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小學語文略讀課文課例教學策略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新課標對略讀課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略讀課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應有的重視。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越來越成為每位教師研究教學的重點。文章指出,略讀課文的教學應實施“精略相輔,略中有精”的教學策略,追求“教略”而“學豐”的教學境界。通過略讀課文的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边@些都明確提出了略讀課文教學中要教給學生各種閱讀方法,培養學生各種閱讀能力。自《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推行以來,課程設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核心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小學語文教材二、三學段中,略讀課文占全部課文的46.9%,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讀課文教學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關于這方面的教學設計與研究及可借鑒的經驗也是微乎其微。略讀課文的教學到底該何去何從呢?由此我們便產生了研究此課題的想法。
  近年來,我們小組承擔了廣州市番禺區沙灣鎮課題《基于新課程標準下略讀課文的定位與實施行動研究》。經過兩年多的實踐,針對略讀課文存在的問題,分小組對案例進行研究,積極探索。我們小組對“研學后教”課堂略讀課文的教學策略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組長引領課題組成員進行一次次教學及反思,初步探索出略讀課文教學的有效策略:略讀課文的教學應實施“精略相輔,略中有精”的教學策略,追求“教略”而“學豐”的教學境界。
  一、用足教材,學習提示引路
  在教材的編排上,略讀課文不同于精讀課文,每篇略讀課文之前,都有一小段學習提示,將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連接起來,這段“連接語”(也稱“導語”,下文表述為“導語”)的用處很大,不可忽略。這段文字承上啟下,而且明確提示了文章的學習要求和方法,體現了學習方法的遷移。在進入略讀課文的學習之前,要引導學生瀏覽引導語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默讀,畫出要求,學生在此過程中能明白學習的任務和重點是什么,幫助學生自學。例如:四年級下學期的課文《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的導語是:“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睂W生在這段導語中可以了解到這節課要學習的是關于北國天山的文章,讀文章要解決的問題是找出“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和“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點”,同時也明白,這篇文章有很多優美的語句值得積累。這樣,學生在學習之前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和任務,讀書的針對性就更強,這也是學生自學的一個引導。
  二、放手實踐,自讀自悟要“足”
  略讀課文教學最大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自己讀懂課文,在閱讀中掌握讀書方法。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敢于放手,給學生足夠的自讀自悟時間。
  在學生明確了學習目標,知道學習略讀課文的任務后,給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讓他們自己讀懂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例如,五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篇幅長、故事性較強的略讀課文,課文內容極具吸引力。它的目的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和運用“抓住人物神態和語言來感悟人物形象”的閱讀方法。如何放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只要給足時間,結合單元教學重點,讓他們閱讀,逐步去感受、體會?;仡櫿n堂,在談話引入之后,教師就可以提出研學任務,給學生5分鐘時間初讀,提出初讀要求,讓學生想辦法把課文讀通、讀順。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好的學生可以再讀課文,提前進入感受課文,哪怕是后進生也有足夠的時間把課文讀完。初讀之后,交流課文的主要內容,在交流中適時掃清字詞障礙,為進一步研讀課文做好鋪墊。
  三、重點聚焦,教師引導求“精”
  雖然略讀課文的教學講究“略中求精”,只要求學生粗知文章大意,但“粗知”并不等于“淺知”。如果教學只停留在初讀階段,教師在精讀初期不作指導與點撥,不加以總結與反芻,就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課堂上,指導求“精”,要抓住重點。如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可以提出研學問題:課文中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學生可邊讀邊做批注。
  以問題為中心,組織學生研討研學問題,把時間還給學生,給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與文本進行交流,在句子旁邊做記號,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在略讀課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展開小組合作交流,用匯報感悟的形式進行自主學習和小組學習。交流匯報時,教師適時點撥,師生互動,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問題。如:學生交流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的景物時,說到“景物是那么新鮮、漂亮,動物是那么可愛,植物是那么自由……”正當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興致勃勃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會作者心情的時候,教師適時點撥:“除了園子里的景讓作者難以忘懷之外,還有哪些讓作者難以忘懷的?”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就想到了園子里的事,紛紛舉起雙手,踴躍發言:“作者把谷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作谷穗留著。”從“我把狗尾草留著”“祖父大笑起來”“還在笑”“祖父給我講解谷穗和狗尾草的區別”等語句,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在園子里的快樂、自由。這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尋求閱讀方法。學生的個性與自信能夠推動課堂教學,學生快樂地學習著、快樂地收獲著。
  可見,“精”讀的點要突出、集中,要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教師要反復斟酌,將著力點放在學生的疑難之處,突破重難點。
  四、內引外連,拓展延伸需“實”
  葉圣陶說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既然略讀是為了推廣應用,略讀課文的教學,不應該只滿足于提示中的問題、滿足于教材本身,采取單調的教學方法,而應該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溝通課內外,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延伸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ㄒ唬┧鸭Y料,拓展閱讀
  要加深略讀課文的理解,在教學文章之前可以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了解課文主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五年級下冊的《夢想的力量》,瑞恩是為了讓非洲的每一個人喝上干凈的水而不斷努力,教師可以調整教學策略,先圖文并茂地介紹非洲缺水的情況。再如《金錢的魔力》一課,課前先讓學生讀讀《百萬英鎊》這部短小說,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為全面,更好地領悟拜金主義是不可取的。
  (二)補白文本,升華情感
  閱讀和寫作二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略讀課上充分發揮閱讀的作用,以閱讀引路,實行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
  略讀課文教學,應抓住與文本有密切聯系的“空白”,重視“空白”,巧用“空白”,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展教學的“寬度”,而非“厚度”。如五年級下冊的《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在探討夢想的力量如此巨大的原因時,可以適時設計小練筆:假如你現在就是5000名非洲孩子之一,你會對瑞恩說什么?用幾句話寫下來。在文章令人遐想的“空白”處,通過“補白寫”的訓練,去發掘文本的文外之意,不僅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對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ㄈ┬〗Y寫法,遷移運用
  略讀課文的學習,是為了鞏固前面精讀課文學習中所學到的方法,也是給予學生充分自主的學習課堂,但在自學的過程中教師會不斷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煉他們所用到的方法。所以,在課文學習結束之前,教師需要總結一下當堂學習所運用的方法,加深學生的學習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學習方法,最好就是“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感悟寫法——研學拓展——鞏固寫作方法。如教學三年級下冊《珍珠泉》一課時,讓學生摹仿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仔細觀察家鄉的一處景物并寫下來。六年級下冊《我最好的老師》一課的教學,教師可邊解決學生的研學問題邊小結本課寫作方法:用一個具體事例說明一個道理。這樣,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練筆,寫寫生活中的事。
  略讀課文教學已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課題組的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希望今后,大家可以繼續努力,不斷探索,讓略讀課文成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平臺,綻放略讀課文的精彩。
  參考文獻
  [1]方亮輝,趙培敏.教學探索: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
  [2]曹鴻飛.略讀有道——小學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3]方亮輝,趙培敏.略讀課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3(Z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