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小提琴集體課利弊芻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針對兒童小提琴集體授課教育模式利弊的爭論,從培養兒童學習興趣、團隊意識以推動小提琴教育普及等方面闡述了兒童小提琴集體課的優勢;充分挖掘兒童學習潛能、開課難度以及管理難度等方面闡述了兒童小提琴教育的弊端。為了更好地保證兒童小提琴學習效果,進一步促進兒童全面發展,建議學生家長和小提琴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采用集體課與個體課相搭配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提琴 ;集體課 ;兒童教育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兒童全面發展的受重視程度也不斷提高。2012年,教育部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將藝術與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并列成為五個培養目標之一,在對藝術領域學習內容的說明中明確音樂是重要的學習內容。
被譽為“器樂皇后”的小提琴,以其高雅的演奏方式、出色的演奏效果以及演奏的便捷性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的青睞,成為家長提高子女綜合素質、促進子女全面發展的首選。隨著小提琴學習者數量的增多,受到小提琴教師數量的限制,集體課教學模式應用越來越多,關于集體課利弊問題的爭論越來越激烈。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就該問題進行簡要分析,嘗試對兒童小提琴集體授課方式利弊進行評價。
一、兒童小提琴集體課的“利”
?。ㄒ唬┘w課有助于培養兒童學習興趣
相比于個體課在一個空曠的琴房里,一個孩子、一個老師上課的場景,集體課一位老師帶領幾個、十幾個、幾十個孩子共同學習演奏音樂作品的氛圍,更能激發兒童的音樂學習興趣。尤其體現在社會非專業藝術水平考級中等級別水平的學生學習中。度過了小提琴學習初始的“鋸木頭”階段,有了一些小小的成績后,迎來了樂器學習的上升困難階段。興趣便顯得尤為重要。演奏比較優秀的兒童,在集體課教學中比較容易樹立自信,產生學習上的優越感,提高小提琴的學習興趣。而演奏成績相對落后的兒童,也可以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和他人演奏水平的差距,加上教師及家長的正確引導,提高樂器的學習興趣,課后認真、努力練琴,彌補不足。小提琴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兒童找到同齡的朋友,相互鼓勵,相互陪伴,提高學習興趣。
?。ǘ┘w課有助于培養兒童團隊意識
小提琴的外形比較小巧,便于攜帶,使小提琴的演出及比賽條件相對簡單,集體演出形式相對較多。這也是一部分器樂學習者選擇小提琴這門樂器進行學習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平時的集體學習,還是外出的集體演奏,都是以團隊的形式演奏。在團隊活動中,每個人的演奏水平都會影響最終的演奏效果,這就要求每名學生都要積極向上,努力融入集體演奏。分組、分聲部或者分先后順序的演奏則要求演奏者具有舍己、寬容、信任、尊重、和諧共處、能力互補、利益共享的團結精神。這正是團隊精神的核心體現。無論是在學校生活還是未來的工作生活、社會生活,還是以后的家庭生活,團隊意識都是個人融入集體的必要條件。兒童的團隊意識是一種文化氛圍,是一種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小提琴集體課教學有助于培養兒童團隊意識。
?。ㄈ┘w課有助于小提琴教育的普及
小提琴作為一項高雅的藝術形式,專業的小提琴教師數量不多,導致了教師資源的稀缺、學習費用相對較高、學習難度比較大等學習現象。相對于一線城市而言,中小城市、農村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有許多未被發現的具有音樂天賦的可塑之才,專業教師資源的稀缺導致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的普及性較低。也有許多教師由于時間有限,不能教授更多的學生,導致一些可塑之才未被挖掘,也使教師的業余時間減少,工作量增多。小提琴集體課教學既可以平衡教師的工作與休息時間,也能增加學習者的數量,使小提琴演奏技能得到普及,對社會小提琴藝術演奏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二、兒童小提琴集體課的“弊”
?。ㄒ唬┘w課不能充分挖掘每名兒童學習才能
高等音樂院校在小提琴教學中多數采用一對一單獨教學模式,不僅因為教學過程中可以因材施教,更因為器樂演奏需要對每一個動作進行精細要求,大到身體的協調能力,小到每個手指的位置或方向。集體課教學適合傳授知識、講解理論、普及知識點,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充分挖掘每名兒童的學習潛能,不能充分進行因材施教。集體課教學中,多數時間是學生的“齊奏”,在齊奏中,判斷出學習者的姿勢問題、分辨學習者的動作正確與否,聽辨出學習者的音準問題,是非常困難的。技能學習中,需要教師及時糾正,學生積極改正才能快速提高演奏水平。而集體課教學難以對每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細致的講解和糾正,導致學習者的演奏水平提高較慢。
(二)小提琴集體課開課難度較大
小提琴集體課在場地、人數、時間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相對于一對一的單獨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在小提琴教學中,一間屋子,一個譜架,兩把椅子,無需很大的空間,教師和學生的時間同時允許,便可以進行小提琴一對一單獨教學。集體課則沒那么容易。首先體現在場地要求上。像小提琴這種聲音不大、易于攜帶的樂器,教師在家中或琴房授課的情況比較多。小提琴集體課教學需要大而空曠的場地,同時又要保證教學中的每名學生都能聽到教師的講話,無疑為集體課的開課增加了難度。其次體現在時間方面。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甚至有的家長從幼兒園開始便已經為自己的寶貝們報名了各種課外學習小組,舞蹈、書法、象棋、溜冰、聲樂等課外學習。每到周末休息時間,家長們忙于接送兒童“趕場子”似的學習。有過集體課教學經歷的老師都有深刻的體會,在合適的時間范圍內,找到教師與所有學習者共同的學習時間實屬不易,小提琴集體課的時間是每名集體課教師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 ?。ㄈ┬√崆偌w課管理難度較大
課前、課堂、課后的管理是集體課運作的核心。在上課前,學生是否能夠提前十分鐘到達教室,在家長的引導中準備好上課所需要的各種物品。遲到的學生會影響教學進度,擾亂學生的學習思路,分散學生的學習精力。集體課教學中,社會、交通、個人的原因導致不能按時上課的情況實屬正常。因此,課前的時間管理是小提琴集體課管理的難度問題之一。在課堂教學中,兒童講話、接話、吃零食等一系列紀律問題,使教師需要在教學技術的同時花費時間、心思在課堂管理。這也是眾多教師不喜歡上小提琴集體課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課后的管理是保證小提琴集體課教學正常進行和水平提高的重要條件。下課以后,家長和學生急于離開教室,引導不當會導致安全問題。課后的練習需要兒童的自覺,更需要家長的督促。學習任何科目,課后的練習尤為重要。對于技能課教學的小提琴更是如此。教師要求兒童在課后每天練習一定的時間,由于惰性使然,多數兒童需要家長的督促才能完成。想要杜絕這些問題,需要教師的管理,更需要家長對兒童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的熏染和教育和學校教育同等重要。因此,小提琴集體課無論課前、課堂、課后的管理都有一定的難度。
三、結語
小提琴集體課教學存在一定的優勢和弊端,需要教師杜絕問題,充分利用優勢。在小提琴初學階段,盡可能多花時間進行一對一單獨授課,保證學生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確立正確的演奏方法,打好基礎。對于基礎比較扎實和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分班集體教學,充分利用集體課的教學優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提琴演奏能力。作為小提琴教師,有責任挖掘具有音樂天賦的可塑之才,傳授小提琴演奏技能,提高學習者的演奏能力,促進兒童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秦放.論小提琴集體課的利與弊[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0(3):124-128.
[2]張金鑫.小提琴集體課的優勢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9(18):182-184.
[3]陳建新.談小提琴集體課教學[J].藝術評論,2007(6): 84-85.
[4]金懿.小提琴啟蒙階段三種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個人課、集體課與二者結合[D].華東師范大學,20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