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房藥品的有效期、數量的管理方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藥房藥品的有效期以及數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將我院2013-2015年藥房工作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之后的管理效果和2010-2012年藥房未實行信息化管理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的藥品盤點時間顯著短于實行前,盤點誤差率與藥物報廢顯著少于實行前,藥品賬物相符率顯著高于實行前。結論:信息化管理能夠保證藥品在與有效期內使用,保證藥品數量的請領與臨床使用的規律相符合,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藥品賬物的相符率。
關鍵詞:藥房;藥品;有效期;數量;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4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4-9368(2019)01-0061-02
藥房中的藥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用它來診斷、預防以及治療疾病。藥品的保質期是藥品藥效的一個保證,只有在保質期內的藥品才能夠確?;颊吆侠碛盟嶽1]。做好藥品有效期以及數量的管理屬于藥房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醫院資源的浪費以及經濟的損失,為醫院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使患者能夠更加放心的使用藥房中的藥品[2]。醫院在進行藥房藥品的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結合醫院的實際情況,以市場需求作為導向,對藥房中所有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并對其管理方法進行有效創新[3]。只有對藥房中的藥品進行規范化與制度化的管理,減少藥品輸送過程中存在的差錯,才能夠有效推動醫院藥房藥學服務的不斷發展,才能夠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藥品。本研究將2013-2015年藥房工作流程引入信息化管理之后的管理效果和2010-2012年藥房工作實行全線人工管理的管理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所示。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2012年以及2013-2015年藥房藥品有效期以及數量的管理資料,2010-2012年為實行藥房信息化管理之前的資料,2013-2015年為實行藥房信息化管理之后的資料,對其管理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2方法
要想做好藥房中藥品保質期以及數量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藥房工作人員以及信息管理員之間的有效溝通工作,使其能夠在專業的層面達成共識,遇到藥房中藥品管理信息化管理過程中的問題能夠一同協商解決。除此之外,要將藥品的基本信息錄入,例如藥品的商品名、生產批號、生產廠家等。對藥房中工作的每個流程都要進行網絡分類記錄,以此來實現信息化管理,要由專人負責藥房中盤點、調撥、發放、入庫、請領等不同的環節,并且要進行嚴格的核對,使數據更加具有準確性,在處理各個環節中的事務時,要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去對待,對每個管理流程都要進行嚴格的規范。對于貴重藥品以及毒麻類型的藥物,每天都要及時進行清點,并且將其與計算機中記錄的數據進行嚴格的核對。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管理資料中的盤點時間、盤點誤差率、帳物相符率以及藥物報廢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對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并借助SPSS19.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t對計量資料進行分析,采用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與分析。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是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不大,不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兩組管理資料中的盤點時間、盤點誤差率、帳物相符率以及藥物報廢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可知,2010-2012年實行藥房信息化管理之前的盤點時間為4.5小時-5小時,盤點誤差率為0.04%,藥物報廢7301元,藥品賬物相符率為80%。2013-2015年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的盤點時間為2.5小時-3小時,盤點誤差率為0.02%,藥物報廢4563元,藥品賬物相符率為98%。通過對比分析可知,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的藥品盤點時間顯著短于實行前,盤點誤差率與藥物報廢顯著少于實行前,藥品賬物相符率顯著高于實行前,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藥品是有目的調節人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的藥物,藥品可以分成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化學原料藥、診斷藥品、血液藥品、疫苗、血清、放射性藥品、生化藥品、抗生素以及相關的藥物制劑等[4]。藥品和食品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藥品中具有嚴格的等級之分,藥品必須能夠符合國家藥品使用的相關標準才能夠將其放入市場進行銷售。如果藥品使用不當,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給患者的健康造成影響,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危及到病患者的生命[5]。藥品和醫學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關系,兩者之間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患者只有在醫生的檢查與診斷之后,才能夠進行合理用藥,以此來達到保護健康、防止疾病的目的。在藥房藥品的管理中,藥品的有效期管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在管理的過程中引進信息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藥房管理的工作效率,確保藥品能夠在有效期之內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將藥品的批號錄入計算機中,并且對其進行分批管理,當藥品即將到達有效期時便能夠及時發出警告,確保藥品能夠及時在醫院中的各個科室之間進行流通與使用。建立起可靠與準確的數據,對藥品在醫院之間的流通程序進行規范,這些措施都有利于對藥品的有效期進行管理。
本研究通過對2010-2012年以及2013-2015年藥房藥品有效期以及數量的管理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經研究發現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的藥品盤點時間顯著短于實行前,盤點誤差率與藥物報廢顯著少于實行前,藥品賬物相符率顯著高于實行前,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我院藥房中藥品有效期的管理更加完善,藥品的請領計劃也更加的完整與合理,對于庫存中藥物有效期的管理也更加的科學化與合理化,藥物與賬物的相符率也顯著提高。藥房實行信息化管理之后,彌補了很多以前工作中經常會出現的漏洞。對藥品的出庫與入庫信息進行及時準確的記錄,對藥房之間以及藥房之內藥品的分撥進行合理管理能夠確保藥品數量上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對醫院中藥房藥品進行信息化管理能夠在很大減少以往藥房藥品有效期以及數量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使管理工作的流程更加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藥房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藥學服務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炫城,羅穎婷.門診藥房藥品有效期管理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1(07):1274.
[2]柳云鵬.增加藥房藥品有效期和數量的管理方法探討[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02):56.
[3]付蓉.基于循證醫學角度探討醫院藥房藥品數量與有效期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6):1-3.
[4]涂厲標,程寧,王真.醫院藥房藥品有效期管理探討[J].中國藥業,2015,19(14):47.
[5]劉振華,王玉平,辛春蘭.醫院藥房有效期藥品管理措施[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4,18(03):341-34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4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