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學生的朋友 拉近彼此距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作為一線教師,一直以來管理好學生都是每一位教育者一定要解決好的問題,特別是面對淘氣的學困生。從教育實踐看,絕大多數淘氣孩子的思維都比較靈活、有主見、記憶力性好,并且期盼老師能多關注他們。如果教師試著與他們交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信任他們,多關心他們、常與他們談天說地、參與他們喜愛的活動、多給予其展現自我風采的機會,對其做得好的地方不吝贊美,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同時也有利于拉進師生之間的距離。
關鍵詞:師生關系;人格;信任;換位思考;溝通交流
師生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處理好師生關系就成為教育成功的關鍵。最融洽的師生關系是“你—我”似的平等交往的朋友關系。如何與學生成為朋友?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尊重學生,做學生知心人
社會上的任何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平等相處、關系融洽、互相尊重是人人都渴望的社會關系,可以說,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學生也不例外。每個學生都是上天派來的天使,他們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認知水平,不管是如何的一類,教師都應該尊重他們,愛護他們。教師只有尊重學生,從內心接受他們,接受他們的調皮,接受他們的任性,接受他們的懶怠,接受他們的可愛,接受他們的認真,接受他們的一切,才能做到平等對待他們,才能做到有教無類。只有這樣,作為一個教育者才能在學校這一片熱土里獲得成就感。作為一線教師,我嘗試過,失策過,感嘆過,但更多的是感受成功。因為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充實自己的理論水平上,然后讓這些理論運用到實踐中,不斷地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可愛點,給予他們更細心的引導,給予他們更溫暖的笑容,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懷,從而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我曾經教過一個女孩,總是因為一些小事與人爭吵不休,甚至還喜歡對同學動手動腳,不少學生都向我告狀。考慮到她是個小女生,我從來沒有嚴厲地批評她,而是當著同學或家長的面友善而委婉地指出問題,然后單獨交流。這樣,她便對我敞開了心扉,非常樂意地接受了我的教育。不到一學期,她就基本改掉了自己的這些壞毛病。所以,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班級氛圍,調整嚴師、厲母型的角色,變換成慈母、暖師的角色,學生自然親近老師,自然敞開心扉,只有打開學生的心結,師生關系才能“信其師,親其道”,教育效果才更理想。
二、信任學生,適時鼓勵
信任是教與學關系中的必要條件。教師對學生的信任表現為對學生的親切感、認同感和希冀感,這使他們變得自信,勇敢。而對學生贊揚是師愛的表現,也是一種教育藝術,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不容小覷的力量。當學生受到教師的信任時,就會變得自尊、自愛、自強和自信。教師如果對開始取得成功的學生給與信任與鼓勵,他們就會信心倍增,再接再厲;對徘徊不定的學生給與信任與鼓勵,他們就會堅定信念,朝著目標勇往直前;對那些優秀學生給與信任與鼓勵,會讓他們大膽嘗試,表現得更為出色,更加優秀,更上一層樓。
記得有一回,我留的家庭作業是抄1—9的乘法口訣5遍,并背熟,第二天背誦和默寫。有的學生問:“老師,我已經會背誦了,可以不抄嗎?”我說:“當然可以,只要明天背誦和默寫時,你保證不出現一點兒差錯?!钡诙鞕z查作業時,我居然發現有一半的學生一遍也沒有抄,而另一部分學生只挑了自己不會的抄了幾遍。我看了之后什么也沒有說。下午第二節課的時候,我就以小組的形式檢查了學生們的掌握情況,發現同學們掌握得都非常好,錯也是個別的或者是因馬虎而錯的。通過這個事例,我深切地體會到,教師要信任學生,學生才會表現得更加出色。至少比硬性規定抄5遍還要奏效。
我班還有兩個膽小而不愛說話的女孩子,她們學習成績不好,但在課堂上我能從她們的眼神中感受到她們對學習的渴望,于是我由淺入深地時常請她們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見解。她們偶爾會受到其他同學的譏笑,我就在掃視其他同學的同時安撫她們:“沒關系,老師相信你下次可以做得更棒”,并以不同的方式予以鼓勵。在我的鼓勵下,她在課堂上舉的手越來越高,回答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每一次進步,我都給予不同深度的表揚。就這樣,在我的不斷鼓勵下,孩子的各方面素質都得到了提高,特別是成績突飛猛進。從這兩個案例就充分說明,信任每個學生,給每個學生都提供平臺,并給予最大的鼓勵,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進步,不同的學生就會給你帶來不同的驚喜。
三、換位思考,互相理解
在教育教學中有一種長期存在的弊端,教師處于高高在上的絕對權威地位,而學生是無條件接受和服從。我經常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從學生的視角看待問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信賴教師,向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也才能進入孩子柔軟的內心深處,真正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如:吳菲同學,自從這個學期我選她做數學小組長后,她的數學成績提高了不少,平時上課也常常大膽的舉后發言。開始,我這樣想,雖然她其它科目的成績很好,但是數學卻不是很理想,選她做數學小組長,其他同學會不會有意見呢?可是,從她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了她的內心世界,老師:相信我,我會努力的……當時,我就是把吳菲當成了我自己,來了個所謂的換位思考。我心想,如果是我,一定希望老師信任我,讓自己做數學組長,因此果斷地讓她當數學小組長,她當時的表現很激動。結果證明,我做對了。
四、溝通交流,拉近距離
人與人的溝通到位了就好比是河西岸與河東岸架起了橋梁,能夠暢通無阻。老師與學生的關系也是如此,只有師生之間達到心與心的交流,達到心與心的碰撞,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其實無時無刻都存在,課堂上,眼神對他們的鼓勵,語言對他們的贊美;課后,手勢對他們的親近,表情對他們的認可……課間你也可以試著“長幼不分”,經常和孩子們談心,甚至與他們一起嬉戲,以便及時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及情緒波動,打心底地為孩子們分擔憂愁,解決生活或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再有,每一次批改作業或試卷時,都是與孩子們進行真誠對話的好機會。在作業本或卷子上認真地寫上你對孩子們的想法,或中肯、或希冀、或意見等等。另外,定期要求學生給自己打打分,寫個評語,這也是一個交流的好辦法;有事常與學生商量,等等,都能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
總而言之,作為教師,必須在繁雜的工作中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開朗性格和平易近人的氣質,這樣才會使學生被你所吸引,樂于靠近你。教師要把學生當成可塑性強且每一位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來影響他們,做學生愿意推心置腹的朋友,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面發展。我想,對擅長成為學生的朋友的老師,有哪個學生不喜歡呢?
參考文獻:
[1]《學前心理學》作者:陳幗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一版
[2]《教育心理學》作者:章志光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3]《走進新課程》作者: 朱慕菊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2-06
[4]《班主任工作研究》作者: 陳家麟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5-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5778.htm