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設情境,促進小學英語口語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小學生的主要學習特點是形象、直觀,依此教師創設接地氣的生活情境便于學生開口。同時,趣味是小學生的學習動力的主要動力,教師可以創設趣味情境來幫助學生鞏固基礎,學會表達。此外,小學生喜歡模仿,若創設表演情境,更能帶動學生口語表達。因此,巧設生活情境、趣味情境和表演情境,是促進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
小學英語 情境 口語
教學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決定了英語口語教學要充滿趣味,接地氣,教學內容、手段和教學方法要形象,直觀,遵循教學規律。為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巧設生活情境、趣味情境和運用情境表演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愿說、有話會說,師生合作共同提升口語教學實效,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一、創設生活情境,學生有話可說
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教師的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要形象直觀,而英語又是一門抽象的語言學習,這就需要教師采用一定的手段,創設情境,把抽象盡量轉化為形象,讓學生熟悉情境,學生才會有話可說。課堂所學的英語語言知識內容來源于生活實際,是生活的濃縮,所以,教師要巧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領略英語的味道和內涵。
例如,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 5 Our new home的 Story time 教學中,師生合作掌握了重點詞匯和句式:a clock, a table, a sofa, a fridge,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living room, on the sofa, in your bedroom等后,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家。生活居所是學生每天生活的地方,是他們非常熟悉的內容,他們能夠把自家的居室結構、內部裝飾和布置情況清晰地介紹給大家。學生們在運用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準確表達,如:It has three bedrooms, two bathrooms, a sitting room, and a kitchen……也可以展示給學生一張居室的圖片,讓學生組織對話,詢問物品的擺放情況。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學生具備了相關的詞匯,在情境中,顯得有話可說。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學習閱歷淺,教師只能把學生領入一種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縮短語言距離,此情此景能夠激發、促進學生的語言思維,使學生有話可說。
二、巧設趣味情境,學生有話愿說
小學生學習的另一個特點是趣味優先,學習內容充滿了情趣,他們才愿意投入其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詞匯、語言交際等內容對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挑戰學生學習的耐心,挑戰學生的說話能力。為了讓學生激情飽滿地迎接這一抽象的語言學習,教師最好是巧設趣味情境,先占領學生的心靈屬地,沖破第一道心理防線,讓學生有話愿說。
例如,小學英語五年級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 Story time, 在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創設一種趣味故事情境,展示茂密森林中的小屋圖片,設疑:Whose house is this? 由“Help! Help!”進入故事情節。學生們對房子和呼救聲產生了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探究欲。聽錄音,表演(整體感知故事) ,引出課題: 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結合圖片學習詞匯,指導有感情的朗讀,What a beautiful house?。ㄖ笇Ю首x,讀出房子的美麗) Who are you?(讀出疑問和驚訝)Help! Help?。ㄗx出害怕) This soup is too cold. This soup is too hot. This soup is just right.(讀出冷和熱的表情和語氣以及正正好的喜悅)。學生在趣味故事情境中,他們樂于去嘗試,能夠做到有話愿說。
“趣味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道理我們不能小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以趣味打頭,吸引學生融入到情境中,使學生有話愿說,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用特定語言交際來處理和應對這些生活情境,可以順利打開學生的話匣子。
三、巧設表演情境,學生有話會說
小學生活潑好動,他們特別喜歡模仿,模仿聲音,模仿動作,模仿表情等等,只要是他們觀察到的情況他們都愿意把它們模仿表演出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境,運用他們的這一特點組織學生合作模仿表演,用表演帶動語言的領會,情境的領悟。通過情境表演,學會應對情況,學生在情境中能夠做到有話會說。
例如,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 8 How are you? 的Story time 這一版塊的學習內容是掌握與生病有關的詞匯:a cold, a cough, a fever, a headache, 以及詢問病情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I have a cold.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打電話的句型:This is Yang Ling speaking.我是楊玲(電話用語),此外,當聽說對方病了,表示同情對方的I’m sorry to hear that,和用“take care”來安慰對方等等。結束打電話 “See you tomorrow明天見”當學生掌握了這些短語后,應組織學生表演師生對話,詢問學生的病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播放錄音讓學生領悟生病的情境,感受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愛,體驗生病的病痛。結合材料,帶領學習相關的句式之后,組織學生模仿表演情景對話。在組織情境表演時,學生們會爭先恐后,躍躍欲試,他們能夠聲情并茂的把對話表演得淋漓盡致。在情境表演中,學生成功地做到了有話會說,能說會道。
情境表演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而且愿意向同學們展示自己的表演天賦,表演情境不但加深了學生對情境的領悟,同時他們也學會了在什么樣的情境中應該說什么樣的話,善于說道。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想提高口語教學效果,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然后順其自然地把學生領入情境,在情境熏陶中領略英語的語言魅力,在情境交流中提升口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多創設生活情境、趣味情境和表演情境,使學生饒有興趣地融入情境,在情境熏陶中感覺有話可說、有話愿說、有話會說,環環相扣地提升口語教學實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1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