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奧爾夫音樂教育在聽障兒童康復訓練中的實踐和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奧爾夫音樂教育,能提高聽障兒童對聲音的感知力,可激發孩子認知、肢體協調、社交等多方面潛能。讓孩子在寓教于樂中進行音樂游戲,在發展聽能的同時提高語言能力,給予孩子無限遐想、創造的空間,在表現、探究的過程中感受和發現音樂藝術的美。
【關鍵詞】奧爾夫音樂教育;聽障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2-0255-01
一、什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奧爾夫音樂中,音樂不僅包括旋律節奏,還包含兒歌、舞蹈、戲劇表演等藝術。
二、奧爾夫音樂的特點
奧爾夫音樂讓孩子用肢體、語言、樂器自由地演繹,對樂感、表演及語言文化的掌握變得輕松且根深蒂固,以獨特的方式抒發內心世界。奧爾夫音樂給孩子發展個性提供了無限空間,增強孩子集體意識與合作精神,讓課程更添樂趣和意義。
三、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意義
1.強調藝術教育的綜合性。
它把語言和音樂教學相結合,通過音樂游戲、演奏樂器等多種形式,使孩子在興致勃勃地參與音樂活動的同時也提高了創造力、表演能力,身體各部的協調能力等,通過說、唱、奏、游戲等方式去探究和創造藝術。
2.鼓勵兒童的創新精神。
音樂活動提供大量機會讓孩子即興創作,創新求異。特制的奧爾夫樂器使兒童能迅速表述音樂的構想,享受創作的樂趣。
四、奧爾夫音樂在聽障兒童康復訓練中的實踐
很多人會認為,聽障兒童學習音樂是完全不可能的,因為聽力的損失會讓他們喪失一部分或全部聽的能力,即使重建了聽力,也不會聽得有多好。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聽力損失并不代表不能聽音樂,相反,如果聽一些合適的音樂,對聽力補償和聽力重建的患兒在聽力康復上會有很多的好處。
我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學專業,現在從事的是聽障兒童的康復教育工作,進入康復工作領域已有八年多時間,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讓我領悟到,不斷的學習和實踐及正確方式的引入可以提升聽障康復的效果。我們可以讓聽障兒童從接觸、感受音樂開始,慢慢進展到學習、創造音樂,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只要肯花心思、勤鉆研,還是會收到一些可喜的效果。
1.具體方法和實例。
?。?)奧爾夫音樂教學結合聽障康復教學,要時刻注意引導孩子去“聽”,注重孩子聆聽習慣的培養,努力提高“聽”的效能,真正做到“聽覺優先”。
例:給大班聽障兒童上奧爾夫音樂課《鞋匠》時,可以先引導孩子聽音樂的整體效果,再引導孩子對聲音的高、低、快、慢進行辨識,感受每一段旋律的節奏特點??蛇m當加入對應的打擊樂器來表演,加深對節奏的掌握。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時刻提醒孩子去聆聽,恰到好處地運用“聽覺優先”這個技巧。如果目標偏難了,可分步驟、分課程來完成。
?。?)選擇聽障兒童感興趣的主題。
例:小班孩子對動物感興趣,可選擇動物題材的音樂如《小貓和獅子》等;大班孩子對操作性強的內容感興趣,可偏向表演多、內容豐富的題材,如《貓和老鼠》、《孤獨的牧羊人》等,并加入多組打擊樂器進行分組操作和演練,他們在操作的同時感受到了配合的樂趣,會更喜歡參與這類活動。
?。?)將音樂融于兒歌、故事、律動、游戲中去開發聽障兒童的音樂潛能。
例:大班孩子學習《鞋匠》時,在完成音樂節奏練習后,可加入打擊樂的分組進行,在表演環節,還可加入鞋匠補鞋、修鞋的舞蹈動作,讓孩子一同游戲,讓孩子自己創作出喜歡且適合“鞋匠”主題的動作。整個過程中,都是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的,因此得到的效果肯定比單純的一堂音樂藝術課來得更精彩和豐富,這樣長久就會發展孩子們的無限潛能。
?。?)結合奧爾夫音樂教育,提高聽障兒童對聲音的感知和感受能力。
例:小班孩子上《動物走路》時,可先讓孩子對各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認知,包括聲音、走路姿態等,讓他們有了感知后再深入學習其他內容。因為聽障兒童聽覺能力的訓練,是從對聲音的察知、辨識再到對聲音的理解的過程,要長期堅持訓練,來培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
?。?)結合奧爾夫音樂教育,可提高聽障兒童的社交能力,鍛煉兒童的膽量。
例:在開展《母鴨帶小鴨》時,需要孩子與同伴配合,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慢慢學會如何與人協作才能完成一件事,長期便會形成愿意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模式,膽量小的孩子也會慢慢變得大膽起來。
?。?)結合奧爾夫音樂教育,可促進聽障兒童多感官刺激、肢體與動作協調運用的發展。
聽障兒童的特點是抽象思維發育遲緩,形象思維敏銳。他們的模仿能力強,學習大多數源于直觀教學,因此課堂上可運用多媒體或直觀教具優化課堂教學。聽障兒童除聽覺缺陷外,其它多感官均屬正常,奧爾夫音樂教育把語言、律動和聽覺訓練相結合,通過這種方式把聽障兒童的多感官融合起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協調能力。如:《身體音階歌》、《五只猴子吃香蕉》等作品,只要我們用心去設置和開展,都可以得以體現。
2.奧爾夫音樂教學運用在聽障康復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聽力補償和重建是聽障兒童語言康復的前提,對于初期更加重視“聽覺優先”,確保創建良好的聽覺語言環境,保證最佳的聆聽狀態。
?。?)要重視聽障兒童的學習興趣,以表揚鼓勵為主,抓住更好的教育契機。
?。?)要尊重聽障兒童聽覺及言語的發展規律,因此設置的課程也要因材施教,不能照搬普幼的課程。
?。?)具有全面康復的意識,不僅聽覺、言語、認知、溝通,五大領域要共同發展,還有運動、創造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
(5)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奧爾夫音樂教育變成一種機械的音樂教育方式,而是通過奧爾夫音樂教育成為孩子們獲取情感交流和創造力的活動方式。
結語
奧爾夫音樂教育,融入聽障康復訓練中,怎樣開展才能更適合聽障兒童,聽障康復教師們要用實踐經驗來說話,以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形式來開展藝術類的課程,比一般單純的音樂課要豐富得多,并且能充分感染孩子的興趣點,它通過多感官、多觸覺、多媒體、多操作等的方式,讓孩子們不再枯燥單一的學習,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多游戲的進行活動,讓孩子們發展多方面能力、拓展自身潛力的同時增加社會交往能力,總之,為聽障兒童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發展的空間,作為聽障康復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繼續摸索和實踐,為更多的聽障兒童服務。
參考文獻
[1]劉秀杰.《奧爾夫音樂教育在聽力障礙兒童康復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2]曾興國,黃菲菲.《奧爾夫音樂之律動教學在聽障兒童康復中的運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12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