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通過觀課議課、電子問卷、專題講座、組織座談、查閱檔案資料等形式,對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6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現狀進行調查。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從多個角度提出改進對策,以期助力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小學語文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富蘊縣;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問題;改進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9)05-0076-04
一、總體情況
2018年9月,應新疆阿勒泰地區行署教育局邀請,黑龍江省教育學院組建了由9個學科共17位教研員構成的視導專家團隊。視導專家團于9月10日進駐新疆阿勒泰地區,9月14—17日對富蘊縣6所小學進行了專項視導。根據視導團隊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小學語文教研員深入富蘊縣6所小學的語文課堂,通過觀課議課、電子問卷、專題講座、組織座談、查閱檔案資料等形式,初步了解了這6所學校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教學的基本情況。視導期間,小學語文教研員細致入微地對2—6年級17個班的語文課堂進行教學問診,課后與當地的學校教師進行了近兩小時的評課議課,利用教師訪談環節對當地小學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突出問題和語文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行了細致調研。利用問卷星回收富蘊縣教師電子調查問卷 426份,并查閱了6所小學的教育教學、教研、培訓的相關資料。
二、主要成績和特色經驗
?。ㄒ唬┲匾曊Z文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的培養
中小學的語文課堂,是普及普通話的重要基地,說好普通話,并教會學生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語文教學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學內容。富蘊縣的學校及上級主管部門非常重視語文教師的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能力的培養,接受視導的6所小學的語文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均使用普通話,營造了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學校還根據各級部門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應用的相關要求,積極組織提升教師國家通用語言能力的相關培訓,為教師能適應全面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二)深入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校本研修是基于學校,在學校中進行,以學校發展為目的,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富蘊縣小學語文學科的校本研修開展得有聲有色,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強化管理,健全制度。二是立足課堂,緊扣學情。課堂教學是學校開展校本研修的最主要的內容,富蘊縣小學的語文校本研修依據課標,緊扣學情,有序進行課堂教學研究。三是勇于實踐探索,彰顯學校特色。四是加強校際間合作,區域聯動。例如,同盟校、聯誼校、捆綁校等形式。五是以賽促研,打造優秀教師團隊。如富蘊縣中學通過每年舉辦的“春華杯”“秋實杯”“一師一優課”“民漢教師同課異構”等賽課活動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逐漸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教風優良、基本功扎實并扎根于一線的師資隊伍。
(三)教學設施完備,現代化教學手段得到普遍應用,教師具有較高的信息化教學基本素養
富蘊縣接受視導的6所學校教學設施完備,很多學校都配有錄播教室,大多數班級都配備了電子白板。教師均能靈活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和利用,把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于課堂,優化教學。在視導的過程中,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合理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這一研究課題時,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有的學校明確規定語文課必須每節課都使用課件;多數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只停留在播放功能上,一部分教師的課件資源完全從網上下載,未根據學情做任何修改等等。
(四)教師教學基于學情,因材施教,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富蘊縣的小學生,尤其是寄宿制小學的學生,90%以上都是少數民族,普通話水平不高。很多學校一些年級的學生使用的教材剛從新疆版教材更換為統編教材,學生從使用雙語過渡到完全使用普通話進行學習,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適應。雖然困難重重,但很多語文教師能夠基于學生的起點,靈活調整教學目標和課時安排,并針對學生薄弱情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例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每篇課文教學的課時安排。一年級統編教材的編排順序是先學漢字,再學拼音。在教學中有的教師基于學情,采用拼音和漢字一起學的教學模式,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五)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較扎實,課堂教學各具特色
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履行崗位職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完成教書育人任務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富蘊縣的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較扎實,課堂教學各具特色。有的教師教學中善于在舊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知識遷移;有的教師善于在課堂上組織和設計小組學習活動;有的教師精彩的吟誦令學生陶醉在美好的詩意里;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勇于嘗試寫下水文;有的教師擅長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有的教師注重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有的教師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等等。
(六)教師愛崗敬業,勤于奉獻,孜孜不倦
在視導的過程中,富蘊縣的教師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們身上的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富蘊縣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由于師資緊張往往還肩負科學、品德、地方課程等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此外有的教師還負責學校的其他非教學工作。一些鄉鎮學校都是牧業寄宿制學校,很多家長不僅不能輔導自己孩子的學習,而且常常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我們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除了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責,還要擔負起幫助學生父母照顧孩子的職責。在這里,每周五天的學??醋o,每天利用午休和自習課時間輔導學生學習,已成為教師的家常便飯。走近這里的教師,我們無時無刻不被他們深深地感動著。他們對孩子們無私的付出和陪伴,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追求,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里的教師讓我們肅然起敬,他們用付出和努力詮釋了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對教育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 三、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一)重視了語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弱化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
有些學校的語文教學重視了語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弱化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闭n標在“課程性質”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惫ぞ咝院腿宋男缘慕y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具有語文學習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除此之外,還在發展學生的智力、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方面有直接的指導和實踐作用。語文課不同于品德課,語文教學的思想道德教育,重在“滋潤滲透、潛移默化”,體現在語言文字的訓練過程中。雖然大家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又不自覺地走進把語文課上成品德課的誤區。
(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淺嘗輒止,導致課堂教學低效
在一些語文課堂上,“串講串問”這種教學方式依然存在,尤其體現在閱讀教學中。多年來,我們的教師已經習慣了用提問和分析來駕馭課堂,似乎不提問,學生就不會學習。崔巒老師曾多次指出了閱讀教學的怪病就是“讀書少,感悟少,提問多,分析多”。盡管新課標頒布以來這種現狀有所改變,但是串講串問仍然是目前課堂教學需要根治的一個頑疾。提問式分析法是這類課堂的主要表現,教師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問,學生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地答,這樣的課堂看似教學過程很流暢,學生思維沒有阻隔,實際上學生成了問答的機器。無論哪篇課文,教師都千篇一律的滿堂講、滿堂問、串講串問問題,一味地帶著學生去找所謂的標準答案,結果淹沒了教學重點,擠占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磨滅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三)教師過度無序地分析課文,致使學生思維零散混亂
一些語文課堂上,教師過于注重對課文內容的分析講解,忽略了學生的自我理解和情感體驗。這樣的課堂,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理解,標準答案代替了學生的自我思考,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學生豐富的個人體驗。這樣的課堂,教師的教學跳不出滿堂分析的框架,學生的學習也局限于理解這一層面。在一些課堂上,學生往往對課文內容還沒有整體感知,粗通文意,就進入到下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理解也注定不可能到位。教師把文章支解得七零八落,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一種無序狀態,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層次性、嚴密性。
(四)課堂活動中,教師的示范作用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模仿對于兒童,正如獨立創造對于成人那樣同等重要?!比珖奶丶壗處熡谟勒蠋熢谡Z文教學中,尤其重視教師的示范作用。在接受視導的語文課堂上,僅有一部分教師范讀,很多教師都選擇用播放音頻來代替教師的示范。同時,我們還發現在一些課堂上,教師在進行寫字指導時,常常用字卡或者播放視頻代替教師的示范。這樣做的效果往往也不好,通常一篇課文學完了,班里還有一定數量的學生不能按要求把字詞寫正確,把課文讀通順。同冷冰冰的輔助教學工具相比,教師的親自示范更有溫度,更能達到較好的示范效果。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立足學情,善于觀察學生的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示范內容。課堂上教師示范的缺失,使語文課堂失去了本真的味道。
(五)教師不能準確把握和有效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內容與要求
通過與教師的交流,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對學段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與要求不夠明確,不能在課堂教學中準確把握和有效落實課程標準規定的內容與要求。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得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在語文常規教學中,課程標準是課堂教學的依據,它所起的作用遠遠大于它本身的價值。首先,它制定了語文學科的課程目標與內容。這就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目的性更明確。其次,它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實施建議,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法可依。再次,課程標準是指導教學的重要依據。由此可見,能夠準確把握和有效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內容與要求是語文教師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內容。
(六)教師不能準確理解和把握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與編寫意圖
根據中央對三科教材統編統用,三年實現全覆蓋的要求,2016年秋季學期小學一年級開始使用統編教材,2017年秋季學期,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使用統編教材,2018年覆蓋小學一、二年級,2019年所有年級全部使用統編教材。阿勒泰地區小學一、二、三年級均已使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在視導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雖然參加了統編教材的培訓,但對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和編寫意圖,理解得不夠深入。對統編教材的編寫框架缺乏整體性的把握,在教學中不清楚如何落實統編教材的教學建議。
四、改進對策
(一)強化《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的培訓效果,深入鉆研《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的內容
在視導過程中,我們發現有些上課的教師,雖然每一節課都在努力實施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但是有的課,雖然教師教的是統編教材,但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還留有原來的影子。熟悉理解統編教材的編寫意圖,轉變觀念,還需要有一個過程。我們認為,首先應保障每位語文教師人手一本《語文課程標準》,盡可能地為每位語文教師配齊統編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來激發教師學習的自覺性和深入研究的熱情;其次廣泛開展關于《語文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解讀的培訓;再次,通過組織基于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的教學觀摩活動,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正確把握課程標準,有效使用統編教材;最后,通過組織基于課程標準和統編教材的各種賽課活動,來激發教師的學習和研究熱情。 (二)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凸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1.在師生對話交流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在視導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課堂存在這樣的現象。課堂上貌似很熱鬧,言說多于傾聽,實際上教師沒有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只是一味地在學生的回答里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有的學生有疑問,教師視而不見,急于進入下一個教學環節。這樣的課堂,學生往往也不互相傾聽彼此的發言。學生只有在課堂上養成傾聽的習慣,聆聽教師的講課,聆聽他人的發言,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地參與課堂活動,才能產生與他人智慧撞擊的火花。培養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教師首先要做一個有耐心的傾聽者。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有助于其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相傾聽,既達到了師生之間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給學生營造了良好融洽的學習氛圍。
2.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讓語文課更有語文味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它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毒拍炅x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就為我們的語文教學確立了一個方向,即應通過“以讀為本”來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造朗讀的機會,朗讀要貫穿教學的全過程,而且每次讀的目的都要明確,做到讀得有層次有提升,要體現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語文教科書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得美妙,語言運用得精妙,思想表達得深邃,見解闡述得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課堂上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培養朗讀能力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視導過程中我們發現,在一些語文課堂上,學生讀得不夠,教師沒有帶領學生進行充分的朗讀訓練。在視導的學校里,大部分孩子都是少數民族,普通話說得不夠流利,制約著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發揮語文課的優勢,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朗讀。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朗讀水平,在教學中對癥下藥。
3.優化寫字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在視導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寫字指導不到位,有的教師課堂上不親自進行講解示范,而是用字卡或者視頻代替教師的示范,缺少對學生寫字的評價環節,對學生書寫習慣關注不夠,不注重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培養等情況?!墩Z文課程標準》在具體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第一、二、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教師在進行寫字指導時,要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掌握結構、書寫基本筆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規范、美觀地書寫漢字。這個環節我們提倡教師親自進行講解示范,而不是用字卡或者視頻代替教師的示范。通過教師的示范可以使學生對漢字形成正確的視覺形象,變抽象為具體。教師指導學生明確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強調字的間架結構,然后再讓學生按筆順進行描紅練習,最后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寫法。
4.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懷疑精神
明代陳獻章說:“前輩謂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辟|疑問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表現,優化語文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同時,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也是新課標的要求、是主體性教學的手段、是學生自覺學習的需要、是師生互動性原則的體現。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要步步牽著學生走,要把自主探究的教學方式落到實處。第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名學生,要努力營造輕松民主的質疑環境。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第三,培養學生質疑的興趣,教授學生質疑的方法。如講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對課題質疑,教師可以拋出一個看似簡單又不能馬上回答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認真地研讀課文。第四,教授學生解疑的方法與途徑。學生解疑是圍繞問題展開的,問題是從學生中來的。當然,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必要的篩選,然后再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研讀課文、查找資料、分工協作等方法自主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質疑與解疑的過程中體會到應有的快樂和成就感。最后,教師對學生解疑的結果進行補充和總結。
5.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模式
合作學習作為新課程標準倡導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小組合作學習給課堂注入了活力,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師生、生生之間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促進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諧發展,進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認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建立合作學習小組,一般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二是讓小組里每位成員都明確合作規則,對小組成員進行分工,一般采取輪流制;三是選擇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合作學習內容不能過于簡單,要有合作學習的價值;四是留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時間,然后小組成員間再進行交流;五是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六是要有小組代表匯報環節,其他成員可以補充;六是要有小組間互評環節;七是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成果進行評價。 (三)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合力提升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富蘊縣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由于師資緊張往往還肩負科學、品德、地方課程等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此外,有的教師還負責學校的其他非教學工作。一些鄉鎮學校都是牧業寄宿制學校,很多家長不但不能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而且常常不能陪在孩子身邊。我們的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除了有傳道授業解惑之責,還要擔負起幫助學生父母照顧孩子的職責。在這里,每周五天的學校看護,每天利用午休和自習課時間輔導學生學習,已成為教師的家常便飯。長時間的超負荷工作容易使教師產生職業倦怠,而職業倦怠會給教師的身心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容易使教師對學生失去信心和耐心,進而影響一所學校、一個縣、一個地區的教育教學質量。教師的職業幸福感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只有提升教師的幸福感,讓教師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體驗到教師這一職業的幸福,他們才能用自己“幸福地教”來實現學生“幸福地學”。建議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構建以人為本,和諧民主的管理體系;從專業引領的角度,激發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重視教師的心理問題,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同時,提高教師待遇,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鼓勵教師,多發展一些興趣愛好。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n Fuyun County in Xinjiang Aletai Reg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ountermeasures
XU Xue-fei
?。℉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Through class-watching and evaluation,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lectures on special subjects, forums and document reference, this study makes 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teaching in six primary school of Fuyun county, Xinjiang Aletai Region.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Fuyun county, Xinjiang Aletai Region.
Key words:Fuyun count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 teaching;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5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