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構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信息技術已經悄然滲透到小學教育的各個方面。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點課程,也在進行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益嘗試。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當結合信息技術教學的設計原則,挖掘有價值的知識點,創設情景化的互動教學,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創建高效的數學智慧課堂。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知識的整合主要是把信息技術合理應用于數學活動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和網絡資源,將數學知識直觀地、具體地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直觀的數學概念。對此,我依據多媒體技術和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探究并總結了以下幾點實踐策略。
一、以信息技術創新導入環節
?。ㄒ唬┙虒W導入
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之一,其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想要充分體現新時期的教學理念就必須從導入環節開始。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智慧課堂的教學理念是: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的狀態、情緒、興趣,調動學生的內在主動性,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探索將要講解的內容,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智慧課堂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教學理念的實現與否關鍵在于教學導入環節的設計是否以這些維度為依據。不管是教材中的導入還是日常教學中的導入,都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時,要注重創設與主題密切相關的情境,用多種活動銜接知識,以此發揮智慧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ǘ┻\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新課導入作為智慧課堂的首要環節,起著目標導向、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求知欲以及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其作用已經逐步得到教師和學校的重視。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必須在遵循小學生年齡特征、心理特點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恰當精彩的新課導入,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例如:以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為例,我以PPT的形式,通過幻燈片播放了籬笆、推拉門、梯子等圖片。這種導入設計采用生活中常見的圖片引入,利用這些包含數學知識的事物,引起學生的共鳴,感受事物的形狀。這些圖片是我提前下載發送到多媒體設備上的,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去感受這些圖形的特點,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發現不同圖形間的區別和聯系,進而合理地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主題,探索數學世界中的圖形概念。比如我讓學生上臺將PPT展示的圖片進行分類:晾衣架、折疊椅是平行四邊形;獎杯底座、花盆是梯形??梢?,我借助信息技術創新導入設計,能夠使學生積極投入課堂活動中。
二、借助信息技術展開教學重難點討論
?。ㄒ唬┙虒W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學內容中關鍵的知識,如概念、算理、公式等。對學生已有知識的發展和新知識的學習起決定性作用。教材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不受任何客觀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教學重點即教學內容中那些本質且核心的知識,對每個學生而言具有共性:需要進行有效合理學習并統一掌握的內容。教學重點有時候同是教學難點,教學重點內容是為教學難點服務的,教學中要先突出教學重點,才能突破教學難點,若教學中重點確定不準,教學難點的突破就會迷失方向,處理不好都會影響后續的學習,難以保障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那么,如何通過數學教學實現學生對重難點組塊的認知水平呢?借助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成功地搭建新舊知識間的邏輯關系,從而調動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對難點知識進行深入理解。
?。ǘ┩ㄟ^信息技術輔助,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主動展開對知識重難點的討論,大膽質疑,并對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以促進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選擇探究的起點。教師本著積極引導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目標,及時肯定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同時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點撥和指導。在此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突出知識的重難點,開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愉悅且合理的學習環境中經歷探究教學重難點的過程。
例如: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為例,我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相關知識,創設了一個龍龍和朋友們跳繩的情境,并借助多媒體課件呈現出活動過程。視頻畫面逐一展示龍龍等人的跳繩動作,學生邊觀看邊記錄每個人的跳繩數。在數據統計過程中,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龍龍跳繩太快了,我們不能保證統計的數據是否正確。對此,我讓學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當學生找到多種收集數據的方法時,我進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通過對比選擇出“正”字收集數據法。在繪制折線統計圖時,學生通過多媒體課件仔細觀看了制作步驟,包括文字、圖片和Flash,然后小組探究繪圖的基本方法。最后我將繪制折線統計圖的過程同五個課件一起進行展示,包括畫橫縱軸;確定單位長度等。由此可見,我利用信息技術營造了一個有趣的情境,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經歷了發現、分析、解決的過程,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三、運用信息技術拓展練習題資源
?。ㄒ唬祵W隨堂練習
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學習離不開適當的練習,只有通過適當的練習才能讓學生鞏固和理解知識。做題過程中,需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更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通過做不同維度的題目,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邏輯推理的方法,更能深刻地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在于:它不僅可以呈現直觀的知識框架圖,而且便于知識的提取和運用,網絡中,基于數學知識的相關練習題的數量可謂是“題?!?,學生不但可以拓展解題思維,還可以學到與新知相關聯的很多數學知識,而且反復多次的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全面掌握,從而提升數學學習效率。
?。ǘ┻\用信息技術拓展練習題資源,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
隨堂練習在復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題是完善學習效果的根本,而信息技術的輔助更能拓寬練習題的廣度。由于小學生處于積累數學知識的初期階段,在做題時常常會出現機械記憶而導致效率下降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利用信息技術指導學生整理出已學知識的重難點,并進行適當的知識遷移和擴展,幫助學生積累和提高每個數學問題中相關的知識點。
例如:在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圓”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要求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讓他們對知識鞏固有一個明確的框架;其次,以“圓有哪些特征”“圓的周長和面積”的相關問題為例,指導學生得出答案,并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補充。最后,我打開班級學習系統,從練習題庫中篩選如下練習題: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長方形,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半徑有什么關系?對此,學生自主畫圖并交流,然后歸納小結??梢姡彝ㄟ^多媒體技術,不僅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的數學問題,而且加深了對已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利于復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針對小學數學教學的低效現象,教師要在當代信息技術氛圍下將多媒體技術合理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把學生學習活動和教師教學活動合并起來,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培養他們綜合運用數學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ㄘ熑尉庉?李 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