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函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對我國的教育發展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教育改革方面也越來越深化。以數學為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就是要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積極探索精神的人才。初中生在學習函數時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老師在解決這一難題時,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同時老師在情境教學中也可以不斷地總結出經驗,幫助自己提出更多創新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初中函數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 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8-0104-02
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常常會覺得比較困難,尤其是在函數部分會覺得非常抽象,難以理解,以及函數具有的嚴謹性和知識點的繁多,使學生們在學習時會更加沒有興趣,喪失了對學習的主動性。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來看,函數在數學的內容中占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老師在教學時一定會非常重視這一部分知識點。此外,在生活中也處處出現了函數的身影,函數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處理問題。初中生通過對函數的學習,可以加強對數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提高自己的數學水平。
1.正確認識初中函數和情境教學法
?。?)初中函數的含義。學生在學習函數數學之前就要弄懂函數數學的含義,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函數的意思,那么在學習時就會模模糊糊,很多內容也就理解不了。函數的含義比較抽象,它指的是量與量之間的關系。老師在講解函數這一部分時,就要對函數的概念做一個比較詳細的講解和闡述,讓學生們在運用函數之前掌握含義,能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題目,并在進一步的學習運用中逐漸掌握函數。比如,教師可以以一次函數y=2x+3和y=2x為例,讓學生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圖象,作圖之后學生對圖象進行比較,可以從中悟出k相同而b不同時圖象之間的關系。學生可分為兩兩一組討論,用自己的語言總結規律。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一次函數性質,教師還可以將一次函數圖像比喻成書法中的“撇”和“捺”。當k>0時,函數圖象呈“撇”的趨勢,如果此時b>0,則直線與y軸交于上半軸,稱之為“上撇”,如果此時b<0,則直線與y軸交于下半軸,稱之為“下撇”;當k<0時,函數圖象呈“捺”的趨勢,如果此時b>0,則直線與y軸交于上半軸,稱之為“上捺”,如果此時b<0,則直線與y軸交于上半軸,稱之為“上捺”。凡是“撇”,y隨x的增大而增大,凡是“捺”,y隨x的增大而減小。函數是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重點,需要利用這個含義去研究客觀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當學生們掌握函數的基本知識,再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就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然后去分析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們提高運用函數的能力。所以總體上來看,函數學習在整個數學學習階段是一個重難點,老師和學生們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函數上。
(2)情境教學法的含義。情境教學法的觀察角度比較廣泛,在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義,所以在學術界看來,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情境教學法的概念指的是知識會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所以在教授知識時就可以將知識運用在一定的情境中。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就是在教授知識時需要進行相對應的情境模擬,在相應的情境中對知識進行運用和實踐。隨著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新課程中將情境教學法設置為一個推薦的教學法。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設立一定的環境,而這個環境可以讓學生們產生情感共鳴,同時在這個環境中教授學生們相應的知識。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初中函數教學中,就是從教材的基本知識內容出發,并且營造與學生實際生活相似的環境,同時在這個情境中運用一些與學生身份相符的語言、行為和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研究表明,學生的認知心理在相應的情境教學中會得到大大地提高,同時,老師也可以在情境教學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走入到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營造一定的教學環境,可以放松學生們的心情,讓學生們有一定的熟悉感,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能夠緊隨老師的授課腳步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到初中函數中
(1)設計合理的方案。老師在函數教學中要合理地應用情境教學法,首先要建立一個清晰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了解不同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始終將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讓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小組學習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思考和探究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加強與他人的合作學習,改正自己的不足。老師在情境教學中不要采用太專業難懂的語言,函數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很容易聽不懂。老師可以采用一些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來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采用誘導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引導學生不斷地理解知識點,幫助學生在個人學習或者在小組討論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到實踐中。情境教學的不同環境下會有不同的效果,在函數教學中要與數學教材相符,貼近學生的教學情境,不能依葫蘆畫瓢,學生只有在這樣適合的教學情境中,才能更好地融入教學過程,更好地理解知識。數學最重要的就是思考,理解知識點之后,能夠熟練的運用。所以老師在設計情境時就可以多設置一些問題,激發學生們的思考,并讓學生們能通過討論和思考,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從而達到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目的。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這幾個方面靈活的運用,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實踐運用進行聯系,提出合理科學的情境。
?。?)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函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它與其他內容是有著緊密相關的聯系,學好函數也就是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老師在教授函數時,要幫助學生將前后知識點連貫起來。因為函數部分是一個重難點,所以一定會讓學生們和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學習。情境教學法發揮出最大的教學作用,就是老師要設立一個相應的教學情境。老師應該從學生們的實際生活出發,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當學生們走出課堂時,也能夠熟練的運用函數知識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去思考數學,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水平。比如老師可以設置到菜場買菜的情境,設置x和y,讓學生們思考兩個量之間的關系,去體會函數的抽象意義。在進行小組討論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們說出自己的看法,并對學生們進行及時的點評和講解,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函數的意義。但學生對函數有一定的理解之后,老師也可以進一步提高難度。比如,教師還可以開展變式訓練,讓學生學會一題多解,提高創新思維意識。例如,在“求圖象經過點(2,-1),且與直線y=2x+1平行的一次函數的表達式”這道題中,學生求解之后,教師可以將此題變為“已知彈簧的長度y(cm)在一定的彈性限度內是所掛重物的質量x(kg)的一次函數,現已測得不掛重物時,彈簧的長度為6cm,掛4kg的重物時,彈簧的長度是7.2cm,求這個一次函數的表達式”。變式在原題基礎上,引入了情境元素,實用性較強,難度稍微加大,但學生立足于原題也不難求出答案。在函數教學中不斷深入問題,提高學生們的知識水平。
?。?)運用多種教學資源。老師在采用情境教學法時,可以發散思維,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設備和技術,比如在教學開始之前,老師可以播放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短片,提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老師也應該學會運用多媒體,打造一個相對輕松的教學氛圍,逐步打消學生們對學習的陌生感。
3.結語
隨著教育新課程的不斷落實,人才培養方案中也越來越重視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將情境教學法融入到初中函數教學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理解抽象的函數知識,提高學生們對函數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激發學生們的求知欲,讓他們能夠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做到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初中函數學習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為以后的高中,大學的數學學習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們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數學知識的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1]袁權.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函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16):348-349
[2]劉程程. 情境教學法在雙語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案例[D].長春師范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