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習作評改現狀分析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習作教學歷來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評改是習作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教師要把握好這個重要環節,有效提高寫作教學效率。文章分析了小學習作評改的現狀,并提出了“激勵與賞析”“巧立名目”“遞進評改”等習作評改策略,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習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習作評改;現狀分析;教學對策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明確的要求:培養學生習作的修改能力,在修改中得以提高習作水平。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會閱讀理解和作文,到了小學高年級,作文的分數占的比例越來越重,在100分的試卷里占了30分,所以習作教學在高年級的教學中尤為重要?,F在的習作教學的一般模式為:教師指導——學生習作——教師批改——教師評改。要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的評改尤為重要,但在學生習作評改教學上,往往浪費了很多時間、精力,收效甚微。長期在低效、甚至無效的勞動中耕耘,成為教師的苦惱。如何提高習作評改的困境,找出有效的方法是筆者探討的重點。
一、小學習作評改現狀分析
當前的習作批語往往以教師為中心,教師用自己的標準來欣賞學生的作品及衡量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不能理解學生要表達的意思,不符合學生實際想象。習作批語造成平等對話的缺失。學生易對這種傳統的批改方式產生心理疲勞。習作評改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ㄒ唬┡淖魑乃玫臅r間太長
教師改一篇作文需要5~8分鐘,批改一個班的作文至少要花上好幾個小時,除了作文以外,還要批改其他作業、處理班級工作,因此教師批改一次作文要花上四五天。這使得教師對學生作文的優秀之處和作文的不足,印象已經不是很深了。
?。ǘ┙處煹呐娜狈θの?,學生缺乏興趣
評改是教師單方面的行為,與兒童的心靈感受之間存在多重阻隔。教師批改學生作文就等于在和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遺憾的是,習作批語的大眾化、模式化,如“語句不通順,中心不明確”“選材不夠新穎”“層次不清楚”等批語充斥在大多數學生的作文本中,學生對這種缺乏個性化的技術性批語不知道怎么修改。久而久之,教師的評改語言在學生心中變成了一種無意義的符號。對教師評改后的習作,學生只關注分數,沒有認真看教師的眉批,讀不明白教師的批語。學生往往把批改、評價作文看作是教師的事情,對此采取消極態度,處于被動地位。這種“例行公事”的批改缺乏趣味,無法打開學生的心扉,致使缺乏指導的學生認為這是負擔,學生缺乏興趣。教師應該用舒展的心靈來閱讀,來感受,來表達。
?。ㄈ┬〗M不會合作改
由于學生的修改能力有限,如果讓學生在小組進行批改,只能把作文的錯字、標點作簡單的修改,而對于作文中句子的語法、選材等不甚了解,未能把修改的意見反饋給學生。
二、小學習作評改的策略
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心理需求,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評改呢?筆者認為應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調動學生的興趣,這是一種很好的習作評改的途徑。教學中以興趣為“內驅力”,通過各種富有樂趣的評改手段,讓學生處于生動活潑的評改中,喚起他們對習作評改的興趣和情感,學生的作文才會越寫越好,越改越積極,習作教學才會煥發生命的活力。讓評改作文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讓學生接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去負擔。經過不斷的學習和摸索,筆者總結了一些比較有效的策略:
?。ㄒ唬┘钆c賞析策略
作文評改當以正面指導為主,激勵為先,教師要善于發現、肯定學生習作中的優點和進步,使他們嘗到習作的甜頭,產生積極修改習作的強烈愿望。激勵與賞析策略,能為學生的言語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在批改時關注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自薦”。教師在學生的作文中畫出好的詞語、句子、段落。對于習作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讓他說說自己的習作中值得一提的地方,可以是一個題目、一個詞語、一個句子。如學生寫的作文《大夫山游記》,教師的批語是:你真棒,會引用詩歌的名字作為題目。又如學生描寫新來的教師:“她大踏步走上講臺,像只老虎似的?!苯處煹呐Z是:能細心觀察,把教師走上臺的姿勢描繪得很生動,而且還運用了比喻句。對于習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讀一讀他寫的一個句子、一個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如有位學生是這樣寫自己訓練的艱苦的:“當同學們在玩的時候,我必須枯燥地重復練習;當別人還沒睡醒時,我已經早早地回到學校練習;當別的社團已經早早放學的時候,我還要留下來繼續排練……但是我的付出沒有白費,經過兩年的訓練,我終于可以代表學校參加廣州市的比賽了。”教師的批語是:通過運用排比句,雖然沒有用上“苦”字來寫,但從中卻讓人感受到學習豎笛的艱辛。對不同學生習作的欣賞,既肯定了學生語言的精彩,也是對學生語言創新的嘉獎。能激勵更多的學生在評改課上認真聽,欣賞別人習作中的優美之處,形成你追我趕的勢頭,寫作水平得到提升。
?。ǘ┣闪⒚坎呗?
學生喜歡表現自我,完成習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認為寫得最成功的地方在作文本上展現出來,真實、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觀點,學會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因此,教師在習作教學時不妨巧立一些活動名目,激發學生修改習作的興趣。其操作形式可依據不同類型作文采取不同的方法。
1. “睛”彩無限發布會
通過課件或投影,展示班級中較好的習作題目,如寫讀后感的時候,大多學生的題目都是《〈×××〉讀后感》,為了讓全班學生在擬題目的時候不要千篇一律,通過“‘睛’彩無限發布會”讓全班學生一起共賞好的題目??梢哉亩蔚囊痪湓捵鳛轭}目,如《一萬次的單調,才能直抵驕傲——〈總有一只蟬,記得夏的香〉讀后感》;可以把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話作為題目,如《勇氣,決定成敗》;別開生面的題目,如《〈笨小孩變人氣王〉之隨想曲》《讀〈巧克力戰爭〉所想到的》。對同一題材擬出不同的題目,既能激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擬題目,開闊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是對如何開拓選材思路的一次指導。 2. 擷有所得欣賞會
每次習作評改時,教師先讓學生看看教師在習作上所畫的詞語、句子和段落,想一想自己的“閃光點”在哪里,通過學生的“自薦語”,讓學生在課堂上“擷有所得欣賞會”中展示出來。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內容,哪怕只是一個詞、一個句子,或者是一個片段。
3. 記者招待會
每篇習作都是學生生活的縮影或對生活的感悟。對于教師推薦或在學生互評過程中眾人認為寫得好的作文,可以以“記者招待會”的形式,讓“小作者”介紹作品的“創作”過程,其他學生采訪其構思這篇習作的經過。這種方法需要依據情況,事先和這個學生溝通,讓他有所準備。
4. 真假鑒別會
指導學生學會用兩種眼光觀察,第一是欣賞,第二是批判。教師在評改學生習作時,除了要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外,還要發現學生這次寫作的通病,如在寫景物的作文里,大多數學生都未能將景物寫具體、細致,未能突出景物的特點。這就需要通過“真假鑒別會”,讓學生體會是否所有景物在不同的地方都一樣,景物在不同季節是否也是一樣……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辨別,讓學生得到鍛煉,學會互相吸收和借鑒。
(三)遞進評改策略
教師根據學生習作水平劃分不同層次,先讓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幫助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修改作文,以“小教師”的身份參與到批改作文的工作中去,發揮學生參與評改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同齡人的想法去看待同伴的作文,在平等、互助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評改操作過程如下:第一,細讀。為了對所批習作有一個真實、深刻的第一印象,要強調仔細閱讀習作,標出明顯的錯別字、標點誤用和病句,估算出大概的字數,記錄讀文章時的第一感受。第二,精讀。這是評改的核心、關鍵。必須仔細研讀原文,依據習作要求邊讀邊思邊改,看習作圍繞主題表達了什么情感,是否能表達真情實感,標出眉批。第三,速讀。要求學生從總體上把握,客觀地對習作提出建議并記下來和對方交流。最后,將寫作水平較好的學生按照性別比例、組織能力等原則分成小組,以保障小組之間良性競爭、優勢互補。讓他們閱讀同組成員的作文,根據教師提供的習作批改要求進行互評互改,并通過交流、推薦等形式,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習作的長處與不足,讓優秀的學生能博采眾長、互補互進。
作文評改方式的改革,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習作評改的過程,用欣賞的目光與同伴同想、同感,成為拜讀者、欣賞者、分享者,從中讓學生積淀寫作知識,積累寫作方法,逐漸提高習作修改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57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