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對矯正學生消極心理的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體育學科是涉及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的一門學科,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體育學科是一門戶外性較強的教學活動,但是很多學生對體育是不感興趣的,甚至會討厭上體育課,一到體育課就想請假的消極心理狀態。造成學生消極心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那么如何讓學生對初中體育教學消除這些消極心理是非常值得廣大教師職工重視和探究。本文就矯正學生體育教學的消極心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體育 消極心理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07-02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體育教學越來越受重視,當前初中階段學習壓力相對比較大,適當的體育鍛煉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還可以讓學生的身心得以舒緩,所以體育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學生并不是那么喜歡上體育課,每到上體育課的時候,總會以各種借口向體育教師請假,這些都是嚴重影響著初中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讓學生產生這種消極心理的原因復雜多樣,存在一些客觀因素,也存在一些主觀因素。有些來自于自身的領悟誤區,有些來自于生活或社會的某一事等等,學生就會因誤解體育教學而產生厭學、怠學等一系列的消極心理。
一、學生產生消極心理的原因分析
1.學生自身的態度和意識。
在很多學生的心里,他們都認為體育教學只是在某一個時間段,讓學生進行一些放松身心、蹦蹦跳跳的戶外活動,并不認為這是學習過程中必須得接受的教育內容。學生對學習體育的目的根本沒有明確的定位,他們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體育,為什么要學習這些技能技巧,認知上覺得體育學科沒有實際意義。
2.學生對體育課的心理負擔。
現代初中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或在父母百般呵護下成長的,初中生的學習壓力也不小,所以初中生很少把時間用在體育鍛煉上,很多學生一聽到體育課,就會害怕甚至厭煩。因為他們覺得上體育課就是要完成一系列的體力活動,既辛苦又勞累,忽視了體育教學對學生的好處。體育教學是要求學生掌握一些運動技能,從而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是很認真進行聽講,很多時候抓不住運功技巧的技巧和要領,導致運用技能的錯誤理解和實踐。這時候學生就會覺得體育項目很難又學不會,而且在反復枯燥的訓練中找不到樂趣,久而久之對體育教學產生了抵觸及一系列的消極心理。
3.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比較單調。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單一,動作示范重復枯燥,教學的氣氛沉悶無聊及缺乏體育鍛煉該有的活力感,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加上教師在設計教學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身體素質,有時候設計的體育訓練運動量過大,訓練的難度頗高,甚至還有一些硬性規定完成的項目,讓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心理負擔。
二、矯正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消極心理的具體措施
1.提高教師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模式實行“快樂體育”。
體育教學追求的是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建立相互合作、相互學習進步的良好師生關系,有利于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課外交流和學習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師實力和個人素質教育。教師自身也需要多閱讀一些相關教學書籍,多給自己充充電,多與其他教師交流互動,總結并吸收一些成功的教學經驗。
提高體育教學的互動性和有趣性是體育教學的關鍵,采取快樂體育的教學理念,通過一些新型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和注意力,讓學生感受到體育的快樂和樂趣。例如,教師可以適當利用一些體育小游戲、體育競技、健美操等等有趣的教學活動,同樣可以讓學生掌握到相關的工作要領;或者教室可以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進行教學,多說一些體育方面的趣事或者成功的體育人士經歷,讓學生對體育有更深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愛上體育教學。
2.多留意和關注學生的日常表現,真正做到關心和重視學生的感受。
初中階段正處于個人身心健康和個人素質逐步成熟的過程,但是往往這個階段的學生都伴有很強的叛逆心理,情緒波動比較大。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多留意和注意學生日常的狀態和心理變化,發現學生有厭學或其他消極心理的時候,必須及時作出調整并矯正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平時多關心學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以平等尊重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和對自己的關心。結合學生的差異性和個體性,從多方面去引導和疏導學生,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樹立他們體育參與的信心,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發展,從而矯正消極心理。比如,有時候學生覺得自己學不會那些工作要領,一度放棄訓練,偶爾還會發脾氣。教師可以以朋友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和內心的消極情緒,正確給予指導,或者講授一些成功的實例和經驗。
總的來說,初中生一旦對體育教學產生抵觸和消極心理,情緒波動和消極態度隨之而來,不但影響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開展,還影響著學生個人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從多角度進行分析探究,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作出正確的指導和調整教學,為矯正學生消極心理做好充分的準備和防御。
參考文獻:
[1]趙偉柯. 淺析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及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 2012(12)
[2]戈友波.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障礙的成因及對策[J].中文信息,2013(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