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聽障生美術課堂學習問題淺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聽障生作為特殊學生群體,有其特殊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性,這也是美術教師開展聽障生美術教學的依據和出發點。本文通過嘗試剖析日常聽障生美術課堂,指出聽障生美術課堂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幾點聽障生美術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聽障美術課堂開展有所幫助?!娟P鍵詞】美術課堂;學習特點;策略方法【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165-02在新的《聾校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講到:美術課程設置要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聽障兒童的認知和發展規律,著重培養聽障兒童溝通交往能力,重視發展聽障兒童思維能力以及審美素質,同時重視面向全體的評價方式,突出資源整合的教材編寫特點。[1]一、掌握聽障兒童的學習特點聽障兒童作為特殊的群體,與正常的兒童相比,有其共通性,也有因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具體的美術學習中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聽障生的心理思維。聽障學生自身生理的缺陷阻礙了其正常心理軌跡的發展,也形成了獨特的思維特點。因為其接收的信息單一造成理解和表達較為偏頗,表現為單純、多疑、自私、自卑、畏難、固執等心理特點。心理特點的偏斜導致形象思維占主導,邏輯抽象思維發展緩慢并且層次較低。再者聽障生不喜歡參與抽象的理論課,但他們對圖片信息卻很敏感,喜歡形象比較直觀的事物。2.聽障生的視覺觀察。聽障生擁有優于常人的視覺感知能力,代替了常人部分需要聽覺去感知的功能。聽障生的視覺特別敏感,觀察事物更具體詳細。細膩的觀察有助于聽障生模仿能力的發展。但聽障生的視覺觀察具有其目的性不強的特點,他們的觀察往往很隨意,不會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進行。3.聽障生的注意力與記憶力。聽障生的注意力與記憶力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的發展速度緩慢,發展水平也較低。單純的依靠視覺記憶為主導致記憶的保持時間主要是以短時記憶為主,所以特別容易遺忘。因此聽障生在注意力和記憶力這項內容上要花費比健全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精力。4.聾生的語言特征。聾生的語言由于長期缺乏聽覺的刺激,失去了正常習得語音的自然環境,[2]從而導致其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抽象詞匯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二、聽障生美術課堂存在的問題1.本末倒置,課堂教學目標定位不準。聾生美術課堂教學不是以最終培養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為目標,這只是途徑而不是目標,但較多的美術課堂中兩者的關系是倒置的。片面強調美術技能的學習反而會讓學生對美術產生抗拒。而通過美術欣賞和美術創作,能激發聽障生的審美愉悅感,激發學生的學科興趣,豐富其審美體驗。2.缺少教材,教學內容“陳舊化”。部分聾校的美術教材陳舊,與新課標的要求有明顯的差距。例如:有聾校所用的義務教育階段美工教材為1993年的全日制美術教材,內容陳舊,與新課標的課程標準和要求相差甚遠,缺乏知識性趣味性的美術課堂,很難激發聽障生的美術興趣。3.方式固化,課堂授課內容方式老舊。在聾校的美術課中,教師仍用固定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傳達知識,只側重于簡單的技能講解,簡單的技巧與傳達,而忽視了學生個體審美能力的培養,他們的視野難免受到限制,使得教學效果不顯著。[3]三、豐富聽障生美術課堂教學實效的建議1.更新學科教材,采用新的教學內容和模式。以我校為例,目前還在使用人教版1993年版的聾生美工教材,內容老舊,在課堂效果上很難有所突破和創新。結合《2016年聾校義務教育美術新課標》的要求將更多的新課程要求、新課程內容、新教學形式融入新版的美術教材中,使得新的美術教學內容符合新課堂的教學要求。在聽障生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教學有目標,積極借鑒各式教學資源,積極整合美術教學資源編寫校本教材,將先進的教學題材融入教學中,并以能力為本位,突出能力培養在聽障美術課堂中的重要作用。[4]2.改變教學目標,訓練提升聽障生的審美觀察和創造力。美術需要新的思維力和手的創造力。好的課堂首要的問題就是教會聽障生如何正確的進行觀察。在教學中主要指導聽障生對實物間的大小、比例、位置進行比較;實物自身各部位比例的比較;形狀的比較;色相比較、冷暖調子比較等。再借助新穎教學模式提高聾生的創造力,以及訓練聾生如何運用美術技法實現自己的創意。3.營造課堂氛圍,積極構建趣味性課堂。聾校美術課堂中,教師應積極利用教學資源構建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內容做到生動傳神,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例如:《旗袍》這一課教學中,利用實物及影視資料作為課堂導入,學生們帶著好奇心初步了解旗袍的相關知識,在直觀的感受絢麗的旗袍后,進一步啟發學生們的發散性思維,豐富了創作內容,讓學生能夠利用卡紙、輕黏土等材料進行再創造。這樣授課對于聽障生而言,不僅使得聽障生對于知識的接受速度提升,同時使課堂的趣味性得到增加。4.促進產學結合,實現學科及個人價值。積極嘗試實踐類課程內容,通過美術作品的價值易換來提升學生的成就感,改觀學生對于美術課堂的偏執認識。在美術教學內容中能夠讓聽障生進行創作,讓創造的內容融入課堂,這樣既能夠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驗證,又能直接把課堂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起來,既能檢驗學生的技能,又能鍛煉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積極創造,而且更為聽障生實現就業融入社會提供了一條途徑。面對聽障生課堂教學的復雜性和特殊性,這就要求美術教學從業者在美術教學中,明確美術教學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去吸引、教育學生,以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對想象的感悟能力,進而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和表現欲望,促進聾生的健康成長。參考文獻[1]韓鋼.《《聾校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解讀》.《現代特殊教育》,2018年3期:P32—P35.[2]郭立紅.《基于高中聾生學習特征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策略研究》.首都師范大學,2008.[3]曹鴻雁.特殊教育中聾生的美術課程教學[J].文學教育,2016(3):181.[4]練明義.《關于聾生美術教育的深入思考》.《教師》,2017年26期:P64—P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42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