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休閑農場生態化發展路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休閑農場是隨著人們消費升級而產生的新興業態。由于經營者過于重視“金山銀山”,導致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遭受到了嚴重破壞。近年來,政府逐漸重視生態保護,要求在發展休閑農業的同時堅持生態開發,保護自然環境。基于此,采用SWOT分析法對廈門市休閑農場的開發狀況進行多角度分析研究,提出相應的對策,為廈門市休閑農場生態化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生態化;休閑農業;SWOT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60
休閑農場生態化是指根據生態學理論,對鄉村自然景觀進行生態開發利用,把休閑農場作為一個生態統一體,以保護生態資源和環保開發為宗旨,秉承可持續發展原則,改善土地利用方式,根據不同地方農業的特點布局規劃,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創收的農業發展道路。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遠離農村,置身于城市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方式中。因此,周末與節假日,休閑農場往往成為人們向往的休閑放松之地,而休閑農場度假漸漸成為人們旅游消費和生態游的最佳選擇。廈門休閑農場的生態發展是將農業和旅游因素結合,改變傳統的單一產業發展方式,構建健康和諧的農業生態系統,從而實現廈門農業的生態化發展。
1 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1.1 發展模式雷同,缺乏特色
休閑農場提供的休閑項目大多類似,以餐飲、住宿、觀光為主,現有項目以森林公園、苗木花卉園、采摘園、垂釣樂園以及兼顧農業生產和教育功能的科技教育園為主,但主要是觀光和娛樂功能,教育和文化功能很少。很多休閑農場還停留在過去的農家樂形式,主要帶領游客進行簡單的農田觀光、農作體驗、農作物品嘗以及購買農產品等。這種形式的農家樂注重形式,缺乏學習、教育功能,項目單一易于模仿。它的競爭力只在于服務質量的優劣,缺乏長久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各地休閑農場的整體布局過于粗糙,照搬痕跡嚴重,游玩項目缺乏地方特色,沒有真正將鄉土文化融入到具體項目中,對有特點的農業文化傳統和民間風俗習慣的挖掘還停留在表層。當前,旅游產品的開發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與農場主的發展理念、資金、文化素養有關,因而多以觀賞為主,寓教于樂、富有參與性的旅游產品還處在摸索開發階段??梢?,休閑農場的特點影響著周邊城市市民的消費意愿和消費選擇,是吸引外來游客的重要因素。
1.2 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問題
近年來,休閑農場層出不窮,然而大多數休閑農場經營者缺乏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不能整體科學合理地規劃休閑農場,盲目套用其他休閑農場的發展模式,過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忽視了長遠發展。這些經營者為追求單一的經濟效益,大興土木進行休閑農場建設,使許多原有的鄉村景觀和自然原始風貌遭到破壞,同時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給農場的生態治理帶來了諸多麻煩。如果休閑農場生態同城市一樣遭到了嚴重破壞,將會失去其休閑觀光的價值。
1.3 休閑農場面臨轉型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逐漸富裕,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使得鄉村旅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休閑農場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質量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不斷完善?,F如今,部分休閑農場在原有提供簡單的農家樂服務基礎上增設了游玩項目、觀賞項目以及老少皆宜的趣味性活動,同時兼顧農場內的生態平衡,種植健康無公害的有機農產品,并經過創意包裝設計售賣給游客,實現生態創收。此外,有些休閑農場開發了農村的農耕文化、種植歷史、名人故事資源,增加了養生、親子、團建和回歸自然的內容,使休閑農業更具吸引力,推動旅游業向農村轉移。過去的休閑農業發展不重視自然環境,甚至肆意開發環境,破壞自然景觀。如今,休閑農場的經營者開始意識到農場自然環境和生態景觀的重要性,生態保護被列為休閑農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2 對休閑農場發展的相關分析
SWOT分析法是在對研究對象內外部競爭條件逐次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調查列舉法,運用整體的思想,從中得出相應的具有一定決策性的結論的分析方法。運用SWOT分析法,可以對休閑農場的生態化開發、旅游項目的挖掘、農場產業布局等進行全面、系統、科學研究,從而根據研究結果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計劃以及對策等。
2.1 廈門市休閑農場生態化發展的優勢
一個地區農業的發展主要由當地的地形、人口形勢、土地特點決定。廈門市山多地陡,人多地少,耕地質量低,無法采用機械化生產,以農民精耕細作為主,形成了高投入低產出的農業發展模式。但是,廈門市的土地保護工作成效顯著,耕地破壞率較低,土地未經過嚴重的生態破壞,且保留了位于城市周邊的土地,有助于發展生態型休閑農場,吸引城市居民進行生態休閑旅游,使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結合,相互促進。目前,廈門市政府支持農民土地流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限制性耕地的生產。廈門的農民以分散經營為主,耕地狹小、分割細碎,不利于灌溉耕作;農業生產以家庭為單位,無法形成規模效益;農產品價格多以買方主導,議價能力低,經濟收入低。生態農場建設可以發動這些無法規模種養的小農經濟,如福建白沙灣休閑農場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向農民高價租賃土地,作為交易條件,農民必須按農場主要求種植有機蔬果。種植的蔬果品種、位置由農場主決定;種植的農產品由農場統一收購,銷售給游客。通過這種方式,農場主得到了高效廉價的勞動力,而農戶獲得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現代休閑農場規劃建設,可以對周邊農戶進行統一宣傳、培訓,提倡古法種養,依托政府建立CSA平臺,銷售農戶種植的有機蔬菜和飼養的土雞土鴨,既能作為休閑農場的景觀布局,又能促進生態型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有助于廈門市建設“美麗廈門”。如表1所示,廈門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市農業經營者94 654家,其中大型農業經營者2 029家,全市農業經營單位1 974個。截至2016年底,市工商部門共登記農民合作社1 927家,其中農民合作社930家,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或服務業。農業生產以小農為主,占農業總量的90%以上。 在當前工業化和GDP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人們往往過分關注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拋棄了“綠水青山”,只看到了“金山銀山”。在我國,農業污染已成為第一大污染產業。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污染了生態環境,造成了難以修復的破壞。因此,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中央政府連續出臺政策關注農業問題,強調農業生態治理。各級政府也逐漸重視并大力支持發展生態農業,通過加強生態農業宣傳,擴大宣傳范圍,讓農民認識到生態農業的優勢,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積極性。同時,人才振新戰略鼓勵優秀的農業專業人才下基層,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在廈門市政府的領導下,頂村村通過“村黨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著力發展鄉村旅游。村黨支部把全村的鄉村旅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系統科學布局,合理開發民宿資源,而整個村莊的寄宿家庭由合作社管理。有政府信用做背書,農民的心里有底氣,做事積極性強。據調查了解,頂村村的人均收入逐年攀升,2018年人均收入已達到40 000元。
近年來,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各級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政策,在資金和技術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此外,相關部門逐步加大對有機食品市場的監管,制定相關標準,打擊假冒偽劣,進行有機認證,營造了良好的有機農產品市場環境。
2.2 廈門市市休閑農場生態化發展的劣勢
廈門市土壤肥力中的劣質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60%以上,人均耕地面積較低,水資源貧乏,人均水資源890 m3,占中國人均占有量的38%,低于國際公認的1 700 m3的人均水資源警戒線。廈門市農業發展存在很大劣勢:1)農業灌溉主要依賴于河水和自然降水,水資源利用效率低;2)農業勞作仍以傳統方式為主,高風險低回報使得農民棄田進城打工,農業缺乏傳承,后繼無力;3)農業的發展空間小,商品率低;4)農業沒有結合節水灌溉、機械耕作和智能農業等現代技術來實現農業現代化;5)農業生產以家庭為基礎,組織程度低,生產效率低;6)農業生產者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素質低,思想傳統,接受新技術、學習新理念的能力弱;7)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影響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2.3 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機遇
近年來,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高科技廣泛應用于人們工作與生活的各個領域,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幅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時間減少,休閑時間更充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為21 035元,累計增長6.6%。休閑旅游對居民來說不再是負擔不起的奢侈消費,成為大眾打發閑暇時間滿足精神需求的生活方式。近20年來,中國休閑農業呈現出“井噴”發展趨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種新型產業,它對促進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廈門市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一直以來以高速增長領跑旅游市場。春節黃金周期間,游客人數達到134.5萬人次,同比增長20.6%??梢姡蓍e農場已成為人們親子游、團建、親友結伴游玩的好去處。春節期間對廈門市麗田園農場進行調查發現,農場一天的接待人數高達300人次,預估農莊當日收入30 000元以上。此外,該休閑農場招收了當地放假返鄉的大學生,既為游客提供了優質服務,也促進了農村家庭就業增收。
2.4 休閑農業發展面臨的威脅
2.4.1 休閑農業市場競爭激烈
截至2019年初,廈門市已有43家市級以上休閑農業示范點,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休閑農場產生,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市場需求有限,市場供應商不斷增加不利于整個休閑農場市場的長足發展。
2.4.2 其他方面的挑戰
1)旅游產品的多元化發展擴大了游客的選擇范圍,對旅游項目的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去同類型休閑農業競爭的挑戰,廈門市的5A級景區、網紅景點、方特游樂場等旅游景點也在不斷沖擊著整個旅游市場,使得廈門休閑農業的發展面臨強大挑戰。2)休閑農業設施建設周期長、房屋和道路硬化、安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通過審批程序。
3 結語
綜上所述,廈門休閑農場生態發展的優勢大于劣勢,機遇大于威脅,因此休閑農場生態化開發大有可為。要實現休閑農場的生態化發展,政府必須重視科技引領作用,建立“兩頭在廈,中間在外”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引進現代先進的農業技術,重金吸引農業高科技專業人才,實現人才回流;實施生態環境劃區管理,對生態破壞的地區重點治理,生態完善的地區預防為主。此外,借鑒臺灣精致農業的發展思路,要做好頂層設計,出臺相應的農業法規,加強宏觀政策導向作用,引導農業生產朝著生態化的方向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強政策支持,促進農村工業發展。同時,定期開展農業推廣人員下鄉工作,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農產品可追溯體系和市場準入制度。要建立農業協會,發展私營農業組織。轉變原有的家庭合同管理方式,實施規模管理,組織管理。
(責任編輯:劉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1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