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從2016年秋季開始,基于《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編寫的道德與法治課教材開始進入教學實踐。道德與法治課的理論知識較多,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往往影響教學實效。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失為提高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質量有效、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對情境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作簡要分析。
  【關鍵詞】情境教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075-01
  2016年秋季開始,《道德與法治》這門課教材開始進入教學實踐,能不能通過《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不斷提高學生的本學科核心素養,直接關系到本學科的生命力,直接關系到本學科的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本人運用情境教學法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情境教學法不失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授課方法,是幫助學生提高道德素質,樹立法律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
  二、情境教學法的作用
  1.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的任務就是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投入到豐富多彩、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以其親身生活實踐為基礎,從中體驗并獲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提高本學科的核心素養。而情境毫無疑問能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
  2.創設情境,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
  運用情境教學,利用多媒體提供圖文音像并茂的情境,可以調動學生聽覺、視覺功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思考討論,讓學生喜歡上道德與法治課,促使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3.拉近課堂和現實的距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境,以引起學生對新課學習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帶著情感感知具體情境,領悟教材內容,實現情感共鳴和遷移,貼近學生生活,拉近課堂和現實的距離。
  三、實施情境教學的途徑
  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明顯的教學效果,成為擺在廣大道德與法治教師面前的課題。下面我結合自己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運用情景教學法的具體做法談幾點體會。
  1.生活再現法。
  教師有目的把學生帶入社會,帶進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典型場景,作為學生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繪,鮮明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例如在教《我們的校園》一課時,帶學生到自己校園走走,看看自己學校的美景等,學生很快進入學習角色。
  2.體驗法。
  即結合教材知識點把學生帶入社會,或表演某一角色,創設情境給學生參與、思考,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例如我在《讓我想想》內容的教學中,創設一個購物場所,學生進行購物表演,體會自己做主購物的滋味,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體驗中很輕松就掌握了相關知識。由于教師的精心設計,全體同學的參與,教學的實效性明顯提高了。
  3.畫面再現法。
  教師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再現,用視頻或圖片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全面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覺器官,可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復雜的道理簡單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例如,在講《家鄉新變化》一課時,播放視頻《家鄉的新貌》,展現家鄉新的變化,讓學生親自感受,如身臨其景,再配以教師具體的講解,學生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注意力很集中,學習積極性也很高。視頻情景為學生提供了感性材料,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語言描述法。
  教師通過一些故事,將教學內容穿插其間,增強學生感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穿插一些趣味性較強且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比如我在講解《歡歡喜喜慶國慶》時,先講了自己“十一”在北京看升旗的故事,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師通過恰當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詩歌,可以產生引人入勝的效果。由此創設教學情境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也能培養學生情感,實現情感教學目標。比如在講解《歡歡喜喜慶國慶》時,我放了《國歌》和《國家》這兩首歌,使學生感受我們祖國的偉大,感受作為龍的傳人的自豪感,培養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實施情景教學要注意的問題
  實施情景教學,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可創設問題情境,造成懸念,讓兒童因好奇而要學;或描繪畫面,呈現形象,產生美感,使兒童因愛美而要學;或已有的生活經驗,產生親切感,使兒童因貼近生活形成關注而要學;或觸及兒童的情緒領域,喚起心靈的共鳴,使兒童因情感的驅動而要學。實施情境教學,教師要注意優化情境,所設情境要健康向上,符合法規法律,有利于教學的需要。
  總之,情境教學貼近學生的生活,它的運用,給道德與法治課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主體性、幫助學生培養正確的道德觀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欣.情境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中),2017(4):81-81.
  [2]夏薇薇.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7(30):10-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5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