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體育文化薪傳對體育產業的作用與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充分展示我省傳統體育類非遺項目的歷史價值和獨特魅力,進一步推進我省傳統體育類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與發展,浙江省組織了一系列的體育文化項目活動,目的就是為了激活非遺體育文化的價值與產業鏈,致使體育文化更好的為體育產業服務,進而謀取利益。結合體育產業的發展路徑與模式,發揮非遺體育文化的特色氣息,挖掘非遺體育文化的經濟潛力,正好符合國家大力發展體育產業的經濟政策。把體育文化產業化,不僅有利于非遺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更加有利于我國體育產業的蓬勃與發展,實現體育文化與體育經濟產業的有機結合,突出良性經濟循環發展,人民群眾更能享受到自身體育文化帶來的精神樂趣與體育魅力,為我國體育經濟產業的提升保駕護航,確立了認可度,人民群眾認為好的文化產業就是好產業,國家就應該大力投資發展。
【關鍵詞】體育文化 非遺 體育產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17-01
體育文化,其主體是人類,是人類特有的社會文化現象和文明的成果,泛指人類在體育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非遺體育文化更是千百年來經歷歲月流傳代代薪傳繼承下來的寶貴體育文化財富,具有相當高的文化底蘊,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千百年來,在浙江大地上產生了數百項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其中,已被列入國家級和省級非遺名錄項目68項。歷史上,這些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內涵和永恒人文社會價值的傳統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救亡圖存,保家衛國,平定天下,維護民族穩定,振奮民族精神和凝聚民族力量,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在當代,這些傳統體育項目在滿足人民大眾體育文化娛樂需求,彰顯民族體育文化特色,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見,體育文化的市場面廣闊,需求量高,貢獻價值大,可以宏觀控制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傊?,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第一財產。
體育產業是文化發展的資本。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水平還不高,結構不盡合理;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不強,產品有效供給不足,體育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待推進;公民體育健身意識不強,大眾體育消費激發不夠;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政策體系還不完善,體育產業公共服務水平有待加強,體育產業距離國民經濟轉型升級重要力量還有明顯差距。這證明體育產業的衰退必然會導致體育文化的沒落。
困境:然而,許多傳統體育類非遺項目現狀不容樂觀,有些項目后續無人,面臨人亡藝絕的境地,有些項目社會價值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成立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專業委員會,就是為了整合社會資源,凝聚社會力量,用專業團隊力量進行科學指導,推動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保護和創新發展。
對策:以發展體育產業為目的,落實三項工作。一是培養一支能傳承、會傳承、善傳承的具有現代文化保護理念的傳統體育傳承人才隊伍,作為體育產業的后備人才來發展體育文化,進而保證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優秀文化有序傳承。二是對具有鮮明浙江地域特色的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資源進行歷史文化內涵挖掘和歷史文脈的梳理,打造一批具有浙江特色、國內特有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三是擴大市場,根據浙江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非遺項目傳承發展需要,在學校、社區、鄉村、旅游景區等場所建立一批傳承基地,帶動這些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在產業數量上進行點分布。
影響:體育文化對體育產業的影響是巨大的。體育文化是體育產業發家致富的源泉,它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給體育產業在技術、服務、市場、人員等方面的供給。非遺體育文化作為特殊的文化必將促進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娟.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研究[J/OL].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1):96-97.
[2]武杭,李鳳華.學校體育環境及其與學生體質健康的相關性分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4):81-83.
[3]姜霞. 新時代體育傳統文化傳承生生不息[N]. 中國體育報,2018(7).
作者簡介:
朱邦森(1988-),男,漢族,浙江溫州人,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運動項目職業化與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