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論伊扎克·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出生于以色列的伊扎克·帕爾曼是當今世界最受關注的小提琴演奏家,以技巧高超,音樂表現力豐富,曲目廣泛而著稱??胺Q20世紀后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小提琴家,有著“小提琴王子”的美譽。他曾15次獲得格萊美獎,4次獲得艾美獎,這樣的成果在全世界無出其右者。本文專門討論伊扎克·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對其演奏技巧,演奏風格進行一系列的分析。
  【關鍵詞】伊扎克·帕爾曼;小提琴;演奏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伊薩克·帕爾曼堪稱是當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1],1945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維夫,自幼愛好音樂,4歲那年因患小兒麻痹癥導致雙腿癱瘓。但他身殘志堅,從沒有放棄過對音樂道路的攀登。從4歲半開始學習小提琴,13歲進入世界最高音樂學府--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1964年在利文特里特國際音樂大賽當中榮獲頭獎。他的演奏技巧高超,音樂表現力豐富,將浪漫主義的激情同古典主義的嚴謹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國際音樂節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伊扎克·帕爾曼簡介
  伊扎克·帕爾曼,1945年8月31日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維夫。他的父親是一名出生于波蘭的猶太裔理發師,后因躲避納粹的追殺而隱居以色列。受酷愛音樂的父親的影響,年幼的帕爾曼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3歲那年他在收音機當中欣賞了著名小提琴家雅沙·海菲茲的演奏后,被小提琴的優美琴聲所吸引,從此立志要成為小提琴家。4歲半那年,他因身患小兒麻痹癥,不幸導致雙腿癱瘓。但他生性樂觀堅強,于5歲那年進入特拉維夫音樂學校,開始了對小提琴的學習。13歲那年,十三歲時,患有小兒麻痹癥的帕爾曼在美國電視臺埃德·沙利文(Ed Sullivan)的節目《明星大篷車》(Caravan of Stars)中初次登臺,動人地演奏了門德爾松《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的最后一個樂章[2],被同為猶太人的美國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看中,獲得世界最高音樂學府——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全家移居美國,并師從著名音樂教育家伊凡·加拉米安和他的助手迪蕾。出色的天賦外加名師的嚴格訓練,帕爾曼的演奏技藝更是突飛猛進。1964年他在利文特里特國際音樂大賽當中榮獲頭獎,由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長盛不衰的演奏生涯。時至今日,他被公認為是20世紀后半葉最有影響力的小提琴家,被稱為“小提琴的帕瓦羅蒂”。
  伊扎克·帕爾曼的演奏曲目十分寬泛,不僅幾乎涉獵了從巴洛克時期到現代的所有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且對于電影音樂,爵士音樂等“跨界”領域也具有較高造詣。帕爾曼一直為EMI錄制作品,同時,也為其他的唱片公司錄制作品,其中包括德國的DG公司、CBS的大師系列、SONY古典、DECCA、RCA,他的錄音從來都被列入最暢銷唱片的目錄。錄制唱片多達近百張,最為人稱道的唱片有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貝多芬奏鳴曲全集,巴赫無伴奏奏鳴曲,維尼亞夫斯基協奏曲,維厄當協奏曲,電影配樂作品等。
  伊扎克·帕爾曼曾15次獲得格萊美獎,4次獲得艾美獎,2006年榮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近年來,他又開始涉獵音樂指揮領域,曾先后指揮以色列愛樂樂團,底特律交響樂團等多個著名樂團。
  1994年,帕爾曼隨祖賓·梅塔所率領的以色列愛樂樂團首次來到我國舉辦演出。后又于2002,2011,2013,2015,2017多次來到我國舉辦巡演,所到之處均受到聽眾的熱烈歡迎。
  二、伊扎克·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技巧
  進入20世紀后半葉以來,隨著小提琴整體教學水平和整體演奏水平的不斷提高,演奏技巧高超的小提琴樂手早已不再罕見。原本被看作“畏途”的一些高難度作品,如今已成為音樂學院學生都能駕輕就熟的曲目。盡管如此,伊扎克·帕爾曼還是以他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成為當代小提琴樂壇鶴立雞群的人物。
  帕爾曼的出色演奏技巧,體現在他扎實的技巧功底上。由于他自幼受到嚴格而系統的基礎訓練,技巧功底之扎實實屬罕見。他的左手運指伶俐,敏捷。右手運弓干脆利落,舉重若輕。
  這種高度扎實的技巧功底,使帕爾曼的演奏具有令眾多同行艷羨的高度的松弛狀態和驚人的音樂控制力。無論是滑指,雙泛音,下行十度,左手撥弦還是連頓弓,快速飛頓弓,拋弓和快速跨弦等超高難度技巧,他都能夠幾乎毫不費力地駕輕就熟,一氣呵成而毫不拖泥帶水。這種超群的演奏技巧,在《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精靈之舞》等技巧極其艱深的作品當中體現的尤其淋漓盡致。
  三、伊扎克·帕爾曼的小提琴演奏的音樂表現力
  如果演奏技巧是衡量一個音樂家的“硬實力”的標準,那么音樂表現力就是衡量一個音樂家的“軟實力”的標準了。伊扎克·帕爾曼屬于音樂表現力方面獨樹一幟的小提琴家。他的演奏最大的特色在于,將浪漫主義的激情同古典主義的嚴謹有機地結合起來,善于以變幻無窮的音色來詮釋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作品。其演奏富于歌唱性,音色柔美,華麗,璀璨,富有金屬般的燦爛光澤,情感豐富而沁人心脾。這種非凡的音樂表現力又同他超群的演奏技巧相結合,使他的音樂具有能夠深刻打動人心的魅力。
  比如《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長期以來,這是一套難度超高,且被公認為技巧性大于音樂性的曲目。但伊扎克·帕爾曼在演奏這套曲目時,充分地挖掘出其中富有律動感,充滿靈動性的音樂內涵,溶入了自己的演奏當中。他巧妙地捕捉到了曲目當中的智慧、個性以及神韻,體會到了更深一層的音樂共鳴。演奏的結果給我們的感受是,充滿技巧炫耀的表現,卻依然能引起聽眾的強烈共鳴。像一個色彩斑斕的風笛手一樣,帕爾曼引導他的聽眾進入了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帕格尼尼早已認同的變化多端的古老魔鬼的世界。時至今日,他演奏的《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仍然被公認為是該曲目當中的最佳版本。
  比如貝多芬《F大調奏鳴曲第五號》(又名春天奏鳴曲),這是貝多芬早期的作品,曲目風格清新,雋永,充滿著對生活的吟詠和對青春年華的憧憬。帕爾曼的演奏既典雅又宛如銀鈴一般清脆,音色豐富,力度控制得當,如同春風拂面一樣沁人心脾。
  又比如巴赫《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帕蒂塔》被譽為是具有魔幻式創造力和智巧”的精煉優雅之作,完全剔除了人為斧鑿的痕跡。帕爾曼在詮釋這套曲目時,令手中的小提琴音色具有了一種“立體”的感覺,彷佛是兩把琴在共同演奏一般。層次清晰,有血有肉,完美地體現出了巴赫作品莊重,凝練,邏輯嚴密,內涵深刻而富于哲理性的特色,體現了巴赫具有的人道主義崇高信念和對美好生活不屈不撓的追求。
  再如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當中那段膾炙人口的配樂,這是令帕爾曼最引以為豪的音樂成就之一,給幾代觀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帕爾曼在這段配樂當中,用他飽含深情又充滿哀怨的琴聲,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戰爭陰影下猶太人的凄涼心境,彷佛像是對人類反復訴說那段殘忍沒有人性的疼痛歲月,令人有身臨其境之感,表現人性尊嚴、人道精神和對法西斯的控訴。在他的音樂質感里仿佛呈現出了一張張被納粹屠殺的波蘭猶太人的面孔。他的音樂語境里不僅包含了哭泣,流淚,憤怒,吶喊,同時,還囊括了對死去猶太人亡靈的安魂。如今帕爾曼每到一處舉辦演出,《辛德勒的名單》配樂總是聽眾所離不開的曲目。
  四、結語
  作為當代樂壇公認的具有最高成就的小提琴演奏家,伊扎克·帕爾曼早已是家喻戶曉。屈指算來大師已走過了半個世紀的輝煌生涯。如今他雖然已經是74歲高齡,但仍然技巧不減當年,以爐火純青的旺盛狀態活躍于國際舞臺上。他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非凡的毅力,為小提琴演奏藝術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給人們留下了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張紅.一副拐杖,兩把名琴,十五座格萊美獎和半個世紀的輝煌記小提琴大師伊扎克·帕爾曼[J].音樂愛好者,2015, 10(10):89-91.
  [2]譚亞.二十位最偉大的小提琴家(下)[J].音樂愛好者, 2017,8(10):90-91.
  作者簡介:張雋睿(1995—),女,漢族,遼寧沈陽人,東北大學藝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音樂學專業,研究方向:西洋弦樂(小提琴)。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46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