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非遺文化傳承與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當今大學生教育的重要內容,非遺傳承可以作為一種載體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本文從非遺傳承融入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入手,以貴州非遺培訓基地為例,分析了目前非遺傳承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并從培養目標、實踐體系、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等方面探索其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非遺傳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6-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6.004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一、非遺文化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ㄒ唬┓沁z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可行性。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技藝、技能、知識和智慧,這些豐富的內容不僅可以使大學生學習各種傳統文化知識,還可以學到古人的嚴謹細致、堅忍執著的優秀品格,而這跟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目的是一脈相承的。通過對非遺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使大學生學習如何完成一件傳統作品的雕刻或者制作,在制作過程中體驗古人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磨煉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非遺文化融入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基地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依托,以創新“文化符號”的本土文化創意來詮釋非遺文化的傳統性與現代性、民族性與世界性,這樣既能促進非遺的傳承,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業技能。從非遺的傳承發展人手,將其引入到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這在創新創業教育思想引領方面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目前,各學校雖然持續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開展了創業競賽活動,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這種創新能力在實踐中轉化為服務地方性經濟的能力還比較弱。在非遺傳承中,使學生養成創新創業的思維和意識,并達到創業思維的生活化和實踐化,這對于高校通過雙創人才培養以促進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目前非遺文化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現狀
  本文選取貴州K校的國家級非遺培訓基地和T校的省級非遺培訓基地為例進行介紹目前非遺文化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現狀。K校的非遺培訓基地為我國首批非遺傳承人研修研習基地,其在傳統技藝類(特別是銀飾、刺繡、蠟染等項目)的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上效果突出。T校的省級非遺培訓基地主要以雕刻、刺繡等項目為主,其每年舉辦一次非遺培訓班,已有四年時間。這些非遺基地培訓班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學生參與學習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系統學習傳統技藝的理論并能在實踐中做出樣品作為最終的展覽。筆者有幸參加了今年的一期非遺培訓,通過培訓,不僅可以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還能培養創意思維,磨煉精神意志。因為在制作非遺產品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對古人智慧的再現,更注重的是創新詮釋原有含義,甚至是遇到困難時的堅忍執著品格的培養。
  三、非遺文化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面臨的主要困境
 ?。ㄒ唬W生缺乏主動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按蟊妱摌I、萬眾創新”正成為當今經濟發展的一種新常態,由此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據這一要求,高校應該充分認識到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性。創新創業型人才要求學生能具備良好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并能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創業實踐活動當中,在創業活動中遇到問題能積極思考和解決并提出新觀點。在對參加非遺培訓班學生實地調查中發現,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生缺乏這種主動的創業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傳授和教導,不會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主動的轉化為創業思維和創新意識。
  (二)創新創業教育理念需要轉變。隨著時代的變化發展,高校的教育理念也要呈多樣性發展態勢轉變。首先,教師的教育理念要根據時代、經濟發展變化而不斷調整。由于以往教育理念的影響,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多沿用傳統教育理念,沒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融人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因此無法有效開發學生創新創業的思維意識。其次是學生的學習理念仍然停留在以往的被動灌輸上,在學習過程中,注重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鍛煉,注重被動學習而忽略主動思考。在實地訪談參加非遺培訓的學生中,大部分學生還是以等靠要的態度學習非遺知識,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則是依樣畫葫蘆,毫無創新之意。在問及“是否想過在非遺產品的基礎上以后能自己創業”這一問題時,87.8%的學生表示沒有想過要創業,只想先把創新創業課程的學分拿到而已。學生的這種功利性價值觀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和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亟待轉變,以適應新時代對高校人才培養的發展。
  (三)創新創業人才培育缺乏專業的師資隊伍進行輔導和幫助。各學校雖然持續開設了創新創業課程,但指導教師多數是兼職輔導,輔導能力參差不齊,有些不具備專業創新創業理論知識,有些對國家相應的政策法規理解不透徹,因此,給學生提供的創新創業指導很有限。另外,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重視不足,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的指導當中。在非遺培訓中發現,有些學生的創意非常完美,學生也有創業的想法,但是苦于對創業知識和相關政策的不了解而只能放棄。
 ?。ㄋ模﹦撔聞摌I實踐平臺亟待加強。部分高校創新創業實踐平臺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實踐教學平臺的配置落后,師資缺乏,學生的實踐教學得不到專業的指導。目前,各高校雖加大創新創業平臺的建設,但大多是通過各種創業競賽的形式而創立的,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并不是能輕易獲得平臺的支持和幫助。第二,各校的大學創業園、科技園等實踐基地并沒有發揮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優勢,有些基地甚至是徒有其表,并沒有發揮其本應發揮的功效。在實地訪談參加非遺培訓的學生發現,很多學生在提供實踐平臺的基礎上,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制作出優秀的產品。有很多學生表示,平時有創業的想法但是苦于沒有實踐平臺來實施而只能將想法作罷。   四、非遺文化融入高校雙創人才培養的路徑探索
 ?。ㄒ唬姆沁z文化中獲取人文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為目標,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非遺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價值,從一個個非遺文化中,我們可以學習古人樂觀豁達、開放包容的人生態度;善于思考、勇于挑戰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懂得感恩的人生品德。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同樣需要這些精神和品格,創新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創業也不是輕而易舉,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能有這些品格,可以確保創新創業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不是簡單的講授創業培訓課程,或是貫徹相關政策,而更應該關注培養學生的善于思考、敢于挑戰、不怕失敗的創新精神。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和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結合起來,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為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ǘ┮苑沁z文化為載體,豐富創新創業實踐體系,搭建實踐能力提升平臺。創新創業教育不同于其他專業課程,它必須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必須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操作中,并在實踐中結合各種問題不斷探索,才能真正達到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非遺文化可以作為一個學生實踐鍛煉的很好的載體。從各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都可以挖掘出優秀的創意,制作出完美的作品。如:在T校的非遺培訓項目是雕刻、苗繡等,在對這些項目培訓過程中,會帶來一些文化創意公司、旅游產品設計公司等實踐平臺。學生可以選擇去這些公司實習或者兼職等,通過這些平臺,學生能真正參與到產品的制作,并接受市場的考驗。這種親身實踐操作遠比老師、專家講授知識要更能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更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探索課程改革,完善創新創業課程設置,建立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以非遺文化傳承為載體,發展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既賦予了創新創業新的內涵,又拓展了非遺的傳承空間。目前的創新創業課程仍以教師課堂知識的講授為主,無法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另外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脫節,使得創新創業教育無法融入專業課程,不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探索課程的改革,完善創新創業課程的設置,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課程中,建立科學系統的課程體系。以T校為例,目前該院以非遺為依托,以課程為載體,將創新創業引入專業課程,專業課老師不僅要注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還需指導學生的各種創意。例如:在雕刻課程中,教師在設計專業前期課程中,可引導學生引入當地文化特色,然后再將這一課程成果引入后續課程中,這樣學生就不會茫然。將前期課程成果運用在相應課程中,對前期課程成果進行修訂,使之成為中期課程成果,最后將前期和中期的成果引入后續課程。這種課程設置,可以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樹立主動的創新意識。
 ?。ㄋ模┙ㄔO一支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創業師資團隊。教師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引領者,高校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綜合素質高的師資團隊。首先,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在夯實理論知識的同時,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實踐指導能力,可以通過在職培訓、進駐企業掛職鍛煉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指導能力。其次,可以聘請優秀校友、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等實踐能手加入師資隊伍中,將自身的創業經驗、當前的經濟發展動態、創業中遇到的難題等向大學生講述,提高學生的創業積極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8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