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中的應用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形勢下,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在借助信息技術提供的硬件設備及教學手段的基礎之上,借助個性化、差異性教學模式與方法,有效提升當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提升與實現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性與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歷史;分層教學;參與性;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23-01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核心是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的差異,通過分層教學以更好的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使他們能在知識技能、思想品德和身心狀況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采用分層教學法也是達到北師大版初中歷史教學目標的需要。
  一、以學生為主體,使課堂活動任務化
  目前,初中歷史課堂為了促進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入了一定的游戲內容。游戲環節的加入可以促進現有初中歷史課堂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但是單純的游戲加入顯然過于單一,就初中生而言,他們對于單一的游戲內容必然會有一定的抵觸心理。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教師應該尋求更多創新和突破,要積極探索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多元化、綜合化的教學模式及內容加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講解完某一歷史人物或事件之后,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多元化的多媒體內容及有趣的歷史背景資料和數據吸引學生,同時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展現及表達他們對于每一個歷史事件和內容的看法。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故事講述或表演比賽,讓每一個學生通過某一個歷史事件及內容,如巨鹿之戰的破釜沉舟事件的思考、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策略探討等,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暢所欲言,展現自己眼中的歷史。同時,對于臺下的聽眾,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向演講者進行提問,對講述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質疑。還可以組織小話劇表演,將傳統優秀的歷史故事通過話劇方式演繹,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甚至創造一些有趣的角色,使學生在學習歷史的同時,在一個情景演繹中感受歷史的美。
  二、活動設計動靜結合
  任何一個活動的開展及設計都必須結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對于教師而言,不同學生的特點及性格決定了他們對于活動內容要求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必須根據不同學生及不同教學需求采取針對性設計。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他們更好地實現現有歷史的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在內容的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收放自如,不要將內容設計得過于開放,要積極緊貼每一堂歷史課程的教學目標,如果太開放則教師可能無法有效控制局面,甚至出現學生參與性下降的情況。因此,教師要通過更加合理的課堂內容設計,做到有張有弛,讓學生邊參與邊思考,真正達到在活動中學習的目的。
  三、方式多變,擴大交際空間
  課堂教學組織活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現有課堂教學活動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每一個學生課堂參與的有效性,保證他們在現有課堂學習中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和內容,如個人活動、雙人活動、四人小組活動、分排活動等。對于教師而言,應該結合不同教學目標及課程內容和活動方式,進行合理的組織方式的設計,借助多元化組織設計,盡可能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其中,讓每一個學生在現有活動中體現自身價值。
  四、多層次的評價管理
  相對于傳統單一的評價主體而言,多元化評價主體無疑能夠保證教師更客觀地了解學生課內課外的歷史學習狀況,從而更好地對學生歷史學習狀況有一個客觀公正的了解。其中,交互指評價主體之間的交互,朋輩之間的支持與交流對于初中生的行為舉止有非常大的影響和幫助。因此,通過不同主體之間的互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實踐過程中的不足,同時同齡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更加順暢自如,他們更樂意接受來自同齡人的建議與幫助。
  評價體系的構建采用總分總的思路構建,先確定評價體系的總體目標,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學生歷史知識體系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歷史理論知識評價體系的構建可以由學校歷史教研組共同商討,根據相應課程要求制定出評價體系的框架、指標及具體內容。與此同時,結合學校自身實際狀況,在評分過程中應該同時征詢各年級學生的意見,歸納總結不同班級的討論觀點,最終交由學校領導及教研組長,共同決定并公布最終的評價實施細則與內容。最大限度地保證現有的評分內容和學校實際學習狀況相契合,同時保證各個班級均能采用統一的評價方式,讓教師可以對現有評價方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升其在后續應用中的有效性。綜合能力評價體系構建由學校教研組確定評價核心要素,再聯合班主任和家長代表共同研制評價方案,最后由各班主任及學生家長負責具體實施并進行數據搜集、整理、分析和評價。創新性評價體系應該完全交由學生自主討論,讓他們確定具體實施方式與評價指標,保證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一評價體系的功能,真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
  借助多層次、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每一個學生在現有評價體系中獲得公正客觀的評價,避免傳統評價過程中的片面性,由此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歷史教師充分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而給予學生良好的鼓勵,更好地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金英花.探討初中歷史的分層遞進式教學[J].讀與寫雜志,2015,12(12):150.
  [2]環敏.在合作學習中實現差異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12,11(8):27-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3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