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提升學生地理思維能力順利開展初中地理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對目前進行正在進行的新課改而言,注重探究過程就是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過程。地理學科因其學科的特殊性,許多初中學生比較難以適應,部分學生對地理甚至產生懼怕心理,因此對學生尤其是初二、初三學生來說,加強對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從分析初中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欠缺的角度,嘗試探討如何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地里的興趣?!娟P鍵詞】生活實際;地理思維;欠缺熱愛祖國【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20-01一、引言對許多剛進入高二的文科學生來說,地理很難,甚至在有些老師當中也會形成這么一種認識“學好地理就等于學好了文科”。其實,初中地理課是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門科學,是中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培育著我們建設祖國,熱愛祖國的情感。地理知識給我們揭示了地球上的許多奧秘,啟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激勵學生愛科學的情操。二、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欠缺的一般表現在地理學習中,許多學生往往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造成了這些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地理學不好,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不夠。長期以來,許多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僅僅把地理局限于文科,再加上初中教育對地理知識形成的不全面,造成長期以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獲取依賴死記硬背,依賴于對地理結論的掌握,忽視對地理原理的探究,從而造成學生在遇到一些新的問題束手無策。比如對地方時的分析,教材中僅僅提到偏東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早,但沒有涉及到偏東的地方到底可以定為幾點鐘,所以導致許多學生僅僅局限于會計算時間,而我們許多老師開展教學的時候也沒有特意分析時間是怎么定出來的,從而產生學生在思維能力上的障礙,做一些普通一點的題目不難,但對較難的題目就開始頭腦迷糊起來了。2.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綜合分析鑒別能力差。地理知識體系的綜合性特點要求學生的思維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這樣才能在地理學習中用全面的、綜合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地理問題的本質特征。但是不少學生卻往往表現出很大的局限性,常常用片面的、孤立的觀點看問題,導致學生容易在地理學習中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無法形成全面的認識。比如學生對光和熱的理解,認為一個地方的太陽輻射能強烈,這個地方的熱量一定充足,但熱量又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學生又不太清楚。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分析一些特殊現象如青藏地區光照充足,但熱量不足的現象的時候,往往無法進行正常的思維。又如在分析阿巴拉契亞山脈為什么比較平緩,許多學生就只能干瞪眼了。其原因就在于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不夠。3.思維的邏輯性不強,易受思維定勢束縛。在地理學習中,常有這種情況:有的學生雖然具備了解決某一問題的知識,但由于思維過程條理不清,違反了某些邏輯規則,結果得出的卻是錯誤的結論。如對熱力環流,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由冷熱不均引起的各個環節的先后順序,而導致對高低氣壓的產生原因分辨不清,從而產生大氣垂直運動是由低壓流向高壓的錯誤結論。又比如在一幅經緯網的地圖上,由于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地球自轉方向和判斷某地點準確的經緯度。三、運用生活實際 提升地理思維能力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來大多數學生都要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事業中,無論干哪一行,都離不開地理知識,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形容一個人知識的廣博。那么我們現代人更應把它重視起來,將來才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祖國,不盲目地生存,將來經商的時候才能知道哪里出產什么,有利于商業活動。只有了解了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掌握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將來人類和自然才能和諧地發展,自然界才能不給人們帶來災難。1.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的地理思維。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思維,教師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必須得加強啟發誘導,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有利于學生的思考。如在分析地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有對全球地貌形成的一些零碎的認識,如知道有大陸漂移說這種理論,但具體這種學說支持的依據如何就不太清楚,此時老師就應該深入挖掘,提出問題,大陸為什么會飄移,要解決幾個問題呢?學生就會逐步去分析,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大陸水平漂移的動力,來源于什么地方,為什么長期朝一個方向,二是大陸這么重,為什么還會飄移。然后學生會提出一系列的假設,最后歸結到目前比較成熟的板塊構造學說理論,也能充分理解生長邊界和消亡邊界的區別。2.運用生活實際,提升地理思維能力。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如對時間問題的分析,在高三地理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個對時間計算的完整思路和概念,因此沒有必要在這個地方花太多的精力,也沒有必要讓學生去做很多的難題,本人以為關鍵在于讓學生思考時間的定義,如地方時,可以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其來源,缺陷以及補救措施,最后形成一個完整的地方時―區時―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思維脈絡。又比如在分析黃淮海平原農業為什么低產的時候,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先分析糧食低產的原因有哪些,屬于地理地原因又有哪些,符合該地區的會有哪些原因,這些原因又是怎么形成的,如何解決等等。由此及彼,學生就可以用來分析一系列的地理原因了。3.上好每一節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多閱讀課外書籍,把豐富的地理知識結合在課堂教學中,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講解知識,會拓展知識面,還要教給學生學習技巧,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懂得理論知識的科學性。不要死記硬背地理知識,要培養學生獨立分析獲取知識的能力。4.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經常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不僅能加強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能把知識變成技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課外書,報導,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等,舉行基礎知識競賽,填圖競賽等都能豐富同學們的地理知識和才智,啟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社會現象的興趣。四、結語要想卓有成效地完成地理教學任務,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我們地理教師必須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3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