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把樂善滲透在日常的教育之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人人都說做班主任苦,“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但在我看來,雖然班主任工作任務繁重,又苦又累,但只要用心、用愛,善觀察、有智慧,辛勤的付出后,收獲的是學生的成長、老師的成功。多年來,與學生們一起,不斷上演著我們的教學故事,感受著兒童的天真爛漫,也深感學生們的樂與善需要把握契機、用心引導,把樂善教育滲透在日常的教育之中。老師刻意教導的知識,也許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忘,但滲透在日常中的樂善教育,則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模式,如同水分營養一樣,進入學生的血液里,與學生融為一體,成為他們的思想行為習慣,影響深遠。
  一、尋找契機,滲透樂善教育
  有一次班會的主題是“防溺水安全教育”。我把溺水的危害、預防溺水的知識要求和學生一起學習,末了,讀了一首《防溺水安全歌》:“海珠湖,大濕地,萬畝果園晴天碧。河涌密,水流急,水深難辨莫嬉戲。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最重要……”并把這首《防溺水安全歌》粘貼在課室顯眼的位置。
  第二天早上早讀課的時候,我走在課室的走廊,隱隱約約聽到孩子們竊竊私語,甚至是嘻嘻的笑,我一走進課室,孩子們馬上閉上了小嘴,課室有一種凝重的氣氛。我莫名其妙。有孩子用眼睛偷偷瞄一下墻壁,然后又看看我。我循著孩子們的目光,赫然發現墻壁上《防溺水安全歌》的旁邊有人用鮮紅的熒光筆大大的寫了“死”字。我立刻意識到這是教育的寶貴時機,于是,我微笑著對學生們說:“看來經過上一次的教育,大家對溺水感受很深,知道不注意預防溺水就會有生命危險,把‘死’字都寫在墻壁上了……”同學們面面相覷,我話鋒一轉,說:“這個‘死’字寫在墻壁上好嗎?應該寫在哪里?”
  “寫在心里!”“刻在心上!”同學們紛紛回答。
  “同學們學到了安全知識,知道了溺水的嚴重后果,所以要時刻把防溺水記在心上;同時,同學們也要記住,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不在墻上亂寫亂畫。”
  課后,有同學用涂改液把“死”字涂掉了,墻壁又恢復了和以前一樣的雪白的顏色。我又公開表揚了相關的同學。
  班主任需要一顆敏銳的心,發現、把握并利用教育的契機進行樂善的教育,引導學生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二、使用正面評價,引導學生樂善
  莎士比亞說過:贊美是照在心靈里上的陽光,教師一個肯定的點頭、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可以幫助孩子重獲信心。如:“你真行!”“你真不簡單!”“你的想象很奇特!”“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例如,在教學六年級語文《金色的腳印》時,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問:老狐貍為了營救小狐貍時,老狐貍為什么叼著一只哆嗦的雞沖著秋田狗大搖大擺的走過去?不是自尋死路嗎?“這是為了引開秋田狗?!薄斑@是調虎離山!”老師給予評價:“你真會讀書?!薄澳隳苓\用成語回答,真了不起!” 通過正面評價,我激發了孩子們對這篇描寫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課文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們走在樂善的路上。
  三、用好課本素材,引導學生樂善
  教學六年級語文《金色的腳印》一課中,小男孩正太郎家的傭人從山里捉回一只小狐貍,兩只老狐貍想盡一切辦法要救小狐貍出去,它們冒著生命危險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顧小狐貍,并和十分同情小狐貍、偷偷給老狐貍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親密信任的關系。后來,小狐貍被送給鄰居,正太郎為了要回小狐貍,不慎掉下懸崖,兩只老狐貍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最后,正太郎要回了小狐貍,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了山里,狐貍一家終于團聚并回到了樹林中。教《金色的腳印》一文時,我讓學生們觀察正太郎與狐貍一家日益親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們體會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引導學生們得出結論: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的家,人要和動物共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能更加的和平美好。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們懂得:對動物友善、保護自然,就是和諧共生的樂善。
  三尺講臺,寫不完人生的風景?!芭踔活w心,不帶半根草去”,讓我深深地體會,班主任只有愛自己的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循循善誘,才能感受人生的幸福。用上善意、愛心、智慧,用好契機、正面評價、課堂教學的機會,分分秒秒,點滴滲透,讓樂善漸漸成為學生思想行為的自然而然的選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79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