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談科學活動中的探究能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3-6歲兒童發展與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指幼兒通過活動,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感知、操作、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獲取廣泛的科學經驗、學習科學方法,發展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好奇心,產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萌發對大自然的關注和熱愛。 好奇心是幼兒內在生命本質的展現,正是好奇心驅使著幼兒去探索自然。然而由于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容易忽視幼兒的探索過程,急于告知答案,使活動過程流于形式。我認為幼兒科學教育的過程中,幼兒相對獨立的操作、實驗、感知、觀察,教師要為他們提供獲得成功感受的良好機會,讓幼兒去發現各種自然物和現象是怎樣活動的,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如何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進行觀察和探索,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來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
  一、探索興趣是培養探究能力的關鍵
  興趣是探索和學習的動力,它不僅能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使學習成為快樂之事。幼兒真正的自主探究是從有疑問并尋求答案開始的,因此,對于幼兒提問我們都應給予回答,并與幼兒共同探索,使幼兒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產生探索的欲望。
  那么怎樣才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呢?
  1.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
  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是幼兒的本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常常會關注身邊的事物,對其產生興趣,從而產生探索的欲望,因此,科學活動應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2.提供豐富多彩的操作材料,為幼兒的探索提供條件
  在科學活動中提供的材料要豐富、充足,甚至更多一點,便于幼兒選擇和探索。提供的材料應有利于幼兒發現問題,引起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教師可利用自然角引導幼兒直接感知一些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及生長發育過程等,滿足好奇心、求知欲。我們還要帶領幼兒到廣闊的大自然中感受整個世界,合理利用家長資源、社會資源等等,使幼兒自主探究能力得到發展。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為探索活動奠定基礎
  科學探索活動需要幼兒服從一定的規則,能和同伴友好合作。幼兒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探索,最終找出答案。因此,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是探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幼兒是科學探索活動的主體,而教師是鼓勵者、支持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應讓幼兒充分操作,主動學習、主動探索。
  1.教師發現幼兒的“問題”,從而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幼兒教師要做個有心人,用敏銳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及時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水平的情況下,鼓勵幼兒觀察、操作物體和同伴交流信息,自主探索,尋求答案。這種源于幼兒自己“問題”的活動,幼兒積極性高,樂于參與,極大地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欲望。
  2.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探索之后,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
  此時,教師應創設一個寬松的環境,鼓勵幼兒參與交流活動。例如:引導幼兒和同伴交流, 因為他們之間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引導幼兒和老師交流,因為老師是幼兒學習的鼓勵者、支持者和引導者,老師能傾聽、關注幼兒的問題和疑惑,能鼓勵幼兒繼續嘗試和探索,尋找新的發現。 引導幼兒和家長交流,因為家長是幼兒最親近的交流對象家長的鼓勵和支持,會讓幼兒獲得等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從而充分挖掘幼兒探索的潛力。這種相互之間的交流活動能讓幼兒從中積累知識和經驗,獲得的成就感還會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興趣,從而培養了幼兒自主探索的能力。
  3.及時評價活動,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活動,要關注幼兒是怎樣獲得一點一滴知識的。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教師應參與活動,鼓勵幼兒不斷思考,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及時給予評價,隨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鼓勵,體驗成功的樂趣。這樣,幼兒通過自主探索所獲得的知識才是最真實的,幼兒才會真正愛上探索活動,感受到科學世界的神奇。
  總之,在科學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探索者,我們教師應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充分觀察幼兒的基礎上,為其提供操作、探索的機會和條件,實施有效的“問題”互動和交流活動,及時評價和鼓勵幼兒,讓幼兒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從而培養幼兒自主探究的能力。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81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