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審計課程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實踐性比較強,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結合審計教學內容的實際,創設接近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合作的基礎上,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才能提升知識能力。通過情境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優勢進行分析,探究了情境教學法在審計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審計教學;應用
審計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技術性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理論教學,同時還要從實踐上對學生進行訓練,以達到提高學生技能,集理論與實踐融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法具有生動、直觀等特征,在審計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將審計一些理論性的知識置于情境性的教學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
一、情境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優勢
?。ㄒ唬┯欣谡{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采用情境教學法能夠將審計教學中的一些枯燥無味的知識學習與講解,放置在相應的情境中進行分析與討論,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觀看、討論、交流、互動中進行學習,可以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在課堂中只是被動的、機械的記憶式的學習,通過情境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主動思考,能夠靈活的運用學習的知識解決問題。
?。ǘ┯欣谔岣邔W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審計情景教學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避免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情況,教師在教學中以社會的實際工作為案例,創設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相互討論與互動,并通過小組教學、探究教學等方式,幫助學生發現與分析問題,最終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完成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審計學習內容的理解,還能將理論與實踐聯系在一起。
(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為了有效的創新教學情況,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審計教學情況,創設合適的教學情況,熟練的掌握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加強自身的實踐鍛煉,提高自身對審計實踐工作的分析與把握,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才能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二、情境教學法在審計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科學合理的設計教學情況
情景教學模式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要能夠符合學生的特征,同時還要能夠滿足日常教學的要求,采用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合理的教學案例來創設學習情境,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來創設實際情境、問題情境等,通過情境創設能夠為學生提供問題學習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要能夠以學生的實踐經歷與生活經驗作為基礎,以及學生對課程的整體認知作為情境創設的基礎,而且還要將情境教學的整體性、科學性、層次性等結合在一起,在不同的情境創設環境中做好過渡、銜接與安排,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ǘ┣榫敖虒W應基于審計教學的目標和教學內容
由于審計教學要求將理論性、實踐性與情境性結合在一起,才能提高教學效果,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來設計教學情境,不僅要能夠與社會的需求結合在一起,要將學生的親身經歷融合在一起,還可以采用情境互動的方法進行綜合性情境設計,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在情境教學中要求能夠圍繞審計課程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學情況,而且審計課程的內容比較繁多,在實際教學中,要能根據具體的情況來設計教學情境,在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時,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注意教學情境的連續性與協調性,結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創新真實的教學環節,才能提高審計課程的教學效率與教師的教學水平。
(三)在情境教學過程中促進師生互動
在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根據審計教學的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在教學重要突出教師的引導地位,而不是主導地位,通過情境來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要求學生在情境學習中自動構建自己的主體地位,只有學生參與到情境活動中,才會與教師進行互動,才能深刻的理解教學內容。在審計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作為情境創設的引導者,要能夠快速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利用情境氛圍提出相應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學生能夠及時的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可設計一個審計項目,教師作為客戶,學生作為審計員,在審計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會與客戶進行溝通,充分的利用整個審計工作流程,對每一項目進行認真的分析與實際的過程質量控制,在學生完成審計項目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實際審計工作的認識,還能鍛煉學生的社會溝通能力。
(四)改變考核方式,提高學生情境學習的興趣、主動性、積極性
在審計課程教學中,結合情境教學的基本情況,教師要將過程性評價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手段,而且情境教學采用的開發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不是以課本上或者考試的題目來創設情境,學生重點學習審計課程教學內容的實踐操作性的知識,而不是以傳統的那種“唯分數”的學習方式,只是簡單的記憶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同時情境教學法也要求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完全采用學生的考試成績對其進行評價。因此,學生的課程考核除了根據教學內容來衡量外,還需要結合學生在情境過程中學習的表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問題的能力、小組之間的合作等進行綜合性的評價,評價方式包括學生的成長記錄、教師的評價、學生自評、師生互評等手段結合在一起,形成復合性的評價方式,也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學生那種以“唯分數”的方式來應對學習。也就是說在審計課程的情景教學過程中,要求能夠從情境創設、學生的互動與表現、學生的情境討論、課堂授課等環節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才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三、結束語:
情境教學法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的情境進行設計,在審計教學內容中,要求結合審計教學內容的要求,要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要求,在情境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特征結合在一起,由于審計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實踐性與綜合性都比較強,在情境創新的過程中,要能充分的采用多種手段,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并要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1]張穎萍,楊紅宇審計案例教學研究[J].會計之友,2017(7).
[2]李金華對當前審計工作的若干思考[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5(3).
[3]田崗審計教學改革初探[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16(4).
[4]張靜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J].中國大學教學,201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529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