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聽障美術課堂中創新能力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美術創作需要創造性思維。而聽力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創造性思維習慣非常缺乏。為豐富聽障美術課堂趣味性,培養聽力障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習慣,在美術課堂中根據聽障生身心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探索聽力障礙學生的創新性美術教育,注重情感在美術作品中的表達?!娟P鍵詞】聽力障礙;課程教學;創新能力【中圖分類號】G7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72-01一、創新能力對聽障生的積極作用創新性美術教育是指通過新穎的美術教授方式,從視覺、動手操作、運動感覺等方面來幫助那些以視覺、動手操作、運動感覺為學習方式的聽障生。[1]聽障生在與普通學生的比較中其身心特點和心理情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作為對聽力障礙的生理補償,聽障學生比普通學生在視覺和觸覺感知方面更為敏感和有效。因為語言發展受到阻礙,聽障學生與外界的交流方式非常局限,阻礙了聽障生在自我表現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發展。美術作為一種可視的審美藝術,有效的補償了聽障生的生理缺陷并充分發揮其優勢特點。藝術作品創作是作者潛意識直觀展現的一種途徑,施教者可以通過美術作品觀察聽障生的內在情感和思想,并進行有目標的調節,平衡及發展聽障生的道德情感和完整人格。創新性美術課堂教育比傳統美術課堂提高了趣味性、創新性和可參與性。在突破聽障生因身體缺陷帶來的局限基礎上打開與外界進行對話交流的另一種渠道,聽障生依靠創造性的美術作品更好地表達自我思想和情感。創造性的藝術作品為聽障生與教室之間搭建了一種橋梁,一方更好地傾訴,一方用心的傾聽。實踐中美術教育、創造性美術教育在特殊教育中一直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二、聽障生的美術課程教學存在問題解析聽障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特殊學校的教學模式,就決定了美術教學在聽障生教育中的不可代替性。美術課堂教學在聽障生自身綜合素質的塑造,跨越人際之間交流的障礙以及培養其審美觀和想象力等,美術課程教學都有很好地實踐意義。因此,我們更需要關注聽障生的美術課程教學中所凸顯出的問題。1.傳統的封閉式課堂。美術學習要求課堂學習思維的活躍和擴散。封閉的課堂和校園、陳舊的教具設施以及聽障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等一系列因素都會影響美術課堂教學的開展和效果的實現,導致聽障生的思維更加局限,限制課堂創造力的發展。2.教材及內容的陳舊。時代在進步,美術學科的內容、媒介也一直在更迭,很多新形式、新材料的創作模式都在不斷的在更新。但部分特殊學校美術課程仍然保留了部分版本的陳舊教材,導致無法達到新課標中要求的部分教學目標,例如:我校部分用的教材依然是聾校義務階段教材為1993年的全日制美術教材,內容陳舊,無法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3.固化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多特殊學校的美術課堂依然采用老舊固定的教學方式,注重技能和方法講解無形中給學生畫了一個不可逾越的圈,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忽視了學生個體審美能力的培養,使得教學效果不顯著。三、提升聽障生創新能力的方法的幾點建議1.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美術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在課堂氣氛上,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融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信息,無限開放的美術視野,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積極投入活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淋漓盡致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現出來。[2]美術課堂可以再傳統的教室,更可以在廚房,畫筆可以使彩筆也可以是各種蔬菜,如可以在拓印課中利用各種蔬菜進行拓印教學。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蔬菜賦予絢麗的色彩造就美麗的圖案。平凡新穎的題材激發聽障生的創造性思維。2.應用新材料新形式,激發學習興趣。美術課堂是一個包容的課堂,美術作品從來都不是僅僅局限于某些材質和方式。不同美術作品中的線條、形狀、色彩等因素,給人的美感是豐富的;而不同材質、不同的肌理特點與作品內容貼切的結合更能豐富美的廣度和感染力。不同材質媒介的體驗所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可以讓聽障生感受到美的廣度和多樣性,在不同材質之間的創作轉換帶來的美感體驗,更會激發聽障學生的學習興趣。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該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的材料,然后讓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眲撛煨运季S過程模式創造性發現問題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3]美術教師在傳授理論知識和技法時,更應注重發展聽障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創造性的人才。[4]3.創新教學模式,培養聽障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學模式和媒介,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極大改變了傳統美術課堂中枯燥乏味的說教式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體驗更直觀、教學形式更新穎、教學內容更豐富。在傳統的教學形式中,課堂教學主體是主動與被動的關系。多媒體教學的運用改變了課堂結構,課堂主體平行化,更加突出學生的主動性,優化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多媒體教學媒介可以輕松解決因聽障生的各方面局限帶來的體驗障礙,鼠標的移動點擊即可獲得不同的美感體驗,大大提升了課堂效率以及豐富了聽障生的審美視野。四、結語面對聽障生因生理缺陷帶來的各種局限,教師在美術課堂中更應該首先采用創新性的思維和方法。注重引導學生發展個性,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多種媒介材質的使用可以使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和發力點,加之教師的引導讓聽障生更深刻體會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參考文獻[1]廖瑞,束霞平,張蓓蓓.《創新性美術教育對聾兒心理方面的影響》.《文教資料》,2011,21:P87—P89.[2]耿偉.《中職美術教育教學探析》.《科學導報》,2005.20.P48—P48.[3]石光明.《第二章創造性思維》.《實用創造學》,中南大學出版社,2002.[4]《聾教之聲》編委會.《聽障兒童教育》.《我們同行》,200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