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問題教學法在高職《概論》課中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問題教學法主要是把教材體系化的內容,采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主要方式,在問題呈現中講授相關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在現代教學中受到廣泛應用。但對于問題的設計、提出以及解決,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做好學情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也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能力,實現教學目標,使教與學相得益彰。本文從長期高職思政教學實踐出發,總結教學經驗,提出個人看法,與大家商榷。
  關鍵詞:問題教學;高職;概論;應用
  在現代教學實踐中,問題教學法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將教材的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在尋求、探索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技能,進而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問題教學法的實施設計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說明了學習的興趣來源于疑問。杜威提出的五步教學法也強調通過問題提出與解決,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真正發揮問題的效用,就需要科學地設計問題,巧妙地提出問題,通過師生共同探討得出結論。
  1、問題提出必須符合學生特點。高職學生理論基礎相對比較薄弱,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也比較欠缺,對于高職學生的教學提問,不宜理論性太強,不宜過難過大,不宜提出需要相當理論和知識積淀的問題,而應由一個個相對簡單的問題,由淺到深,由易到難,逐漸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如在講述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時,直接拋出問題“建國后為什么要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學生缺乏這方面的理論基礎和歷史知識積累,根本不可能回答出來,也就不會去思考和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就會挫傷學生積極性,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聽課熱情。在實踐中,我把這個問題細分為幾個問題逐一推進。
  2、問題之間必須環環相扣。問題教學法要求要求圍繞教學目標,將教學內容以問題為主線,循序漸進而又絲絲相扣,抽絲剝繭,最終實現教學目的。如上述教學中,我適當調整了教材體系,首先從已教學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內容出發,采用復習舊課、提問的方式導入,提出問題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綱領是什么?”,接著通過三大綱領尤其是經濟和政治綱領的分析,比照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再提出問題②:“建國后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呢?”,兩相一比較,即可得出讓學生容易理解的結論: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形態,既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也不是資本主義社會,而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轉變為一種獨立的社會形態,是我國建國后的迫切需要。那么問題③:我國是向社會主義還是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呢?這是擺在國人面前的一個問題。學生會根據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毫不猶豫地回答:社會主義。接下來問題④為什么選擇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呢?通過蘇聯成功的經驗和我國當時面臨的國際形勢分析,即可得出此結論。緊接著提出問題⑤采取什么方式向社會主義過渡,即過渡的途徑是什么呢?這個問題是不需要探討的,我們采用的方式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3、問題設計必須結合教材而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由于高職學生相對缺乏學習習慣,普遍意義上,也比較缺乏思考問題的習慣,因此,問題的設置最好是能在教材上找到現成答案的,抑或是學生經過自身的知識儲備或者簡單的思考就可以獲到結果的,但又不能全部顯而易見,這樣才能燃起學生探究的欲望,否則,連續幾個問題,學生都回答不上來,就容易喪失信心,心中求知的火種也會熄滅,而如果都是教材上顯而易見的,學生又因沒有難度而覺得索然無味。如上述幾個問題,①③是學生的知識儲備馬上就可以回答的,②④經過簡單分析,學生就可以理解,而⑥則需要結合當時的歷史狀況甚至現實問題等認真分析,學生才能領會。學生能回答上一部分卻又不可能全部回答,就能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二、問題教學法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學生容易掌握理論。通過問題教學法,將教材體系轉變為教學體系,一個個問題緊密聯系而又逐級遞進,教學環節緊湊,知識邏輯嚴謹,教學脈絡清晰,使課堂內容渾然一體,通過層層剖析,會讓學生有“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頓悟感覺,有利于學生更好理解掌握理論知識,也便于學生回顧復習。
  2、學生興趣比較深厚。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對知識孜孜渴求的內驅力,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高職學生,中學時期學習普遍不是很好,教師對其關注度不高,肯定度低,學習興趣自然而然比較差,在學習方面甚至或多或少會具有自卑心理。而在問題教學法過程中,通過設置情景,提出問題,師生共同探討,讓學生融入到整個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尤其是當學生能回答出來問題或者取得成績,得到教師贊賞肯定以后,個人成就感會得到一定滿足,就會對本課程產生深厚興趣,以更大熱情投入其中。
  3、學生能力得到鍛煉。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教師“不必多講”應“致力于導”?!皩А笔桥囵B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課堂提問則是實現“導”的有效手段。因為思維是從疑問開始的,學生學習動機的形成、知識的獲得、智能的提高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育,而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層層設問,一波三折,可以引發學生極大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思維活動。經過長期的問題教學,讓學生在樂學中學會提出問題、思考解決問題,能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能力。
  總之,以問題教學法為主線,同時輔之以案例教學法等形式,能把概論課程教學從深奧變得淺顯、由復雜變得簡單,符合高職學生特點,改變學生對于思政課假、大、空的印象,從而獲得學生高度認同和喜愛,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問題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敖潔 《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2]《淺談“問題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
  作者簡介:趙進軍(1970年8月),男,漢族,湖北漢川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169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