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如何引導學生將對話寫得生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在寫對話的時候,因為沒有寫出說話人的動作、表情、聲調、語氣等,所以筆下的文字顯得單調、無味、晦澀、不生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會學生寫對話的技巧和方法,筆者精心設計了一堂微課,在一個具體的場景下引導學生如何將生活中的對話寫得生動。這樣的設計給學生一次身臨其境的體驗,給他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實質性的引導作用,非常有效。
【關鍵詞】引導;小學生;對話;生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12-0233-02
一、問題的提出
初學寫作的小學生,在描寫人物對話時,常用這樣的形式:今天我回家,我對媽媽說:“ ……”媽媽
說:“……”我說:“……”媽媽說:“……”。
這種對話多的文章,從形式上看,回過來轉過去好像全是誰在說誰在說。從內容上看,單調、無味、晦澀,即使對話內容很有趣、很精彩,也會被這幾個“你說我說”弄得索然無味。起初,筆者在批改作文時,也曾無數次地給他們加一個:“親切地說”“微笑地說”“嚴肅地說”等,然而學生并不知道我為什么要這樣給他修改。在學《小馬過河》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提醒他們小馬是“連蹦帶跳地說的”,是“高興地說的”,“難為情地說的”。然而收效甚微,孩子們當時記住了,寫話的時候就不知道運用了。我只好又引導他們:“無論誰在說話時都會伴隨著一定的表情和動作,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將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彪m然有這么一次次理論的指導,但是孩子們還是老調不改,寫話時,仍然是“你說,我說,他說”,干巴巴的,一點也不生動形象。
面對這種情況,我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讓他們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內涵,從而上升為一種理性的認識并且在寫話中揮灑自如呢?冥思苦想之中,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老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孩子喜歡做游戲,我何不來一次有趣的現場游戲呢,或許還可以刺激孩子們大腦深處的寫作細胞呢?
二、實踐與探索
于是我設計了這么一堂興趣微課。我請一名學生走上講臺,隨便講幾句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其他同學仔細觀察他的動作和表情。學生A被抽中了,因為他沒有準備,更沒有思考,所以他遲疑了片刻,才慢騰騰地站起身來,緩緩的走上講臺,東張西望,扯了扯衣服,漲紅了臉,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你看窗外有棵什么樹?”我提示了一下。他看了看窗外,大聲說:”窗外有棵銀杏樹?!闭f完便滿心歡喜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此時,我開始發問:“孩子們,剛才學生A說了些什么呢?”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他說窗外有棵銀杏樹。我立刻在黑板上寫下這句話,然后我又緊接著提問: “剛才學生A的動作和表情是什么樣子了?”這下子孩子們來勁兒了,他們爭先恐后地站起來說:
“他是慢慢走上來的……”;“她有點害羞……”;“他表情極其不自然……”;“他還扯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哈哈哈,孩子們興奮極了。
見孩子們被我引入了正題,我立即要求大家結合學生A剛才的語言、動作和表情,寫一句話。怎么寫呢?你們來說,我來寫。這下教室里可熱鬧了:有高高舉起小手的,有眼睛緊緊盯著我,巴望我抽他回答的;有邊舉手邊回答的;還有干脆直接說出答案來的。孩子們邊說,我邊在第一句的基礎上一步步添加,如下:
1.學生A說:“窗外有棵銀杏樹?!?
2.學生A大聲說:“窗外有棵銀杏樹?!?
3.學生A走上講臺,想了想,大聲說:“窗外有棵銀杏樹?!?
4.學生A慢慢站起來,緩緩走上講臺,東張西望不知道說什么,在老師的提示下終于大聲說了一句:“窗外有一棵銀杏樹。”
寫好了這幾句典型的句子,我先抽學生讀幾遍,再說:“請你們比較,這幾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哪個句子寫的更生動、具體?那句話更能讓你回憶起學生A的動作表情?為什么?你在寫對話時,受到什么啟發?”
教室里好像炸開了鍋,孩子們熱烈的討論著、交流著、領悟著……在我點撥完以后,他們個個恍然大悟,仿佛人人都要當作家似的,精神振奮,情緒高漲,又激動又興奮,渾身洋溢著一種成就感。
趁著孩子們熱情未減,我又設計了幾個場景,如此這般訓練了一番,幾個回合下來,孩子們基本掌握了描寫人物對話的方法,體會到了只有細致觀察,把說話人的動作、表情、聲調、語氣等寫下來,就能讓我們筆下的文字生動具體優美,就能寫出好文章來。順勢我又對他們說:“只要你們平時多積累語言,多看書,多觀察,就能用準確生動的語句來記錄人物的對話,再配上人物的動作,寫出他的表情,人物形象就會躍然紙上,句子也會生動具體形象,讓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有了這一次的親身實踐,學生的認識得到了一次飛躍,他們永遠記住了這難忘的有趣的一課,他們真正悟到了仔細觀察的深層含義。而前幾次的單純說教,無異于紙上談兵:太抽象、太模糊、太啰嗦、太遙遠、太容易使人遺忘、可操作性太差。
于是乎在我的訓練下,孩子們的筆尖便流淌著這樣的一些雖然稚拙,但卻很有生活化的文字。
?、賸寢屆业念^,親切地對我說:“……。”
?、诶蠋熆次乙谎?,嚴肅地說:“……?!?
?、蹚埿√m急匆匆地跑進教室,上氣不接下氣,嚴肅地說:“王平,老師請你到他辦公室去一趟?!蓖跗揭宦?,愣住了,嘀咕道:“難道我犯了什么錯? ”心里琢磨著,卻飛也似的跑了。
一個“急匆匆、上氣不接下氣?!卑褟埿√m的急性子表現得淋漓盡致。 “愣住了、琢磨著”又抓住了人物表情,寫出了王平當時的心理,讀來仿佛身臨其境。
指導低年級的小學生將人物對話寫生動,就是這么簡單??粗⒆觽兊倪M步,我感到非常欣慰。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好、寫美、寫感人,還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只不過今天的小試牛刀為今后的作文教學點亮了一盞導航的明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0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