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主要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層次的區分,并在教學活動中對于層次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包括了課內學習和課外作業。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每個學生在學習中的需求,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分層教學;應用;策略
一、小學生的思維發展特點是分層教學的依據。
培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形象思維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生動形象或是直觀有趣的現象,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判斷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調動自己多方面的感官去進行思維探索。除了形象思維之外,類比思維也是教師要著重培養的思維方式。類比思維主要是指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將所學的內容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并用已知的內容去探索研究未知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多媒體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而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則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類比思維的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了類比思維,才能更好地對所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
二、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學生學習進入相等是分層教學的前提。一般來說,分層教學由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構成,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不同的教學目標,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識內容,完成不同的課后練習。例如在加減法混合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第一層次的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加減法混合運算的方法,在一位數的混合運算中,正確率最低為95%,同時基本上能夠掌握兩位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正確率最低為50%,同時能夠將加減法混合運算改編為應用題,并進行正確解答。第二個層次的學生在本堂課程中的學習目標為能夠掌握加減法混合運算的方法,在一位數的混合運算中,正確率最低為95%,了解兩位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菊莆栈旌霞訙p法改變為應用題的方式。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同樣是能夠掌握一位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正確率最低為95%,但是對于兩位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和編寫應用題作為了解即可,不做強制要求。除了課堂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之外,教師對各層次學生的課后練習情況也要做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層次的學生課后練習題目的準確率應該在80%以上,練習題中的題目正確率也應該在70%以上。而第二層次的書本題目準確率與第一層次的學生要求相同,練習冊正確率應在60%以上。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書本題目準確率應在70%以上,練習冊不要求。分層教學中的目標設定要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學生的兩種思維。不同層次的目標設定將成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
?。ǘ┙虒W課程的安排
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將一學期的知識內容在時間上進行平均分配。這種課程的安排方式很容易造成學生掌握程度和教學進度上的矛盾,長期如此也就成為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難題。在分層教學中,如何安排教學中的課程進度成為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也是保證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基礎。以兩位數的乘法為例,在教學結束后發現,第一層次的學生已經基本上掌握了兩位數乘法的運算方法,在練習中除了個別由于粗心產生的錯誤之外基本都是正確的。第二層次的學生基本上能夠掌握運算方法,簡單的練習中毫無壓力,但是如果運算的數量增加,在進位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錯誤,具體表現為位次計算不準確或是直接忘記進位,練習中的正確率為60%左右。而第三層次的學生僅僅能夠掌握兩位數與一位數的乘法原則,兩位數與兩位數的乘法計算中很容易產生混亂,正確率僅僅為30%。這種教學情況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大多數學生還不能掌握兩位數乘法的計算,需要加強練習,延長教學實踐。
?。ㄈ┱n后練習的設計
課下作業練習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并以此將新舊知識融合在一起。課下作業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層教學中,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區分。例如,在除法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各層次的學生設定以下的練習目標:第一層次的學生要熟練掌握兩位數中任何能夠被整除的數字計算,課下練習題目以強化練習和小升初中的除法題目為主。第二層次的學生要熟練掌握50以內的任何能夠被整除的數字,課下練習以強化練習為主。第三層次的學生主要學會兩位數的除法計算,課下的練習題以課本中的鞏固練習為主。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內容的課后練習,可以避免在安排課后練習時,各層次之間相互影響的情況,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這種方式還能有效提升每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
?。ㄋ模┱n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相結合
課堂中的教學將所有的教學重點都放在了學生的共性上,無法做到對某一層次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因此,分層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課內輔導與課外輔導的結合。課內輔導中解決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共同進步,課外輔導解決每個層次學生中的個性問題,也就是通過差異化教學的方式根據學生自身的??際情況提升他們的學習水平。仍以整數除法為例,課內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運算的方法,所以要將運算規則作為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課內教學結束后,各層次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必然會不同,因此就需要利用課外輔導有針對性地讓每個層次學生的水平進行提升。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不同層次之間的學生互不影響,有利于他們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
總之,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升教學效果,體現了新課標中的生本理念。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每個學生都達到自己最佳的學習狀態,值得教師探討和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7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