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繪本資源的幼兒區域活動的實踐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幼兒喜歡繪本就跟喜歡游戲一樣是一種天性,繪本是一門敘事的藝術,用孩子喜歡的圖像與聲音,牽引著他們進入多姿多彩的故事世界。每個幼兒園都有一定數量的繪本,同時也有圍繞繪本開展的一些活動區域、比如讀書區、美工區、游戲區等等,這些都可以稱為繪本資源。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的這些資源,深化故事的教育內涵,拓展故事的教育空間。換句話說,教師應根據故事情節,根據幼兒的認知和情感需求設計大量相關的現場表演活動,使他們的視力和聽覺世界進入新的水準。
關鍵詞:繪本資源 幼兒教育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 6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5-8877(2019)07-0049-01
筆者曾做過一個簡單的調查,看看一般的幼兒家庭,家里有多少本繪本。結果非常令人驚訝,40個家庭中,一本繪本都沒有的家庭有10個,只有一兩本的家庭有20個,超過5本的家庭只有5個。可見幼兒在家庭里接受繪本學習的氛圍并不好。因此教師除了加強家庭與幼兒園的溝通之外,也要充分挖掘幼兒園自身的資源,盡可能多地給幼兒適切的繪本學習,以提升他們的素養。
1.將繪本融入生活,讓孩子感知真實
繪本不能僅僅作為某些活動的媒介或工具,如果這樣,可能會讓孩子沉迷在表面的喧鬧中卻忘記故事本身的美麗。教師可將繪本融入生活,使繪本與幼兒的體驗對接。例如,讓孩子首先告訴單張圖片卡的內容,然后引導孩子閱讀。接著再讓他們在書中找一找這些小動物出現的順序,給卡片排隊,有了部分講述的經驗后,孩子們對這本繪本就有了新的認識。再帶著任務去找一找,排一排,孩子們翻閱時就多了一份仔細和認真。這個排卡片的過程,就跟孩子的生活體驗相似,也就是說,幼兒以生活中他們熟悉的方式接納著繪本學習。
當然,這種使用卡片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先將小蛇吃的食物和不同形狀的小蛇制作成操作卡片,孩子可以玩連連看游戲,將食物和不同形狀的小蛇連一連,然后再翻閱繪本。最后,孩子再根據內容給這些不同形狀的小蛇排出先后順序,在擺圖操作時,他們會想起那句夸張的句子“啊嗚——咕嘟,啊真好吃”,于是邊擺邊講述,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繪本閱讀形式。這些操作卡片的方式是幼兒生活中的常規操作,教師將這種方式無痕地融入繪本中,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繪本教學的高明之處就是讓幼兒覺得生活處處有繪本,他們又時時在讀繪本。幼兒的生活經歷非常有限,繪本拓展了他們對生活的認知,他們又在生活中深化對繪本的理解。
2.將繪本融入音樂,讓孩子感知情趣
許多幼兒在一開始的時候是非常喜歡繪本的,慢慢地他們會對繪本失去興趣。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生性好動,坐不住,教師要及時變換活動區域,以避免產生厭煩心理;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閱讀繪本的過程略顯單調。如將繪本與音樂結合,則會多一份情趣,也會讓愛好繪本的孩子也愛上音樂,或者讓愛好音樂的孩子對繪本多一層理解。在閱讀繪本時,加入一些與繪本主題相應的音樂與樂器,會讓整個繪本學習靈動起來,進而也能吸引幼兒去閱讀。例如,奧爾夫音樂是當今教育系統中受世界影響最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系統之一。具有從幼兒出發,以他們為本位,注重孩子潛能開發、注重其內心世界的特點。教師從它的分類中可以找到很多現成的音樂故事的曲子,這些又恰巧和繪本的故事相配。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的同名音樂就可以整體用來表現繪本故事,除了多一份活潑之外,也更有利于幼兒對繪本內容本身的理解。當然繪本延伸出的韻律活動也同樣豐富多樣,繪本《白羊村的美容院》所延伸出的音樂律動《有趣的按摩》,就可延用美容院的主題,一方面能利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游戲經歷;另一方面,教師為他們進行生動的音樂教學活動,并擴大他們的學習興趣。幼兒學習繪本不只是簡單地看看書,要將他們各方面的潛能挖掘出來。音樂激發他們閱讀的激情,也讓他們多了一份素養的熏陶。其實音樂也是繪本閱讀的一個支架,因為幼兒會隨著音樂的節奏更好地體悟文本的內容,進而進入文本的內核。
3.圖畫書被整合到游戲中,讓孩子感到快樂
繪本本身就帶有一定的游戲性質,如果能將繪本與游戲對接,就能更好地展示孩子的天性。游戲的方式很多,比如幾個小朋友圍坐一起,看圖說話,看誰想象力最豐富;聽一本圖畫書錄音,看看誰猜到了成語的故事;表演一段繪本中的故事,看誰演得最像。在游戲的同時,教師要用贊賞、接納、理解、支持等教育觀念來鼓勵他們敢于說,樂于表演,大膽想象,相信他們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從繪本中獲得快樂、獲得生長。對于具有較好語言技能的幼兒,教師可以提高他們的要求,例如要求他們模仿不同的角色說話;對喜歡模仿動作的幼兒來說,教師可以讓他們發揮優勢,將繪本人物展示在其他幼兒面前。
以《愛情樹》為例。天才圖畫書藝術家希爾弗斯坦為幼兒創造了一個迷人的寓言,簡單的墮落線條和詩意嘲弄的幽默。教師問孩子誰愿意演蘋果樹,班上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舉起了手;問,誰愿意演那個孩子,班上沒有人舉手。于是教師表演那個孩子,所有的幼兒獨自在活動區域表演蘋果樹。教師說著臺詞,展示著動作;幼兒接著故事的情境流暢地表演著。他們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們將繪本與具體的情境表演融合起來。游戲中孩子對繪本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視角,比如在表現心情難過的時候,有的孩子會假裝哭,有的孩子會擦著眼淚,有的孩子會跺跺腳,有的孩子會把頭伸向窗外。游戲復活了繪本學習,讓孩子在給予和接受之間,以及在愛與被愛之間自由理解。
4.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作為幼兒生活與學習的一部分,教師要投入更多的熱情與經歷,使其也成為幼兒能力與素養發展的重要部分,為他們日后的后繼發展提供精神食糧。繪本資源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教師可調動一切有利因素,使其最大限度地為幼兒閱讀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進而使繪本閱讀真實有效地發生與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1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