂課堂,首先應培養的是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興趣點出發,為此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興趣,才有堅持不懈,而現代教學情境的創設已貫穿于各階段的各個學科,對于音樂來說,更因如此。教師應結合當下初中階段學生的興趣特征和審美規律以教學情境的創設帶領學生進入音樂學習新內容的興趣點,其方式多樣。適應新時代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的刻板教學,利用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結合實際生活,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的課堂情感體驗,在愉悅輕松里體會音樂所抒發的情感。但興趣不是天生存在的,針對這個轉折階段,教師要善于設定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由此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ǘ┎粩鄤撔聦嵺`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設計與實施,直接會影響學生對一項內容的好感度,也就是學習思維和對此的興趣動力。學生對于一項課程的學習動力源于教學內容的生動性,方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因此,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善于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實踐不斷創新再創新。切合學生的心理和興趣特點,給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最大的思考探索空間,并適時的進行引導和點撥,使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氛圍里,最大空間的自我思考,體驗情感,互動學習,這樣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ㄈ┏浞掷酶鞣N物品豐富教學活動
對于各個階段的學生來說,好奇心是天生存在的,并作為一項心理特點時刻影響人的發展和改變。而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音樂教師,更應該結合初中生心理及審美特點,深入了解和尋找合適的音樂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及生活物品豐富教學活動。
?。ㄋ模┙⑿滦偷膸熒P系
中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個轉折和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段,其心理更是尤為敏感,教師應遵從學生意愿,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學生成為朋友。由此拉近師生關系[2],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他們體會音樂之美,抓住他們的好奇心。讓美感與興趣并存,在好奇心得到極大地滿足后更能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力,建立健全的人格特征和形成好的價值觀念。
二、新形勢下教學方法的各項創新
?。ㄒ唬┮耘d趣作為主要切入點,時刻改變創新
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只是一味的單向傳遞知識,而學生就是被灌輸知識的容器,不管是否理解,為完成教學任務忽視學生心理發展規律。而這些教學方法沒有一個好的切入點,知識呆板的傳遞,對教師來說,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反饋,對學生來說,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而中學階段對初中生來說,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更是審美及青春心理發育的特殊時期。這一時期,他們自我意識強烈,情緒情感的多發釋放期,此時教師所要承擔的角色不僅是成長學習路上的帶領者,更應該是無話不談的傾訴者。從學生普遍的認知水平為切入點,尋找共同話題與之之間的聯系,最終在學生情感的一個發展階段,更好的融入音樂課堂,受到藝術熏陶,形成好的價值以及在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上得到有效提高。
?。ǘ┮魳氛n程教育教學的形式手段的創新
音樂課程的傳統教授方法必然有其優勢,但在新形勢新課改下,去除單一的知識傳遞,不斷創新實踐是當下教師改革教育教學的形式和手段。創造多形式的音樂教學活動更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音樂情感的體驗,也才能更大限度的發展學生的探索和愛好才能,豐富音樂課堂生活,得到全面發展。在手段上,利用現代科技教育手段,如高質量的歌曲教學視頻、精心設計的PPT,結合學生自我愛好,給現代音樂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ㄈ┮魳方虒W模式的創新
音樂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本身就存在著多種組成模式,唱歌、學會欣賞分析音樂作品、樂器的演奏等。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創新思維為重點來培養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師生合作,創新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在愉悅的上課氛圍里開發潛能,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學習。
三、轉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
音樂是人們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形式,而傳統音樂教學方式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傳統的音樂教學,教學形式單一、方法毫無新意,很快打擊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而作為一名新時代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更應是順應時代潮流,不斷嘗試新的方式方法,創造性的開展音樂教學,培養學生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ㄒ唬┬抡n改背景下的以人為本,教師輔助點撥
現代教育對教育教學提出了以人為本的要求,而教師更應該是這背景下首先要做出改變的一類。音樂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以及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然而,在當前傳統音樂的教學模式下,初中音樂教師往往過于注重學生的歌唱技能,卻忽略了對于學生情感能力的培養。因此,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初中音樂教師注重對學生情感能力以及音樂興趣的培養,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將其有機地結合到初中音樂教學中。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堂教育教學活動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鼓勵必不可少,而教師需時刻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教學內容的選擇也要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特色,并且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音樂實踐。恰如其分的組織教學活動,是音樂課堂培養學生新思維的重要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課堂教育教學活動,是新時代下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基礎。
四、放眼未來,發展學生音樂的幾項能力
(1)熟知音樂基本要素對于音樂的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的培養;
?。?)不只著眼于課堂的音樂教學任務,我們更應激發學生自我表現欲望,加大學生興趣和基礎知識的回顧;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上的引領者,應帶動并引導他們適應多種環境,體驗音樂所帶來的美妙;
?。?)保持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情感染,以趣引導,在情趣中不斷激發、挖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欣賞能力。
五、結論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教師應遵循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的發展規律和特點,以興趣為切入點,讓學生在探索中獨立思考,尋找答案。為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方法方式,教學模式等得到改變,通過豐富的音樂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創新,提高興趣點,重視各個時段的興趣培養,只有重視興趣的培養,才能對學生的現在和未來價值觀和審美規律都是一個好的規范和定型。
參考文獻
[1]邵祖亮.中學音樂教學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2]周曉燕.如何誘發、培養和提高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之探究[J].黃河之聲,2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3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